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眼藏——護法集



第一節某師對一念無明之誤解



第一則某師云︰《我是一念無明,涅槃是無始無明。我是一念無明,是我執法執,而無始無明是空執。由一念無明入於無始無明,則一切皆空,狀若平等矣。》(9-120)

辨正︰我們說「我」,不僅有一念無明,不僅有無始無明,更有如來藏與前七識,所以不可說「我」是一念無明。如果一念無明就是「我」的全部,那麼一切眾生只有一念無明,而沒有如來藏,那是誰取證涅槃呢?其它的錯誤我們留到後面再談。

第二則某師云︰《法界體性智即佛性,菴摩羅識即無始無明,阿賴耶識即見聞覺知,末那識即一念無明,前六識即眼耳鼻舌身意。》(2-102)

現在和前面又不同了,他又換了一種說法了。「法界體性智即佛性」,這個說法錯誤,我們前面已經講了,這裡不再講。

他說「末那識即一念無明」,這是錯解了。依照《勝鬘經》及《瑜伽師地論》的記載,一念無明即是四種住地煩惱——所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不是末那識。欲愛住地就是欲界愛住地;色愛住地就是色界愛住地;有愛住地就是無色界愛住地,也就是執著見聞覺知和常寂常照的心,稱之為有(無色界有)。

如果依照此師的說法,末那識就是一念無明的話,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斷盡一念無明之後,就應該立刻會死掉,或成為植物人,那世間就沒有阿羅漢和辟支佛了,這樣的說法,和《金剛三昧經、楞伽經、深密解脫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都不符合,跟《圓覺經》也不符合,這樣的說法與理不相應,所以末那識不是一念無明,其它的錯誤,我們把它留到後面再來說。( 以上由王○○ 居士整理)

第三則某師云︰《茲再詳述,小乘所修的法,苦集滅道叫做四諦。苦是受報的苦果,集是招果的因,滅是斷招果的因,道是集滅樂的果。修持的法就是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的意思。諦是審實不錯的意思,修的方法將六根斷倒,澄心靜慮,清清淨淨的,淨到只有一點淨念,就是小乘所達到的境界。》(3-43)

又云:《小乘人修行其動機在於厭生死煩惱而未清淨寂滅,認為靈性中本無苦惱,一切苦惱皆由六根招集起來,故欲得清淨寂滅之樂,只有修道。將六根停止,使不生招集作用,眼不見、耳不聞、鼻不嗅、舌不嚐、身不觸、意不想。六根既斷,六戶已扃,靈性中僅有清淨一念尚存,寐靜快樂。此即小乘所證之道果也。》(5-55、10-53、10-54)

辨正︰小乘聲聞的修法,是由四聖諦入手,藉著聲聞禪而證知五蘊之空幻不實,也就是聲聞人的開悟。這就是聲聞初果人斷見所斷煩惱,再經由八正道的方法於歷緣對境中斷除五下分結、五上分結等修所斷煩惱,即是斷盡一念無明。

聲聞阿羅漢入滅盡定時,乃至清淨的一念也斷除,並非存有清淨之一念。入涅槃時不但滅此一清淨念,連七轉識亦滅。未入涅槃時仍在人間度化眾生,所以仍有清淨一念,並非將六根斷倒。六根如果斷倒必定取證涅槃,取證涅槃的時候就沒有這清淨之一念了。不明一念無明之內容和本質,也未親證斷一念無明境界,便揣測思維阿羅漢之境界,自以為知,其實是無智。

第四則某師云︰《妄念起是一念無明,妄念不起是無始無明,勝鬘經中發揮此理最明白。》(11-4)

辨正:妄念起是一念無明的作用,但是妄念不是一念無明,是煩惱妄想,從四種住地煩惱而生「起煩惱」。妄念不起也不是無始無明,只是粗淺的定境而已。《勝鬘經》所說的一念無明、無始無明並非如此師所解釋的那樣,他是誤會了《勝鬘經》的旨意。

我們前兩週曾發了一張影印的表,諸位把這張表正確的解釋和他的解釋一對照,就知道錯在那裡了。

第五則某師云︰《吾人之思想感覺未生起之前已有「見、欲、色、有」存在。前面所提之「住地」意即在吾人思想不起以前,已有內在之性情存在。見一處住地意即人人有知見,而此知見人各不同。所謂「欲」,即人之性欲,在思想感覺尚未發生以前已經存在裡面。譬如嬰孩長大以後,其性欲自然發出,無須人教。所謂「色」,即凡人都必愛好種種形色,並各有其不同之所好。所謂「有」,即人之所有權,如言此物為我所有。》(11-7、11-8)

又云:《易、繫詞說:「仁者見之謂仁,智者見之謂智,百姓日用而不知。」這就是一念無明的解釋了。》(6-310)

辨正︰此師真是誤會了。我們在表解裡面已經印得很清楚了,「見、欲、色、有」四種住地煩惱,不是他剛剛解釋的那樣;見一處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蘊空的實相,而執著於顛倒見——以世間的顛倒知見來看世間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測涅槃實相而產生的錯誤見解,才是見一處住地,並不是說人人有知見。

欲——所謂的欲有、欲愛,是指欲界的貪愛。而不是單指對性欲的執著。欲界愛住地,是說對於欲界六天和物質世間的色聲香味觸以及這五塵引生的各種法的貪著,叫做欲界愛住地,不是單指性欲。

色有或者叫色界愛住地,並不是人喜歡種種的形色、愛好,而是指修學禪定的人或修道的人,對於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禪到四禪的這些境界的貪著,叫做色界愛住地,或者稱為色愛住地。

有——或者叫做有愛住地。「有」不是指人之所有權——此物為我所有;不是的。所謂有,是說還有一個心在。我們修學禪定,斷除色界愛煩惱,超過欲界、色界,到了無色界;進入無色界的時候,沒有色陰,但是有受想行識四陰,這受想行識就是未悟者所說的心——能知的心,以及能作主的心,這個心還在,就是「有」,這也是三界之中的有。修行人已經沒有欲愛、色愛,但是能知的清淨的心還在,所以稱為有愛。也就是說︰對無色界的境界,對於能知能覺常寂常照的心不可執著。執著覺知心寂照心,便不能解脫,這就是有愛住地。這四種住地煩惱,只要讀過《勝鬘經、瑜伽師地論》就明白了,便知他解釋錯誤了。

接下來我們引用《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來為大家作說明,世尊說︰「故善惑二心起欲界惑,名欲界住地。起色界惑名色界住地,起心惑故名無色界住地。」那就是說,修善以及除惡,但是不明白真心本性,所以不明白五蘊的空,因此產生對於欲界之中的色聲香味觸法的無明。以為它真實有,不知道它的虛幻性,因此生起欲界惑。這叫做欲界住地。

那麼對於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境界——色界天的境界,不明白它的虛幻,因此產生執著、無明,這叫做色界住地。對於我們見聞覺知心和寂照心的虛幻不明白,以為不住在世間的色聲香味觸裡面,只剩下一個清淨心在,一念不生,以為這樣的境界就是解脫。不明白這個心還是虛幻的,所以稱為無色界住地。以上是《菩薩瓔珞本業經》裡面 世尊為我們解釋四種住地。

世尊又跟我們解釋說︰「此四住地起一切煩惱故為始起四住地。」那就是說這四住地的無明生起一切的煩惱,這種煩惱叫做「起煩惱」,就是一念無明煩惱。

世尊又解釋說︰「其四住地前更無法起故,故名無始無明住地。」那就是說,在凡夫眾生還沒有明心見性之前,所會生起一切煩惱都屬於起煩惱,起煩惱則是從四種住地產生。那麼這四種住地的煩惱之前沒有任何一法能夠生起,因此叫做無始無明住地。《勝鬘經》裡面也跟我們說︰「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那就是說——無始無明住地所能生起一切煩惱叫做「上煩惱」,這些上煩惱只在我們明心見性之後才會生起。

那就是說無始無明住地的煩惱要在明心見性之後,想要修學成為究竟佛的心生起之時,才會產生無始無明住地煩惱,才會產生上煩惱,所以上煩惱又稱為「過恆河沙數修所斷煩惱」。這是無始無明住地。因此四種煩惱,並不是此師所解釋的那樣。

為什麼說他解釋錯了呢?我們再引述《瑜伽師地論》卷六和卷十裡面的說明來為大家解釋。卷六裡面 彌勒菩薩為我們解釋見一處住地:「謂不如理作意施設建立。由十六種異差別,顯不如理作意應知。何等十六?一、因中有果論……」等十六種。

這就是說,所謂見一處住地並不是「每一個人有各人的知見」,而是說它是不如理作意的施設所建立的觀念。因為不明白三界的虛幻,不明白五蘊的虛幻,而執著五蘊是有、五蘊是無,執著因中有果,因中無果等錯誤的觀念,這種不如理作意而施設的錯誤觀念,彌勒菩薩說有十六種,這叫做見一處住地。

在卷十裡面解釋其他二種住地說︰「欲愛云何?謂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欲界苦果。色愛云何?謂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色界苦果。無色界愛云何?謂無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無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無色界苦果。」

這就很清楚的跟我們解釋了——欲愛住地就是因為欲界裡面的身口意行作為助緣而產生的。在欲界裡面身口意三行,貪求不淨的欲界各種苦樂,因此而產生欲界的苦果,這就叫做欲界愛住地或者欲愛住地。

色愛住地是說在色界境界中,經由色界的各種行為助緣,譬如對初禪的五支的樂,二禪四支的樂等等而生起貪愛,因此產生色界苦果。畏懼色界的定境失去,或者畏懼色界的樂觸失去,或畏懼失去四禪清淨境界,因此產生色界苦果。這叫做色愛或稱為色界愛。

有愛或無色界愛,是無色界諸行為緣,也就是心的行為——四空定中的心的行為。因為貪著無色界中的心的境界而產生無色界的苦果。不是此師所解釋的看法。

周易繫詞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說的是不落善惡的見聞覺知心,不是禪宗講的真心,禪宗只是把這一句話拿來借用而已;這一句更不是在講一念無明,此師錯會一念無明,才會如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