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實書箋————答 元覽居士書——



元覽居士書(一)



蕭菩薩平實先生暨海會上善高足眾知識台鑒:

日前有幸獲窺先生所述〈正法眼藏〉一帙,欣見傳宗代有鴻博,破邪豈乏繼武。雖天魔亂正,狠若機弩,而菩薩扶傾,亦復急如流星。正邪相持,勝負郵自難言;法滅懸記,遠近金口莫宣。是後世無依佛子所不必慘憺懊恨,且知其郵自有可圖勵者也。

月溪法師其人也,唯以「一念」「無始」「絕對」等語遍印內教、外典,邪解聖言,目空前賢,且既拋威儀(留髮蓄鬍),啟獨護口業?故後學不忍其言也久矣。仰先生之金杵,足快慰乎平生。

唯某亦聞:世尊杜口,十四邊見劃然霜消;蹣庵一喝,五教方便悄然解釋。破邪之妙,其在茲乎?如其隨形蹑迹 ,扣微梳細,發揮過甚,窃恐未免夫螳螂之憂也!某素虧三學,故於先生書中之所引陳,畧 有不解,不然之處,茲以白文,按原書頁數逐項分呈。乃至不避泥塗之禍,刺及聖教契經,以見所疑有故,非徒欲譏誹護法開士也。

頁八錄虛雲(末法僧徒之衰相)一文。其中〈楞嚴〉應是〈首楞嚴三昧經〉,而非〈大佛頂首楞嚴〉,不當有此悮會。

頁二五〈大乘方廣總持經〉:「此法為菩薩說,此法為聲聞說,作是說者,亦名謗法。」但是頁一五四〈涅槃經〉)云:「善男子!我為未來諸菩薩等學大乘者說如是偈,不為聲聞弟子說也。」豈非世尊自語相違﹖又頁一五七註文勉出家人超越聲聞戒,依止菩薩戒,算不算違背佛敕﹖

頁五六‧ 〈寶授經〉加註,指八苾芻「聞而不樂,便墮地獄」云云,後學詳玩該章,經文似寓此意,卻決未明示彼等卒死墮獄的因緣。世尊不許聖弟子妄說因緣,更何況僅是私心揣度的依文解義。

頁一六二‧ 辨明真如與佛性不同。但是〈涅槃〉云:「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大乘止觀〉:「此心即是自性清淨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佛性論〉:「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顯真如。」〈原人論〉:「一乘顯性教者,說一切有情皆有本覺真心......亦名佛性,亦名如來藏。」〈壇經〉:「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案:此雖可解作「真如」之「本性」,但是南宗對這些辭彙一向界定模糊,若作「本」有佛「性」會,應該並不牽強)〈證道歌〉:「無明實性(即阿黎耶)即佛性。」〈虛雲年譜〉知衲〈真心直說〉也有類似說法,不過先生對該文有意見,便不具錄了。以上雜引諸家,並非意圖推翻先生的說法,只是想突顯這個命題尚有討論的空間,不必一味自是非他。

頁一六五至一六六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許多經典都這麼講」,看來先生只是根據聖言量,而非自身證量所得了。那不妨看看部分(或少分)經論是這麼講的 —〈涅槃經〉:「然我實非一闡提也,一闡提者云何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比丘說佛秘藏甚深經典 —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除一闡提」。即使北本〈 涅槃〉在十卷之後別有疏通,卻也難脫世尊於不如實語,或人之將死,其言也「亂」的論定。再來,菩薩窺基大師秉承護法、戒賢一脈的不共密意,高唱有一分眾生畢竟無性,眾所皆知。又如 〈瑜伽論 〉:「若於通達真如所緣緣中有畢竟障種子者,建立為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若無種性補特伽羅,雖有一切一切種,當知決定不證菩提」。〈大莊嚴經論〉:「無般涅槃法者是無姓位,此略有二種......二者,畢竟無般涅槃法」 〈顯揚論 〉:「有不般涅槃種性有情」 〈優婆塞戒經〉:「一切眾生無菩提性......若有性者,則不應修善業因緣」「若有說言定有性者,是名外道」「譬如眾生先無菩提,後乃方有,性亦如是」。大珠慧海道:「作佛用是佛性,作賊用是賊性,作眾生用是眾生性」。先生的說法固然沒錯,但忽略了始有佛性論與一分無性論的存在,以此破敵,便有所不足了。

頁一六九、一七○ 引〈涅槃〉,謂佛性以肉眼得見。果真如此,那見性者瞑目時,或眼根壞時,或在意生中陰相續時,是否便不得見﹖若尚可得見,則經說便有誤。若實不得見,則行者本該覺受日漸深廣,卻因歲月催人,兩目昏瞶,反而愈不如昔,不是前功盡棄了﹖若謂是淨色根見,則與經說相違 —肉眼當然是指扶塵加淨色的粗細和合根了。並且同經曾說:「(佛性)非陰界入之所攝持,是故名常」。又頁四八○ 引〈寶積經〉文也提到:「舍利子!是菩提性非眼識所識。」在四二五頁,先生更強調「佛性非天眼所能見」,難道天道中的菩薩都無由見性﹖頁一八三又勸見性者修天眼通,豈不有礙於見性的覺受﹖ 〈辨法、法性論 〉云:「由六相悟入法性為無上,謂相與依處,抉擇及『觸證』......觸為得正見,故以真見道現前得真如,所以親領受」觸法,略則約身處,廣即通六入。若謂法性非同佛性,我也無如之何了!

前引〈涅槃經〉文又說:「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麟覺且置,聲聞果通三界,不揀有頂,阿毗達磨分明現在。有頂聖卻不知有頂,未免太玄!假使說二乘有所知障,那也是該羅三界及界外,何以單說有頂﹖

頁一七七舉〈瑜伽論〉。先生將最後身菩薩與獨覺最為一類,卻未云出處。〈俱舍〉云:「一於入正知,二、三兼住、出,四於一切位,及卵恒無知。前三種入胎謂輪王、二佛」則明言佛(即最後身菩薩)與獨覺有別。再說悉達多小朋友甫出胎即自行七步,這還算不得正知出胎,總不成是被鬼附身了!

頁一七九引〈楞嚴〉與〈圓覺〉,標舉理事二障頓漸不同。這兩段經文若合而觀之,似乎意味著即身成佛的可能。因為「理則頓悟」,便不假次第,也不限時劫了;而「事非頓除」的事,卻只是「續諸生死」的四住煩惱 —可以被異生凡夫於一期相續中所淨除的。假使沒錯,稱釋迦、慈氏二佛之間無佛出世,便說不過去了,而先生卻力主其說﹖況且此說違背真言教法甚明(禪宗的佛可以用理即、名字即的看法會通,卻恐怕不適用於密宗);先生方斥月溪謗佛謗法,自己卻也不慎觸機,寧非五十笑百!

頁一八三先生勸勉明心見性之士修除煩惱,「入第四禪」,加修二明,以求「生生世世永不退失」。按:不退有信、位、證、行之別,不知先生是要護持什麼﹖使不退失﹖又稱:若未明心見性,「又」無二種智明,便難免隔陰之迷。豈非意謂只要明心見性「或」得證二通,就得免胎昧。如果只是一時語病,倒不便苛責,否則請受質難—其一、明心見性者得免胎昧,有何根據﹖菩薩於十行位之第五無癡亂位得出胎正知,難道果位屆此者一定見性﹖其二、修二通能免胎昧就更離譜了,一七七頁才引〈瑜伽〉之文,難道聲、緣聖人前生絕不具這兩通﹖〈俱舍〉也說:「未曾由加行,曾修離染得」五通在來世雖有餘勢,仍待斷惑為增上緣。宿住智明尚且自身難保,行者焉得免於隔陰之迷。其三、若以為明心見性配合二通的三合一隨身包,始能免除胎昧,卻不知是聖教、天授、師傳,或是經驗談﹖先生說過,乃至九地菩薩有未見性者;未見性都能混到第三大阿僧祇劫,如果見性確實不能避免胎昧,那提早見性有何利益﹖如果勤苦見性只是作為免除胎昧的一支前方便,乾脆往生淨土,不是省事得多。此外,藏密大手印行者在領受明體後,一切斷惑修通不依方便,而由大印證量來引生,頗符〈證道歌〉之「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的意思,難道先生等所見的「性」不足以語此﹖而須別作靜慮加行來修通智﹖再者,修習五通,依四種根本禪皆可,先生何以獨取第四﹖

頁一九二「習氣如果不除,禪定就永遠不現前」想必是先生口誤或筆錄失真。內外道異生成就四禪八定者,豈有皆除習氣之理。必是無心之誤,可為再版改正的參考。

頁二○ 五「聲聞種性菩薩修到九地仍未眼見佛性」云云,在一九○ 頁有「明心見性乃是見道」一句。然則攝屬修道位的地上菩薩卻有尚未見道的可能,難不成見道、修道可以顛倒著玩﹖

頁二一八以月溪未能預知時至及延促壽算,斥其狂妄。先生舉此二端,以月旦行人果德,後學極不以為然。先生豈不聞大採菽與蓮花色的故事。更何況有的無學聖人因離群索居,滅時比死隻野狗還來得寒酸狼狽;有經行時仆地而歿的,有中風而手足不隨的,甚至有精神衰耗而昏瞀譫言的(此是根據一位已故的泰籍阿羅漢所述,非後學胡謅)。若沒有通力或捷疾智,怕是不易認出這些天人師的。

頁二五六「聲聞、緣覺沒有明心見性,所以不得無生智......」「但是了生死還得要加學與聲聞、緣覺共道的盡智。」按: 〈俱舍〉 云:「不動盡智後,必起無生智」「智於聖四諦,知、我已知等,不應更知等,如次盡、無生。」「無學鈍、利根,定成九(除無生智)成十(十智具足)。」我想先生想說的大概是一切智和道種智吧﹖也許前說另有出處,只是後學譾陋不知!

頁二五九對月溪阿黎耶含藏真如的批評,後學有兩點意見:一、該句上下文我並不知,僅以該句而言,先生之諷嫌苛酷些,似乎刻意扭曲。所謂「含藏」,口語中不盡然有「封涵」之義,如說「包含」,本是「包被」義,但通常被解作具備或有交集。二、〈大乘止觀〉云:「即此真心而為無明殼藏所覆藏故,名為所藏」,〈法華〉〈楞伽〉〈大方等如來藏〉等也多以衣珠、胎藏諸喻比況,月溪並沒有錯。竊以為錯在先生只認同〈圓覺〉〈解深密〉的鑛 、器等喻,而忽略了契經也有別的說法。

頁三一三「莊子大宗師篇之坐忘,只是粗淺的未到地定境界而已。」按:禪境重重入細,有同有異,譬如空處定見有空相,前此諸根本,未到等靜慮也見空相。徒憑寥寥數言便能下斷語,想係先生證德淵深,必定不是「想當然爾」的推理吧!

頁三二三謂二乘證五蘊空,斷一念無明,而怖畏生死,趣入涅槃,是為「空執」次頁:「迴小向大則破空執」,後學極不同意。首先,〈起信論〉明說這是「法我見」;也有說為悲願不足或種姓所致。而空執則多指一分空大乘論者於空起見,撥無因果。再者,假使如先生所言,這是一種道上的隨眠(八地正斷故),便應以智力伏斷。「引發如來妙智三昧」倒過得去,迴小向大卻不過是信願成就的意樂或隨順忍,怕是沒有破執的能耐吧!在三二五頁似乎意指「空執」於七地進詣八地前才會現起,因為菩薩「證得生空具足」的緣故。竊以為我法二執皆因無明而有,豈有假智為緣的道理﹖私揣先生之意,可能以為菩薩斷愚圓智,地地升進,像玩Video Game 一樣—破關進級後,便有一隻宇宙超級大怪獸等著玩家。牠一直隱在軟體中,如種子為藏識所持,不可說無;卻必須在補特伽羅我執被解破後,才收到現行的指令。這麼說非為不可,只是不夠傳統,譬如所引〈勝鬘經〉:「無漏不盡者,即是無明住地」「阿羅漢、辟支佛自知得有餘地」,卻不說為「尚無餘惑住地可言。」

頁三五二、三五三對質疑〈起信論〉者的不滿似乎太意氣了。先生所歸納的「全部」質疑,何以不見關於譯人、譯時、文風、思想傳承,梵本有無的考疏﹖隨順舊說,固然對得起先賢,但藐視異論,是否對得起良知﹖

頁四七一‧ 認同許某對「真如徧 一切處」的解釋,並引用〈解節經〉,其中有云:「如於陰中,乃至聖道分中,清淨境界平等一味,皆無差別。須菩提!以是義故,應知一味真如遍一切處」「處」應是指五陰、十二入、緣起支,乃至聖道分等漏、無漏法。其中既含十二入(或處),豈不知法處一支攝三種無為—擇、非擇滅以及虛空,然則真如當然是遍於虛空了。又不是〈陰符經〉或〈參同契〉,此經文義顯然,詎庸置疑;除非是不同意天竺諸師對法處的定義。復如〈大乘玄論〉引〈大集經〉:「觀一切諸法無非是菩提」復如四六○ 頁所引〈大薩遮經〉:「當依陰界入中觀(此法身)」其中「界」若作十八界解,豈不含攝法界;要說虛空不預法界,未免太新鮮了!若作六大界解,仍然包含空大。即使以為這種法有外道的味道,您也只好認了!再者,泛觀四五九迄四六四頁所引經文,都無一語提及真如不遍虛空。唯說藏識住於補特伽羅五蘊身中。此可依兩點陳述:一、說藏識住於此,不表示藏識不得住彼,這是最基本的邏輯。二、若住此者不許住彼,必須此彼不得相攝,試問虛空與根身、識界等可以別別性住於一方嗎?

本想就此歇筆,偶然翻回四六五至四六六頁,實在破綻宛然。後學見獵心喜,豈忍一默。輒以兩條,陳述鄙見:一、如來能遍十方世界現化身故,說其真如遍一切處;又說真如本心只在此方應身相續中,不至一切化身。那就該說化身遍一切處,何必耍這個花腔?猶如向鏡自照,宣稱我的心臟也在鏡中,像話嗎?二、遍十方界現身故,說遍一切處,那這個「遍」是—A、一時遍,或B、次第遍?C、究竟遍,或D、少分遍?若是A,休說十方無央數如來,只要一世界塵數如來,尊尊遍十方無邊世界皆現一化身,即每一世界同時容有一世界塵數的化身有情,豈不都成了Crowded Paradise !若是B,當知虛空無盡,眾生無盡,豈不窮劫也不得遍!若是C,則如來化身應及於一切微塵,乃至有情剎那心中;而世間現見道理不成。若是D,試問一克糖化入大海,能令海水「遍」甜嗎?

夫蕩邪息異亦難矣!某聞應成諸師批竅導款,隨應取破,不立自宗,故能超越諸方,不落筌蹄。正同三藏之歎服南宗,公輸之見詘兼愛也。且夫煩惱本空,真如無相,聖賢果道如空中鳥迹 ,摩尼帝珠終不拘一色也。

累累煩言,有傷清慮!豈敢枉寶翰之來責,冀以邀異日之深思耳!

敬頌

法安

後學元覽百拜和南July.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