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眼藏——護法集



第四章略辨唯識與真如



第一則 某師云︰《修唯識法門者,第一緊要關頭在找到潛伏於阿賴耶識中的無始無明種子,即白淨識,將他搗碎,則八識得八解脫,三性變為三無性、變為四智矣。識轉成智之後,不再變為識。未轉識成智時是阿賴耶作主;既轉識成智之後,則是真如佛性作主。真如佛性恆守本性,無有變易,故成佛之後不變為眾生,不受輪迴。》(1-164、5-104、10-99)

又云:《修行人切勿用腦筋去揣測佛性,只可用腦筋去找到無始無明。無始無明找到了,一錘搗碎,佛性自然顯現也。》(5-105、10-100)

又云:《如欲徹底達於大圓覺境界,仍須將無始種子(即無始無明菴摩羅識)打破。》(2-89)

辨正總說︰阿賴耶識中沒有無始無明種子。白淨識亦非無始無明種子。《解深密經、深密解脫經、大乘顯識經、大乘同性經、不增不減經、無上依經、金剛三昧經、如來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及諸唯識了義經皆不曾說有白淨識或無始無明種子,請佛子明察經論即可得證。轉識成智不是搗碎白淨識或哪一個識。菴摩羅識不是無始無明。轉識成智之前或之後,阿賴耶識皆不作主;轉識成智後,真如佛性亦不作主。

辨正分述︰一、阿賴耶識中從來不曾有無始無明種子:從無始劫以來,阿賴耶識中只有八識心王煩惱障種子,是第八識中本有及熏習有漏種子。所謂無始無明不是菴摩羅識而是所知障,乃是眾生的意識與末那識因不明真如、異熟識(菴摩羅識)阿賴耶識之實相,由此所知障而蒙蔽了智慧,以致煩惱永續不斷,不停造業、不停熏習而使本有煩惱種子大量增長,因而永沉生死。阿賴耶識中只有煩惱種子,沒有無始無明種子。無始無明就是所知障,只是一個名詞,我們找到了阿賴耶識,證知祂的真與非真的實相時,就是破無始無明破所知障,但是不究竟,要修到佛地才究竟斷盡。所以無始無明是不明白生命本體的實相,是所知障,是一個名詞說明,阿賴耶識中只有八識心王的一切煩惱識種,不可說是無始無明種子。故《成唯識論》卷五云:「如契經說八地以上一切煩惱不復現行,唯有所依所知障在,此所知障是現非種。」故知沒有無始無明種子。

二、無始無明種子不是白淨識,因為沒有無始無明種子之故。亦無白淨識,何以故?《勝鬘經》云:「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全部唯識學的經典,譬如《大乘顯識經、大乘同性經、無上依經、不增不減經、大乘密嚴經、金剛三昧經、深密解脫經、解深密經、楞伽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都不曾說有白淨識這個名詞,亦不曾有經論說「無始無明種子就是白淨識。」又:菴摩羅識是主體識,主體識能含藏無量種子,是一切種子所依識,故主體識不可能是種子,不應說無始無明種子即是白淨識。

三、所謂轉識成智並不是搗碎白淨識,因為沒有白淨識之故。若依此師前後所說語意,他所謂白淨識是指第九識,是異熟識,或稱為菴摩羅識。在他註疏《楞伽經》時也說「九識的境界白淨一無所有。」(2-100)

又列表云「第九識是菴摩那識」。依其意旨第九識即是菴摩那識,是他所謂的「白淨識」。既是「白淨識」,應無塵垢,應是真如。但他又說︰「應將此白淨識打破,破此識已,得見法界體性智。法界體性智即是佛性,佛性即是真如。」(1-92、3-83、5-135、10-131)牛頭配上馬嘴,羊角安在兔頭上,將 世尊之開示胡亂搭配解釋,不倫不類,顯然誤解。

而轉識成智非將第八或第九識找出來搗碎,而是在參學佛法時找到第八識之後,證知色身非我,證知受想行識(即能知能覺能聽之心)非真實,而轉依阿賴耶識為我。了知阿賴耶識雖然真實存在,駐於身中而體如虛空,無得無失,因此發起智慧,使第六識產生下品妙觀察智,第七識產生下品平等性智,而斷見所應斷無明煩惱,分證解脫。不是消除六七二識而剩下妙觀察智與平等性智。此二智不離清淨轉依的六七二識。二識是體、二智是用,離體即不得其用。故不可說「轉識成智之後不再變為識」。故《成唯識論》卷五云:「又諸論言︰轉第七識得平等智。彼知餘智定有所依相應淨識,此識無者彼智應無。非離所依有能依故。」

至於第八識及前五識,要在上述六七二識明心見性轉識成智以後,悟後起修,斷盡一念無明,成為菴摩羅識。(菴摩羅是主體識,不可說祂是無始無明。)再修行到佛地滿足時,第九識(即以前的第八識)中的識種已經完全清淨,流注生滅已盡,才能稱為真如,此時第十識真如(亦即原本的第八阿賴耶識改名第九菴摩羅,再改名為真如,名異體同)頓時出現大圓鏡智,前五識頓時出現成所作智。這兩種智慧在我們初次明心見性時尚未發起,須等究竟成佛時頓得。

第八識修行到第七地滿足,斷盡一念無明而得盡智,進入第八地,改名為異熟識或菴摩羅識,阿羅漢的本體亦是此異熟識,也就是第九識。名為第九識,仍然是第八識同體,只改其名,不改其體。不是在阿賴耶識中另有一個白淨識或異熟識、菴摩羅識。如果要在阿賴耶識中去找另一個「白淨識」,永遠也找不到,因為「白淨識」就是斷盡一念無明的阿賴耶識,是同一個識。

若打破或搗碎第九「白淨識」,就永遠找不到真如了,因為真如就是第九「白淨識」,是同一個本體,只是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修行以後,「白淨識」(菴摩羅)的內容變化,無始無明的過恆沙數修道上煩惱斷盡,而成為真如——大圓覺境界。這是必須從八地境界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成為真如。若想在八地境界尋覓未來佛地真如,永不可得。若想從現在凡夫地阿賴耶境界中尋覓未來八地的菴摩羅識,永不可得。若依此師說法而修,永不見佛性,因為在凡夫地永遠找不到將來第八地的菴摩羅識。既找不到,依他的說法便不能見性。

因為第八識的本體就是第九識的本體,就是第十無垢識的本體,只因內容與時間的變化,安立不同名稱,方便為佛子宣說而已。第九菴摩羅識雖已斷盡一念無明——斷我執。但仍有法執——無始無明的過恆沙數修道上煩惱未斷盡,故過恆沙數所應證法未證。須至佛地才究竟斷盡、修證圓滿,證得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智,稱為一切智者,方才改名真如。而真如不是佛性,我們第一章中已經辨明。

故真如即是第八識阿賴耶之體,即是第九識菴摩羅、異熟識(白淨識)之體,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內容和不同的智慧,為方便開示而假立不同的名稱。如果把菴摩羅(白淨識)搗碎,那就變成斷滅了,如何能見佛性?( 以上由賴○○ 居士整理)

若依此師的說法是認為阿賴耶識裡面,隱藏著各別的獨立的白淨識,叫做菴摩羅識。在菴摩羅識裡面又隱藏著另一個獨立的真如,所以他說要將阿賴耶識裡面隱藏的菴摩羅識找出來一錘搗碎,就像是破除外殼一般,殼破了裡面的真如便出現了。

但是阿賴耶識裡面,其實並未含藏另一個獨立的個體菴摩羅識,菴摩羅識裡面也未含藏另一個獨立個體真如,而是阿賴耶識就是第九菴摩羅識(異熟識、白淨識)的前身,第九菴摩羅識是第十無垢識——真如的前身。

比如一個人十年前當鄉長,現在當縣長,十年後當省長;並不是十年前的鄉長身體裡面含有另一個獨立的現在的縣長,也不是現在的縣長身體裡面含藏另一個十年後獨立的省長。如果把十年前的鄉長的身體剝開,你找不到現在的縣長;把縣長的身體打碎了,更找不到十年後的省長。因為鄉長、縣長、省長是同一個人當,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身分名稱。

故《入楞伽經》卷七, 佛云:「大慧,如來藏識不在阿梨耶識中,是故七種識有生有滅,如來藏識不生不滅。」是故 佛云︰「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又云:「是故大慧,諸菩薩摩訶薩欲證勝法如來藏阿梨耶識者,應當修行令清淨故。」又云:「大慧,此如來心阿梨耶識如來藏諸境界,一切聲聞辟支佛諸外道等不能分別。」

所以八、九、十識是同一個本體,不同時間有不同的名稱;並不是第八阿賴耶識同時含藏第九白淨識,再由第九白淨識(菴摩羅識、異熟識)同時含藏第十無垢識真如,而是不同階段有不同名稱而已。所以轉識成智,並非將那一個識找出來一錘搗碎。搗碎了便沒有真如,沒有真如就沒有佛性,就沒有三身四智,成為斷滅,哪來的解脫呢?

是故《楞伽經》卷一 佛云:「若自真相識滅者,藏識則滅。大慧!藏識滅者,不異外道斷見論義。」那就是說︰如果阿賴耶識或者異熟識(菴摩羅識)這個真相識滅掉的話,那麼藏識(如來藏)就消滅了。如果如來藏這個識消滅的話,那就和外道的斷見論說法沒有差別了,可見此師不懂佛法,不懂唯識經典。此師以破外道而聞名,但是他所說的法卻跟外道見解一樣,真不可思議呀!

四、此師云:「未轉識成智前阿賴耶識作主,既轉識成智之後則是真如佛性作主。」而其實是不論有沒有轉識成智,阿賴耶識一向都不作主,因祂恆而不審的緣故,祂對一切見聞覺知境界及善惡、美醜、淨垢、苦樂都無分別。悟前如是,悟後亦如是;凡夫地如是,聖賢地亦如是,乃至佛地亦復如是不作主。在凡夫地的阿賴耶識如是,悟後因地的阿賴耶識、異熟識如是,乃至果地的無垢識真如亦復如是,一向都不作主。作主者乃染污末那,悟後是清淨轉依末那,所以轉識成智以後真如佛性也不作主。

聲聞羅漢畏懼生死,不願世世常在三界度人,故捨報時滅七轉識而入涅槃,在涅槃中一無所住,亦無覺知受想,永遠不起淨念妄念,寂滅安隱,此時第八識改名為菴摩羅識或異熟識,並未破除掉。諸佛及斷盡一念無明的菩薩,雖已證涅槃而世世不入涅槃,故皆不滅七轉識,世世常在三界度化有情。所以諸佛成佛之後第一識到第八識並沒有破除而消失掉,而是將識的種子轉變為絕對的清淨。絕對清淨的緣故,三身四智成就,由清淨末那識所生之上品平等性智作主。真如佛性不論悟前悟後都不作主。真如佛性成佛後亦不作主,因為恆守本性的緣故,因為不再受熏染的緣故。如果成佛以後由真如佛性作主的話,那就意味這一個成佛後的真如佛性仍然有熏染而不守本性,那就不是成佛了。所以真如佛性不論悟前與悟後,乃至成佛,一向都不作主。

第二則 某師云︰《簡括言之,唯識宗乃以八識所構成之體為相對之心,一切見聞覺知作用,皆歸之識,故名唯識;此識乃內外因緣和合而成立,非單屬人,亦非單屬物。可說是宇宙全體合股組成之一大托辣斯。大家皆參加,皆有股份,皆是股東,皆為權利與義務,不能說是某人所獨有。而主持者乃八識爾。》(6-48)

辨正︰一、此師說「此(阿賴耶)識乃內外因緣和合而成立」,不符佛說。 佛於全部唯識經典皆開示見聞覺知作用是了別識,乃指一至七識,不是指阿賴耶識。 佛說阿賴耶識遠離見聞覺知能所分別,本性清淨,無始劫來為一切法所依,祂生七轉識,具五十一心所有法作用,而能生吾人色身等十一種色法,再衍生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由此四法而顯示六種無為法。歸結到一切法的根本,莫不是由阿賴耶識而來,祂是本來就有,是一切法的根本,故名法相唯識。此師竟然說阿賴耶識是內外因緣和合而成立,與 佛開示諸多了義經典相反。此師「悟後」開示,認為阿賴耶識能作主,有見聞覺知,也與 佛說相反。佛子由此即可判定此師之「開悟見性」究竟是真是假,無須末學饒舌了。

二、若依此師意旨,認為一切眾生都屬於同一個第八識,每一個有情眾生都屬於同一主體,就像是許多公司同受一個聯合壟斷市場的托辣斯組織所管轄一樣,就像每一個職員同屬於一家公司所管轄一樣,而這個托辣斯或是一家公司就是第八阿賴耶識,這樣的說法倒與一貫道的說法一樣。

一貫道認為一切人是由無極老母(或者叫做老母娘)放出來的原人,將來還要由老母娘收回天堂。一神教則認為一切人是由造物主所創造,將來還要因為行善而回到造物主的天堂。此師如此說法符合一貫道及一神教的說法,卻完全違背佛法。

世尊降生人間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每一個有情眾生的生命本體都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曹山本寂禪師云:「頭角混泥塵,分明露此身;綠楊芳草岸,何處不稱尊。」每一個牲畜,乃至每一隻螞蟻的生命本體第八識,尚且是唯我獨尊,何況是一切人?

三、若依此師所言,一切有情眾生都屬於同一個第八阿賴耶識,而不是每一眾生各自有自己獨立的阿賴耶識,就會有許多矛盾,不能自圓其說。若眾生是同一個阿賴耶識,則一切眾生之聰明才智、品行、習氣、思想、語言、福德乃至佛道的修持,一切世出世間法的修持,都應該完全相同,可是為什麼事實上會有種種的不同呢?

若眾生皆是同一個阿賴耶識分出來,那麼業種相同,就應該是一個人造業受報的時候,一切人都同時造業受報;應該一個人明心見性時,一切人同時明心見性;應該一個人成佛時,一切人同時成佛;應該在此師捨報的時候,一切人同時捨報。

他又常常講︰應該要滅除阿賴耶識,應該要滅除菴摩羅識才能解脫。如果這樣講是對的話,那應該他滅掉第八識第九識,他自己認為成佛的時候應該宇宙之間一切有情眾生及他自己,全部都成為斷滅,這樣的說法與 世尊所說之理不相應,佛子務請細思。

所以我們從這些論點就知道——第八阿賴耶識並不是由宇宙全體有情眾生合股組成的一大聯合體,而是每一位有情眾生都各自有其獨立而完整之第八阿賴耶識。身為佛教法師,自命為明心見性之人,竟然悖離佛法,落入六十二種外道法中,作此邪說,實屬不該,佛子宜予簡擇,使正法久住。

第三則某師云:《然八識心乃相對之心。佛說唯識破眾生之人執、法執。二執已破,佛即否定唯識而說轉識成智,已達圓成實絕對之境。故唯識者乃否定相對,以達絕對之法也。》(6-49)

又云:《真識即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能生虛妄分別,亦能滅種種虛妄分別。阿賴耶識滅,則前七識俱滅,一切相皆滅。》(2-68)

又云:《唯識乃將整個相對歸納於八識中而否定之。唯識之最緊要關頭在轉識成智,破我執法執。而破法執須連識本身亦破之。 》(6-350)

辨正︰一、第八阿賴耶識不是相對之心,也不是絕對之心。相對與絕對兩者都不能說對,也不能說錯。如果是相對之心,那麼第八阿賴耶識應受苦樂,應該如此師所說「阿賴耶識能生虛妄分別」,為什麼了義經裡面卻說阿賴耶識恆而不審?為什麼 佛說阿賴耶識本性清淨遠離能所分別?如果是絕對,一切有情眾生之阿賴耶識為什麼不停的受生?為什麼駐於一切有情眾生的五蘊之中來來往往、造作諸業、受諸苦樂?故知第八阿賴耶識之心非相對非絕對。

二、 佛於晚年開示了許多唯識經典,目的確實是要破眾生之人我執與法我執;但是 佛說轉識成智,不是否定唯識,如果否定唯識,則轉識成智之說就不能成立。唯識經典之開示更不是否定相對以達絕對之法,而是說明有情眾生生命本體之實相,以免佛子猶如此師一般悟得不真,說法似是而非,不符教典,誤人自誤,便以為一悟就是佛,不須悟後起修——斷除妄緣習氣。不悟後起修,就會隨著妄習輪轉生死。我們必須明白——我們開悟明心時所找到的真心,仍然不是真如,而是第八阿賴耶識。

第八阿賴耶識即是有情眾生生命之本體,輪迴生死是祂,因為祂不生不死。見聞覺知之心,及常寂常照之心不能延續到未來生,見聞覺知或寂照之心只有一生而已。今生的見聞覺知或寂照之心不同於過去生的見聞覺知或寂照之心,也不同於未來生的見聞覺知或寂照之心,此心只有一生而已。我們開悟明心時,找到了阿賴耶識,證知祂永恆不滅,證知祂不受苦樂,本來解脫,證知見聞覺知心及常寂常照之心虛妄不實,只有一生,而不再執著見聞覺知心及寂照心,因而獲得解脫功德受用。

成佛是阿賴耶識,成菩薩也是阿賴耶識,凡夫眾生也是阿賴耶識,聲聞緣覺斷盡一念無明而入涅槃也是阿賴耶識,只是不同階段,安立不同名稱而已。這個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無始劫以來造作熏習的善惡業種子。這些種子歸納起來就是四種住地煩惱——所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因為阿賴耶識裡面的這些煩惱種子,尚未轉化清淨,所以隨時隨地會生起妄想妄念,因此又稱為一念無明。一念無明之根源,即是阿賴耶識中蘊集的無量四種住地煩惱的善惡業種子而生。明心見性破無始無明時也斷一念無明之見一處住地,其餘三種住地仍未斷除,所以明心見性時仍然不是佛,須以開悟所生之智慧,歷緣對境修除、轉化這些種子。

四種住地煩惱(一念無明)斷盡而進入菩薩第八地時(或者進入菩薩阿羅漢位時),改名為異熟識或菴摩羅識,這是第八識轉識成智之中品轉;此時第六、第七識也同時進行中品轉識成智。至於中品的第六、七識轉識成智之功德內容,諸位如果想要明白的話,可以請閱《十地經》之八地菩薩品就知道了。

此時已經斷盡人我執,但是仍然還有法我執未斷,也就是塵沙無明,或稱為「修道所斷過恆沙數上煩惱」未斷,還需要親近供養十方諸佛、奉事修學,將第九異熟識中塵沙無明轉化清淨。而這些過程都必須要用第六、七識所生之中品妙觀察智及平等性智來啟發智慧,而轉化異熟識之無始無明。到最後身菩薩位,降生於人間大悟成佛之時,異熟識中之無始無明斷盡,清淨圓滿,永無流注,大圓鏡智及成所作智頓時現前,才能稱之為無垢識真如。

到這個地步雖然名為真如,而其本體仍與等覺前之異熟識及七地前之阿賴耶識是同一本體,只是因為識的種子轉化清淨安立不同名稱,方便簡別而已。此時第六、七識同時進行上品轉識成智。諸位如果想要知道佛的上品妙觀察智及上品平等性智的大約內容,可以請閱《佛地經》以及各種大乘經典就可以瞭解。

從這個過程我們就知道,所謂轉識成智只是淨化、轉化如來藏——阿賴耶識或異熟識之種子而產生智慧,並不是將清淨識否定;如果將清淨識、阿賴耶識或者菴摩羅識否定的話,那就變成心外求法,同於外道,佛子切莫被誤導而變成在佛門中修外道法。

心外求法的人必定找不到真心,便須用意識思惟真如,便以為真如猶如虛空不動不轉。殊不知佛地之真如,即是等覺前之異熟識、菴摩羅識,即是七地前之阿賴耶識。否定了阿賴耶識,就永遠找不到真如,將現在自己身中之阿賴耶識否定,而要在現在尋覓無量劫以後成佛時才會有的真如境界,永不可得。如今學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而錯解佛意,猶如此師一般否定阿賴耶識,向阿賴耶識以外尋覓未來真如的人多如牛毛,多如過江之鯽,不可勝數,令人感慨。

誤解佛意的緣故,便捨棄現在的因地真如——阿賴耶識,而想在眼前另外尋找未來無數劫以後才會有的果地真如。如果不改變這種錯誤的知見,而執著此師的錯誤見解,要想開悟的話,百劫也無法開悟。

我們既然已經知道第一次開悟時下品轉識成智的阿賴耶識,就是七地斷盡一念無明進入第八地中品轉識成智的異熟識(菴摩羅識),就是最後大悟成佛上品轉識成智的真如,只是因悟後起修,在不同階段,不同層次而改其名稱,依舊是同一個本體;那我們就知道, 佛所說的轉識成智,不是否定阿賴耶識,也不是肯定阿賴耶識,所以唯識學不是否定相對以達到絕對之法。

所以唯識所說阿賴耶識非真非不真,非相對非絕對。是故 佛云:「我若說為真,其奈帶持種子。妄習不除,眾生將迷妄為真,未免瀑流漂轉。我若說為非真,其奈體即真如。離此無真,眾生將棄真為妄,未免向外馳求。」根據以上 佛所開示,就知道︰說阿賴耶識真不真都錯,說相對說絕對都錯。請佛子細讀唯識經論,詳加辨正。

第四則 某師云︰《端身正坐,心中想著法界體性智,生來就是智,智與識是兩樣,不是一樣。不是忽而智忽而識。識作主就有生死,智作主,將識轉為智就沒有生死。用前五識向內轉第六識,六識轉七識,七識轉八識,八識轉九識,九識的境界是白淨一無所有。到此時思想不可停止,再向一無所有那裡繼續下去。九識一破,當下就可以看見法界體性智。法界體性智是普遍體,光明遍照。將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從前阿賴耶識作主,我們就有生死,譬如亂世。現在法界體性智作主,我們就沒有生死,譬如世界太平。》(2-100)

又云:「佛性的法界體性智是沒有變遷的,不會受熏染的。你既然發願學佛,目的便在了生脫死不受後有,要見法界體性智才是究竟的目的。法界體性智便是佛性,禪宗所謂本來面目。要用前五識轉意識,意識轉末那識,末那識轉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轉菴摩羅識。菴摩羅識嘩的一破,便可以看見法界體性智。法界體性智的妙用一轉,將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意識轉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1-92、5-135、5-136、10-131、10-132)

現在我們把他的這兩段開示一句一句加以辨正。

第一點、「端身正坐,心中想著法界體性智,生來就是智。」依照他所說的,法界體性智就是佛性。而佛性是應該生來就有,那他為什麼又說見性以後,一念無明及六根通通要變為佛性?既然說佛性是從見性以後之一念無明及六根變來,如今又說佛性是本有,那豈不矛盾呢?此師既然說生來就是智,為什麼還要說轉識成智呢?如果是轉識成智的話,那這個智就不是生來就是智,而是明心見性以後由識產生了智,那怎可以說生來就是智呢?

第二點、他說「智與識是兩樣,不是一樣,不是忽而智忽而識。」應該說智與識非二非一,不是兩樣,也不是一樣。智由識而生,識是本體,智是功用;離體即無用,故不是兩樣。轉識成智並不把識消滅而留下智慧,識仍然存在,只是因為轉化清淨,具備了解脫的智慧而已;所以智不離識,識不離智,不是兩樣也不是一樣。

第三點、他說「識作主就有生死,智作主,將識轉為智就沒有生死。」應該說識有作主的、有不作主的。例如前五識不恆不審,他們不作主。第八阿賴耶識恆而不審,所以祂也不作主。第六識審而不恆,祂有思惟、分別、分析、歸納、寂照、觀照的能力,但是祂不恆,所以祂也是不作主的。作主的是第七末那識,因為祂恆審思量。第六識思惟分別分析歸納之後,由第七識來作主,所以作主的是第七末那識,不論祂是悟前的染污末那,或者悟後的清淨轉依末那,都是祂作主,其餘七識都不作主;所以不能草率的講「識作主就有生死」。

因為識有八識,八識之中有作主的,也有不作主的。清淨末那識作主,漸漸就脫離生死;染污末那識作主,眾生就不停造業,不停累積後有的種子。苦集的緣故,所以就不停的生死輪迴。因此不能講「識作主就有生死。」因為到佛地的時候,八地以上菩薩及辟支佛、阿羅漢未入無餘涅槃之前,仍然是清淨末那識作主,還是識作主,但已經離開生死,所以不能講「識作主就有生死」;應該說「染污末那識作主就有生死」,所以「識作主就有生死」這句話錯了。

即使轉識成智以後,智也不作主,所以不能講「智作主,將識轉為智就沒有生死。」因為轉識成智以後仍然由識作主,皆是識的作用的緣故。第一次明心見性,下品轉識成智以後,識轉化清淨,成為清淨識,稱為清淨末那識、清淨意識。清淨末那識產生下品平等性智,清淨意識產生下品妙觀察智。因這兩種智慧而使清淨末那識轉依無我相之無漏法,轉依第八識為我而無我可得,所以漸漸遠離生死。

第一次的明心見性以後,已經確定未來無數劫必可成佛,但並未離開生死,故仍有分段生死,雖然已經獲得菩薩不共聲聞緣覺的大乘無生智,而仍然尚未獲得共聲聞緣覺的解脫道盡智無生智,所以有的人明心見性以後尚須七次人天往返,才離分段生死;有的人一往來,有人一往不來而在色究竟天斷分段生死;有的人特別利根,當生在人間斷分段生死。而這些過程都須要悟後起修,斷除修所斷煩惱,也就是一念無明中的欲愛、色愛、有愛住地煩惱。一念無明斷盡,便獲得一切後有永盡之智慧,才離分段生死,並不是初次明心見性的下品轉識成智就離開生死。

第四點、他說「用前五識轉六識。」我們說前五識不能轉第六識。因為前五識不恆不審,前五識在我們睡著無夢的時候斷了,我們入二禪以上等至及無心定的時候斷了,我們昏迷不覺時斷了,所以祂不恆。而且祂本身沒有能力作思惟、分析、歸納等工作,祂沒有這個能力,所以祂不能轉第六識;而且第六識本身具有審察、分別、觀照、思惟、分析、歸納的能力,祂用不著前五識來轉祂,所以「用前五識轉六識」這個說法不符唯識經中轉識成智之旨,可見此師不明唯識經論。

第五點、他說「用意識轉末那識」,這個說法就對了,因為意識能夠審察、分別、分析、思惟、歸納的緣故,如果他如理作意思惟就能轉末那識。如果意識明知自己的思惟作意是不如理、不如法的話,末那識就不會轉。因為意識本身所做的思惟、分析,本身就知道這種分析、思惟是不如理不如法,那麼末那識就不會接受,所以意識轉末那識,必須是如理作意的思惟分析。譬如一個惡人要殺另一個人,他心裡一定認為「我殺這個人,理由十分充足」,他才會去殺。如果他心裡有懷疑,認為「我為這一件事情殺他,這個道理不充分。」那他的末那識一定不會接受,就不會下令付諸於實行。

同樣的,一個人學佛,去聽人家講經說法,知道色受想行識不是常不壞的我,回家後也去思惟。但是思惟了以後,他無法真正確認五蘊不是常不壞我。因為沒有悟,所以雖然明明經藏講五蘊非常我,法師善知識也說五蘊非我,可是他的意識心仍然還有懷疑,所以末那識的執著習氣還是不會轉;要等到他親自悟了,證實五蘊確實不是常不壞我,那個真如才是真實常不壞我,然後末那識才會轉。所以意識轉末那識必須是如理作意的思惟,至少在意識本身他要認為是如理作意的思惟。如果意識認為這樣的思惟有問題,末那識就不會接受。

第六點、他說「用末那識轉阿賴耶識」。我們說末那識不能單獨轉阿賴耶識,祂必需要由意識來配合、分析、思惟,再由末那識觀察意識的思惟是如理作意的思惟,祂才會去轉換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所以末那識的本身,不能單獨轉阿賴耶識。

此外阿賴耶識非受轉非不受轉。不受轉是說阿賴耶識本身一向恆而不審,祂一向不作主不分別的緣故,所以祂不受轉,祂照樣不作主不分別;悟前悟後都不分別,乃至成佛都不作主。未成佛之前,一向恆而不審,所以祂不受轉。非不受轉是說︰阿賴耶識裡面的業識種子開始轉變,所以既不能說祂不受轉,也不能說祂受轉。

第七點、他說「第八識轉第九識,阿賴耶識轉菴摩羅識」我們說第八阿賴耶識不能轉第九菴摩羅識。因為第八阿賴耶識一向恆而不審的緣故。而且依照他的說法:第八阿賴耶識和第九菴摩羅識是兩個識同時存在,而其實這兩個識並不是同時獨立的存在。祂是同一個識,前後不同時期,有不同名稱的緣故。並不是在第八阿賴耶識之中含藏另一個第九菴摩羅識。佛子們切莫被似是而非的言論所誤。

如果說由第八識轉第九識,或是說由阿賴耶識去轉菴摩羅識,那就表示這兩個識是同時存在,是兩個各別的識,好像前五識與第六識,好像第六識與第七識,好像第七識與第八識是同時各別存在;但是事實上第九菴摩羅識跟第八阿賴耶識是同一個識,在不同時期而有不同名稱。

譬如十年前的鄉長和現在的縣長是同一個人當,並不是教十年前的鄉長來教導現在的縣長要怎麼去轉變,他是同一個人,不同時期分別稱為鄉長或縣長。譬如我們修行:不能叫過去生的蕭平實來教導今生的蕭平實︰「我過去生做錯什麼事,你今生不要再做錯這件事。」過去生的蕭平實不能來到今生教導今生的蕭平實。同樣的道理,今生的第八識不能轉一大阿僧劫以後的第九識。因為現在的第八識就是一大阿僧劫以後的第九識,第九識就是第八識,是同一個識的緣故。( 以上由林○○ 居士整理)

第八點、此師說︰「菴摩羅識嘩的一破,便可以看見法界體性智。」又云:「九識一破,當下就可以看見法界體性智。」其實菴摩羅識就是第九識,又叫做異熟識,祂不是白淨一無所有,因為仍然還有變異生死、無始無明上煩惱存在,所以還不是真如。《金剛三昧經》 佛說八、九、十等三個識的次第是這麼講的:《佛告心王菩薩曰:「眼、眼觸悉皆空寂,識亦空寂,無有動不動相。內無三受,三受寂滅。耳、鼻、舌、身、心意、意識及以末那、阿賴耶識,亦復如是,皆亦不生。」》

接下來《佛告無住菩薩曰:「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菴摩羅。」又云:「覺本無生,離眾生垢。覺本無寂,離涅槃動。住如是心,心無所住,無有出入,入菴摩羅識。」》然後接下去再為大力菩薩說如來禪,所謂「存三解脫,守一心如」。然後得到「八識海澄,九識流淨,風不能動,波浪不起。」接下來《梵行長者從本際起而白佛曰:「如是如義,即佛菩提,菩提之性則無分別。無分別智分別無窮。」乃向佛問云︰「云何三乘道,其智有異?」佛云:「水在江中,名為江水。水在淮中,名為淮水。水在河中,名為河水。俱在海中,名為海水。法亦如是俱在真如,唯名佛道。」》由以上經文的次第而觀,便知菴摩羅識就是異熟識。此菴摩羅識即是斷盡一念無明、斷盡人我執以後的阿賴耶識。然後再於第十地修如來禪,存三守一,而達到異熟流注淨盡,四智圓明,到達佛地,稱為真如。

所以菴摩羅識也就是真如的前身,我們如果打破菴摩羅識,那真如就不存在,就變成斷滅。我們打一個比方:十五歲的少年,他身中蘊藏著未來二十歲的青年身,我們如果想要尋覓二十歲的青年之身,應該經由生活成長學習,而在五年後獲得二十歲的青年之身,而不是將現在這個十五歲少年的外表剝除所能得到。如果將十五歲少年的身體表皮剝掉了,他就死了,就得不到五年後的二十歲的青年身了。

同樣的道理,想要獲得真如,應該要將菴摩羅識裡面的異熟流注種子轉化清淨;將來才能獲得佛地的真如,我們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而想將菴摩羅識打破而取出真如的話,那真如必然隨之幻滅,所以打破菴摩羅識的說法不符合 佛陀所說的教理。而且菴摩羅識是斷盡一念無明以後的阿賴耶識,未斷盡一念無明之前,一定找不到菴摩羅識。一切人未斷盡一念無明之前,未成為阿羅漢或六地滿心菩薩之前,不可能找到祂而打破祂。所以此師開示說「九識的境界是白淨一無所有,到此時思想不可停止,再向一無所有那裡繼續下……。」這種修法是他想像所得,不符合證量及聖教量。所以一念不生時用思想向心中觀看進去的境界只是欲界定而已,不是菴摩羅識的境界,佛子不可誤會。

此阿賴耶識或者菴摩羅識,不可能被打破,因為其體猶如虛空,非形非色的緣故。所以明心見性以後是因證得阿賴耶識而出生了智慧,也就是說:依阿賴耶識而生的第六識、第七識產生了妙觀察智和平等性智。識與智不相離,六七二識是本體,妙觀察智和平等性智是祂的作用,所以《大寶積經》卷一二○ 《 世尊云:「如汝所言,識思惟者,是識增上,非智增上。所以者何?識能分別,智能了知。識智和合乃如汝說。」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曰:「無有少離智,由識能了知,識智不相離,和合我常說。」》合一切佛威神力為一大力,此力仍不能打破任一微賤有情之第八識,所以並不是將哪一個識打破才能看見佛性或找到真如。在前一段時間,我們講禪的時候也說︰「真妄和合」, 世尊在這裡也說︰「識智不相離,和合我常說。」也可以證明我們講的真妄心和合的道理是正確的。所以此師說︰「打破菴摩羅識就可以看見佛性,看見法界體性智」,是錯誤的說法,佛子們應避免傳播這種邪知邪見。

第九點、此師說︰「法界體性智便是佛性,禪宗所謂本來面目。」從他這句話,我們就知道——他所謂的「菴摩羅識一破,便可以看見法界體性智」,這句話就是指見性。但是見性不必打破第九識,因為不可能也無從打破的緣故。而且想要見佛性的人——如果具足了禪法的知見以及看話頭的定力,便有因緣眼見佛性,所以十住菩薩就能見性,不須要超越十地、等覺才見性。此師不明白《大般涅槃經》的意旨,也沒有眼見佛性的體驗,便以為 世尊是見性成佛,所以必須要超越異熟識的境界,要打破菴摩羅識,才能眼見佛性,便認為一切見性的人,都與佛一樣境界,全部都是佛,便認為悟後不必再修行了。

第十點、他說︰「法界體性智便是佛性,禪宗所謂本來面目。」其實法界體性智不是佛性,法界體性智是密教所說的,源於《金剛頂經》。而且在《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云:「五方佛位各表一智。東方阿閦佛,因成大圓鏡智,亦名金剛智也。南方寶生佛,由成平等性智,亦名灌頂智也。西方阿彌陀佛,由成妙觀察智,亦名蓮華智,亦名轉法輪智也。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成所作智,亦名羯磨智也。中方毘盧遮那佛,由成法界智為本。」

由這一段論文裡面,可以知道法界體性智,就是佛地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四種智慧的總名,合稱為法界體性智,這四種智慧全部都由佛地的真如法界智而生,所以這四種智慧的總名稱為法界體性智,因此法界體性智不是佛性。譬如我們在第一章裡面講佛性是真如的作用,佛性無智,所以佛性不是法界體性智。

第十一點、此師又說︰「法界的體性智的妙用一轉,將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意識轉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而他在這幾句話之前卻主張要打破第九識,才能看見法界體性智。第九識如果打破了的話,那就沒有第一識到第八識了,因為第八識就是第九識,只改其名不改其體的緣故。第九識如果打破了,就沒有第八識。第八識如果沒有了,就沒有第一識到第七識,所以打破第九識以後,就沒有一到八識可以讓我們轉識成智,因此打破第九識而見性轉識成智的說法,非常荒唐,既違背唯識經論之意旨,而且誤導眾生。

此外,轉識成智,並非消滅第一識到第八識而留下四種智慧,而是說到了第十地的時候修學如來禪——存三守一,漸漸將第九識中的異熟習氣因及等流習氣因淨化,淨化以後稱為無垢識,又叫作真如;然後便會由無垢識的純淨的作用,而使得第一識到第七識同時進行上品轉識成智而清淨,由這個清淨的第一到第八識產生了四種智慧,這四種智慧出現以後,清淨的如來無垢識——真如也不會消滅。

智是清淨識的作用,譬如燈與光的道理一樣,不能說把燈滅掉了,而燈光可以單獨存在,所以並不是把識滅掉而留下智慧。大圓鏡智等四種智慧,並不是由「法界體性智的佛性作用而轉識成智」。如前所述,法界體性智即四智之總名,它只是一個名稱而已;而且四種智慧的圓成,並不由佛性催化而轉識成智,乃是我們淨化阿賴耶識、異熟識的種子,斷盡了一切修道「上煩惱」,然後證得過恆河沙數的修道所應證的各種法門而成就,所以四智的圓成,不是由佛性催化而轉識成智。此師顯然錯會了。

第十二點、此師說︰「從前阿賴耶識作主,我們就有生死譬如亂世。現在法界體性智作主,我們就沒有生死,譬如世界太平。」我們說悟前阿賴耶識不作主,悟後的阿賴耶識也不作主,即使我們修到十地、等覺,這個阿賴耶識、異熟識也是從來都不作主,因為祂一向恆而不審的緣故,因為第八識一向須依第七識或與其它轉識俱轉,才能在世間活動的緣故。成佛後的第八淨識真如,雖與遍行別境善等二十一心法相應,仍是不作主,純無功用行故。

此外,佛性只是真如的作用,只是異熟識的作用,只是阿賴耶識的作用,所以佛性從來不作主。譬如燈有光的作用,而光是不作主的,它從來不會說我要亮一點,我要暗一點。光變亮或變暗,是由人把燈的開關加以控制,使光變亮一點,稍微暗一點或者全部關掉,光的本身不能作主,所以佛性是從來不作主的。真如也是一樣,不論悟前與悟後,也不論是佛地或眾生地,真如佛性都不作主,作主的是染污末那識、染污意識,或者清淨轉依末那識、清淨轉依意識。

第十三點、此師說︰「佛性的法界體性智,是沒有變遷的,不會受熏染的。你既然發願學佛,目的便在了生脫死不受後有。要見法界體性智,才是究竟的目的。法界體性智便是佛性,禪宗所謂本來面目。」我們說「佛性沒有變遷,不受熏染」的講法是對的,猶如冷與熱的性不受熏染是一樣的,但是佛性不是法界體性智,不是真如,也不是禪宗的本來面目。禪宗的本來面目是指真如——阿賴耶識,不是佛性或法界體性智。我們明心見性是了生死的開始,而不是完成。聲聞緣覺沒有明心見性,所以不得大乘無生智,不能成佛。菩薩明心見性是得到大乘無生智,也就是真如法身本來無生,永遠不滅,所以將來可以成佛。但是了生死還得要加學與聲聞緣覺共道的盡智——一切後有永盡的智慧。這就要斷盡一念無明,必須經由梵行的修持而完成。菩薩種性的菩薩,必須明心見性以後,才可能開始斷一念無明,斷盡一念無明以後才離開分段生死。所以他說「見性以後法界體性智作主,我們就沒有生死,譬如世界太平。」這是誤導眾生。佛子若信受他的開示,在見性後便可能生起大我慢,以佛的化身自居,大妄語成就,捨報便下地獄,非常危險。

第五則某師云︰《真如在未見性時不受熏染,無變易。未見性時乃見聞覺知作主而受熏染,有變易。見性後是佛性作主,佛性之本體真如乃不受熏染,無變易,為支配見聞覺知者,不被物所轉而能轉物,即是轉識成智也。故如指此轉法,亦可謂之受熏染,有變易,但本體固不受染變也》(7-25)

又云:《「真如不受熏染」出華嚴經卷73,經云:「佛性清淨,無染無亂,無礙無厭,不受熏染。」又云:「法身無染:究竟清淨。」》(3-40)

又云:《阿賴耶識裡面含藏有真如不動。》(2-102)

又云:《唯識的本身便是要說明這一點,說明它沒有真正的認識,要你放棄它,這樣你才會被引導進到絕對的宇宙,使你得到真正絕對的認識。》(6-88)

這個部分我們分為四點來辨正:

第一、真如在未見性時,名為阿賴耶識。未到八地以上之菩薩,見性以後仍然是阿賴耶識,既然還是阿賴耶識,那就有熏染,因為它含藏無量生以來累積的淨業、染業、無記業等種子,所以有熏染,不是無熏染。而且我們修學世間法,出世間法,乃至世出世間法——所謂出世間上上法的這一些過程之中,也是念念變易,不是無變易。

如果我們開悟的時候,就沒有變易,那我們這第八識就無法漸漸轉化清淨而成為無垢識,那我們就不可能成佛,所以見性之後還是有變易。因此悟後要一直斷除各種煩惱,修學各種智慧,直到佛地成為無垢識,才叫做真如,未到佛地都不能稱為真如,所以未成佛之前,本識中之一切種子應能熏染能變易才對。

未見性時,不是見聞覺知作主,而是第六識、第七識配合運作來作主,見聞覺知只是前六識的作用,好像光是燈的作用一樣,它不作主。見性以後也不是佛性作主,我們前面講過了,這裡不再說明。

第二、此師既未明心,也沒有深入研究唯識經典,便以為阿賴耶識裡面另外含藏一個獨立的真如不動,就以為阿賴耶識和真如的關係,好像母親懷孕子女一樣,認為母親有熏染、有惡習,而尚未出生的子女,他是清淨而沒有熏染的。但是這樣的想法錯了,因為阿賴耶識、異熟識(菴摩羅識)以及真如,它是一體三名,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名稱。並不是說大球裡面含著一個中球,中球裡面再含藏一個小球,不是大中小等三個球同時存在。

這樣講可能有人不明白,我們再打一個比方。譬如說有一杯清水,加了鹽巴,再加進了紅色素,溶解以後,成了一杯紅色的鹽水。這一杯紅色鹽水就好比阿賴耶識,純水就好比是真如,鹽份就好比是塵沙無明煩惱——是法執;紅色素就好比一念無明的煩惱——是我執。我們明心見性以後,斷除了見所斷煩惱,仍有修所斷煩惱未斷。見所斷煩惱就是一念無明中的見一處住地。修所斷煩惱,就是一念無明中的欲愛、色愛、有愛等三種住地煩惱。

明心見性的時候,見一處住地斷了,那就好像把紅色素丟掉了四分之一,還有四分之三的紅色素。這個時候,仍然還是紅色的鹽水,只是紅色稍微淡了一些。一般人見性以後,仍然還是在阿賴耶識的階段,只是煩惱少了一些,經過悟後起修,漸漸的斷除修所斷煩惱,好比使用過濾機,把紅色素漸漸的過濾掉。修所斷煩惱盡了,就是斷了一念無明中的欲愛、色愛、有愛等三種修所斷煩惱,就好比剩餘的四分之三紅色素已經過濾完成了,現在轉變成透明的鹽水,這個時候就改名為異熟識或者菴摩羅識,而其實仍然還是原來那杯水。也就是說它仍然是原來阿賴耶識的本體,只是把其中的一念無明除掉而已。

這就是說阿賴耶識好比一杯紅色的鹽水,並不是紅色的水裡面包含著另一團獨立的透明鹽水。

然後我們再把透明的鹽水,用另外一台過濾機來過濾鹽份,這就是明心見性的人或阿羅漢位或八地以上的菩薩,開始斷除塵沙無明,開始斷除修道所應斷除過恆河沙數無始無明上煩惱。水中鹽份過濾完畢,成為純淨的清水,比如菩薩修行斷盡無始無明上煩惱而成佛,這時便將異熟識或菴摩羅識改名為真如。所以真如的前身,便是菴摩羅識,便是阿賴耶識。果地名真如,因地名阿賴耶識、菴摩羅識,同一個本體,在不同階段逐漸淨化而有不同的名稱,不是三個識同時存在。比如鄉長升官成縣長,再升官成省長,是經過歷練而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稱呼,其實是同一人。不是鄉長身內同時有一個獨立的縣長,亦非縣長身內同時有一個獨立的省長。因此不是阿賴耶識中含藏真如不動。此師不明白阿賴耶識非即真如、非不真如之理,便教人要放棄阿賴耶識,另外尋覓絕對真如,如此即成心外求法,欲開悟明心,便不可得。故知此師未開悟明心,未破初參也。

第三、此師說︰「真如不受熏染」,並舉《華嚴經》卷七三 「佛性清淨,無染無亂,無礙無厭,不受熏染。」及「法身無染究竟清淨」經文為證。

然經文不是說「佛性清淨不受熏染」,他變更經文,實屬不當。經典原文云︰「本性清淨,無染無亂,無礙無厭,非長非短,盡未來際劫,持一切剎。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等虛空界廣大深心,起大願風輪,攝諸眾生令離惡道,生諸善趣,悉令安住一切智地。」講的是菩薩本性清淨,而不是佛性清淨。這是說菩薩本性清淨,是他的心清淨不受熏染,不是指真如或佛性不受熏染。

《華嚴經》卷 73的經文裡面也沒有「法身無染,究竟清淨」這一句經文。唯識學的所有經典都告訴我們「阿賴耶識及菴摩羅識非即真如,非異真如」之理,教我們明白如何悟後起修的道理,而不是教我們放棄它、否定它。若放棄它或否定它,我們將永遠無法到達佛地真如的絕對境界。務請佛子仔細,切莫人云亦云,而幫助此師傳播錯誤知見,以免鑄成毀壞正法的地獄共業。

第四、「真如不受熏染」一句在《華嚴經》卷 30及卷 73裡面都沒有這樣講,雖然捏造經文,但是不違背經文的意旨。《華嚴經》卷 30裡面有這一句︰「譬如真如恆守本性。譬如真如無有變易。」有這麼說法沒錯。但是我們應該要知道——真如是佛的境界,不是一切菩薩開悟所得境界(除了最後身菩薩的開悟)。

《華嚴經》卷 30云:「譬如真如是佛境界。」所以,如果不是最後身菩薩修學佛法而開悟的第八識,仍然不是真如。既然不是真如,那就必須有熏染,必須有變易,才能成佛。既然不是真如,那就不守原有不淨本性,而能漸漸變易,轉依清淨本性。所以悟後之阿賴耶識或異熟識必須是能受熏染,能變易,不守原有本性,才能轉化如來藏中的煩惱有漏種子,而漸漸到達佛地,成為真如。既成真如則「不受熏染,恆守本性,無有變易」,這樣才是正說。未到佛地,不可以說不受熏染、恆守本性、無有變易,否則就不能成佛。

未到佛地不能稱為真如,而稱為如來藏︰也就是說,阿賴耶識裡面含藏著成就如來法身的功能。如來藏有熏染,常處生死之中,而自身沒有生死,所以《勝鬘經》云:「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 世尊云:「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由此經文可以證明,已經見性的人,雖然說他所明的是真心真如,其實是阿賴耶識——如來藏。

《勝鬘經》裡面又說︰「此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又云:「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唯佛世尊實眼實智,為法根本,為通達法,為正法依,如實知見。」

《大方廣如來藏經》佛云︰「善男子!彼如來藏處在一切煩惱之中,如來為彼有情除煩惱皮,令其清淨而成於佛。為說於法常作是念:何時有情破去一切煩惱藏皮,得成如來出現於世。」

以上經文已經說明開悟後找到的這一個本性清淨的如來藏,裡面有客塵煩惱以及上煩惱所污染。客塵煩惱就是一念無明,上煩惱就是無始無明。《勝鬘經》世尊及勝鬘夫人為我們說明——這個本性清淨的如來藏(阿賴耶識)中,有一念無明的客塵煩惱(起煩惱)及無始無明的上煩惱所污染。

這個自性清淨心,而竟然有染污,這種事情,一般凡夫眾生、阿羅漢、辟支佛及未悟的菩薩很難瞭解,已悟的菩薩能知一部分,只有佛世尊「為法根本,為正法依,如實知見。」祂才能究竟了知這一個如來藏——這一個本性清淨的心裡面有污染啊!所以聲聞種性以及樂修定法而不樂修慧的菩薩,都無法信受這樣的說法,即使聽了也不知道啊!

依照上面《勝鬘經》的經文,我們就知道,悟後的第八識如來藏仍然還有雜染煩惱種子,並非不受熏染,並非不變易,並非恆守本性,因為恆守本性而不變易,那就永遠不能轉變雜染污染為清淨,而不能成佛了。

第六則某師云︰《妄念是從見聞覺知靈性起。佛性是如如不動的。假如佛性能起妄念,則妄念斷為佛性,妄念起為眾生,豈不是成佛亦有輪迴乎。》(7-30)

辨正:這一則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有錯,但是妄念不是從見聞覺知的靈性生起,而是因為阿賴耶識中的一念無明種子尚未斷盡,這一些種子遇緣遇境,就會生起。是從一念無明煩惱種子而起,不是從見聞覺知的靈性而起,因為見聞覺知靈性,只是阿賴耶識所生七轉識的作用而已。譬如說熱不是從陽光而起,是從太陽而起,藉著陽光來傳達而已。佛性並不是如如不動,如果佛性是如如不動或一點不動,那一切有情眾生就不能生活了!佛性如果如如不動,眾生就不能覺,不覺則與死人無異,所以佛性不是如如不動或一點不動。

第七則某師云︰《既明因緣所作虛妄,然後直進向前看,便到無始無明境界,即第九菴摩羅識境界,此為最緊要關頭。眾生所以不能見佛性,皆此識所蔽也。》(2-82)

這一則分為三點來辨正。

第一、雖然我們已經明白因緣所作虛妄,但若只是直進向前看,還是到不了無始無明境界。所謂到達無始無明境界,是說已經斷盡一念無明,也就是斷盡《勝鬘經》所說的「起煩惱」所到的境界。並不是暫時的一念不生就到無始無明境界。

而且一般所說斷一念無明而到無始無明境界,這樣的說法有語病。因為凡夫眾生,乃至七地以下菩薩,一向都是同時處於無始無明及一念無明的境界。破一念無明之前,也同時在無始無明境界之中。斷盡一念無明之後,也還是在無始無明境界之中。所以並不是斷一念無明而到達無始無明境界,應該說是斷盡一念無明後,剩下無始無明未斷,因為它們是同時存在。

第二、未斷盡一念無明的人,還沒有到達菴摩羅識、異熟識的境界,而是同時處於菴摩羅識及阿賴耶識涵蓋境界。並非一念不生就是菴摩羅識境界。一般人保持一念不生的境界不過三秒鐘、五秒鐘而已。煩惱少的也不過二十秒、三十秒而已;就算是能夠一入定就十天、半個月,那也只是未到地定的境界而已。初禪尚且未得,何況是菴摩羅識的境界呢?必須要斷盡一念無明,見思二惑永斷無餘,才能到達菴摩羅識境界。此師不明白一念無明和定學,就以為不打妄想、直進向前看,沒有語言、文字、形相就是第九識的境界,這是很大的錯誤。

第三、見不見佛性與第九識無關︰因為有許多菩薩在第十住就見性了,譬如諸位一樣,還沒有斷盡一念無明,還沒有到達第九識境界,就眼見佛性了。有的人,他成就聲聞道、緣覺道而迴向菩薩道以後才眼見佛性,這一類人,已經先斷盡一念無明,所以他還沒有見性之前,就已經到達第九識的境界。

也有聲聞、緣覺種性迴向大乘的菩薩,他喜歡修無量百千三昧,樂於斷一念無明而不入涅槃,一直到第九地才相信有佛性可見,然後再見性而進入第十地,這個就是先到第九識的境界,然後才見性。

從這些不同的狀況看來,我們就知道第九識菴摩羅識,一向不曾蒙蔽眾生眼見佛性、如果必須先到達第九識的境界才能見性的話,那就必須先成為阿羅漢、辟支佛或八地以上菩薩才能見性,則 佛說《大般涅槃經》就錯了。而且自古以來禪宗的祖師十有九個,沒有到這個境界,他們為什麼能夠眼見佛性呢?而且六祖眼見佛性的時候,也還沒到達斷盡一念無明第九識的境界,他為什麼能夠見性呢?由此可知,沒有眼見佛性的人,才會學此師這樣說啊。

第八則某師云︰《蓋轉識成智後,一切皆是自心現量,皆是佛性。阿賴耶識尚無,則因緣何有耶!》(2-194)

辨正︰我們說轉識成智,並不是把識滅掉而留下智慧,而是開悟後,由識產生了智慧。所以見性以後阿賴耶識仍然存在,不可以說見性以後,阿賴耶識變為佛性而消失了。並不是由佛性來取代阿賴耶識,因為佛性是阿賴耶識的作用,阿賴耶識若無,佛性亦無。在第七地以前,佛性不離阿賴耶識,第八地以後佛性不離菴摩羅識、異熟識。成佛以後,佛性不離無垢識——真如。

阿賴耶識、異熟識、真如,是佛性的本體,佛性是阿賴耶識、菴摩羅識、異熟識、真如的作用。離體即無用,所以見性以後阿賴耶識仍然在,不是用佛性來取代阿賴耶識,如果說見性以後是佛性取代阿賴耶識,說阿賴耶識就不在了,那麼這樣講的人,是沒有眼見佛性的人。他不瞭解八識轉生四智,亦不解法界唯心、萬法唯識之意旨,此師所說之法不符佛典,其可信度自可想而知了,諸佛子們!請您查閱 佛說唯識經典即可明瞭。


目錄:

月溪法師講無始無明表解
蕭平實作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