念佛三昧修学次第



第一目 無相憶念拜佛之方法



在這裡提出一系列的善巧方便來幫助念佛人學習無相念佛的功夫,修學之前首先要明白為什麼念佛要無相?第一:持名念佛時,心念時斷時續,有時憶念,有時則雖然佛號在心中,其實並未憶佛,有此缺點。語言、文字、聲音不是佛,所以不必執著語言、文字、聲音。

第二:觀想念佛法門,從滅罪修定的立場來說是非常好。如果很想求證自性彌陀,觀想念佛比較不容易相應,要修到第九觀完成,才能親見自性彌陀。像是代表佛,並不是真正的佛,有時觀想時想佛的念反而被忽略,所以想學無相念佛時要把觀想念佛捨掉。想學觀想念佛,就不要學無相念佛,否則將事倍功半。

第三:觀想念佛是用心觀想出一尊佛的形像來代表佛,是自心所成的佛,也不是真正的佛。真實的佛是法身、沒有形像;如報身佛的形像進入念佛人的心想之中,也不是真實的。這時應當去體會自性彌陀,知道報身莊嚴入於心中並不是真實的佛,而起個疑念,開始了體究念佛的過程。我們知道佛的實際沒有形像、身根、相貌、處所、方向,佛的本際即是真心、真如,念佛如能不以相念佛,就應儘量不以相念佛。若欲藉觀想念佛法門修定,則另當別論。

跟據《大阿彌陀經》卷上及《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卷中說:「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這段經文就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無量壽佛來時不是從某個地方來,去的時候也沒有去到某個地方去,沒有生滅,不是過去、現在、未來,僅僅是為了實現因地所發的大願來度眾生,所以在西方世界現出報身形像。由此可見,淨土經典亦說到理 — 般若的部分,根性好的人由這段就知道,念佛的人應當要層層升進、次第前進,不應老是停留在初入手的方便法門之中。

有人也許會抗議說:「祖師們不是講『一句佛號概括事理』?為什麼教我們不要停留在持名裡面?」我們應當知道什麼是事與理?事即事修,指的是念佛的各種方便權巧法門;理即般若。般若即是智慧,般若智慧也就是自性彌陀,即禪門講的真如佛性,本地風光、菩提涅槃。祖師所說「一句佛號概括事理」,我們能否跟著講「一句佛號概括事理」?所以是否只要一句佛號就好呢?如果明自真心、見自本性,親見了自住彌陀,就可以這麼講;若未見自性彌陀,事上還沒有精通,理上也沒有通,怎麼可以跟別人講「一句佛號概括事理」呢?所以當一個人親見自性彌陀之後,理 —般若通了,發覺原來在持誦佛名時和果地無相念佛、實相念佛一樣,均不離真如,此時就可和別人講「一句佛號概括事理」,如若不然,還是應當依照各種方便權巧,從有相入無相,從無相而入真實之理的次第前進。

無相念佛法門如敲門磚;譬如要進入廣闊的殿堂,用手搥痛了,裡面的人還聽不到,所以撿一塊磚頭來敲門,聲音大,裡面的人就聽見了來開門,門開了就可把敲門磚去掉。同樣道理,我們想要求見自性彌陀,上品上生,可將無相念佛法門當作敲門磚,方便應用。

話說回來,這個法門的珍貴受用,遠遠超過金銀珠寶之上,應當修學這個法門。當我們親見自性彌陀之後,回過頭來觀察此法門,悟後起修時仍有許多人要應用到它,非常地殊勝。我們為了幫助廣大的念佛人,所以施設了十個次第的方便善巧,便很容易來修學這個法門。學這個法門之前先要瞭解念佛如何能達到無相?我們以拜佛作為方便:心裡面想佛,不用語言、文字、聲音、形像來拜佛,拜時看住想佛的那一念,提起想佛的那個念,而不要讓佛號、形像在心裡出現,這叫做無相憶念拜佛。

這樣講,若體會不出來的話,換個方式來說:如兒子遠離至國外留學,媽媽想念兒子從小就未曾離開身邊,如今到遙遠陌生的地方,不知是否平安!剛開始一週、二週心裡很難過,常想念兒子,有時痛哭流涕。想念兒子的時候,有時會出現兒子的面貌,但是大部分時間,尤其是白天多是沒有面貌的。就算是專心想的時候,相貌也會慢慢地淡化,最後不見了。雖然相貌不見了,心裡還是在想念他,這個念是想兒子的念。我們學念佛的人,去揣摩這種心的狀態,把想兒子的念轉變為想佛,用想特定一尊佛的念來代替想兒子的念,此即是憶佛、念佛。

如果這樣還體會不來,我們可以回想一種體驗:有時候想起某位朋友,但是他的面貌、名字一時想不起來,可是心裡很清楚知道是在想誰;把這種沒有面貌名字的想念轉變為想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琉璃光如來…等,特定的一尊佛。對象換成佛,就成為無相念佛,就是憶佛,但是要把這個「念」移到行往坐臥中來練習,不太容易,會有不清晰、常常丟掉忘失的現象,所以要用拜佛的方式來提這個念。

首先,要選擇一尊自己喜歡、相應的佛或者大菩薩,做為禮拜的對象,一開始拜就不要有聲音、名字,也不觀想其形像,就只有「想祂的一個念頭」,以想佛的念頭來拜佛。剛開始拜佛時,想佛的念只持續一秒、二秒或五秒鐘,之後就不見了。沒有關係,拜到地上兩掌一翻再起來的時候,這個動作很自然會提醒我們「憶佛的念怎麼不見了?」又重新把它提起來,這樣一拜之中有兩次會幫助我們提起此念。剛開始時,拜佛速度不要太慢,四十五秒很適合。若拜太慢,如五分鐘一拜,而憶佛之念只有開始拜的一、二秒鐘,其餘的四分五十八秒都浪費了,所以四十五秒一拜即可。如拜了一兩週以後,憶佛之念只能維持一秒二秒或三秒,表示功夫沒有進步,可將每一拜分為幾個段落,如彎腰下去是一個段落,此時觀照憶佛的念在不在,不在時再提起來。額頭鼻子貼到地面時,觀照憶佛的念在不在,不在的話再提起來。翻掌時再觀照…。如此分段,時時觀照,將此念提起;一拜之中若有十次攝提的話,每次憶佛二秒,則一拜四十五秒之中有二十秒在憶佛。愈提憶佛的念愈長,這是一種方便善巧。如果憶佛的念一直都不會去掉,就可以把每拜的時間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