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念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理論與入門



第四節 學佛人應遠離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續談知見之二)



禪宗第四祖道信禪師說:「摒除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念佛心心相續,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大品經》云:『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以上摘錄道信禪師的話,目的在於去除或降低行者對於色身、名號、聲音、妄念的執著。

世間人大多被貪、瞋、無明等三毒所遮蔽,以致不能親見佛性,因而貪於色、聲、香、味、觸,或貪於財色名食睡;常不能恭上敬下。稍不如意,即大發雷霆。財勢身力不足以抗衡時,便思背地中傷報復。若身力財勢強大,則公然強取豪奪。種種貪瞋之身口意行,皆因無明所致。由於無明,不見眾生法界之實相,以物質世間為實有,而生執著。不見自性之空性妙有,以致執此幻有之五蘊身為「我」,因而造作諸業。上焉者行善求生天國,中焉者行善求此生之聲名福報,下焉者偽善、欺世盜名,乃至巧取豪奪。因此之故,攀緣之心不斷,念念貪瞋無明。

若親見自性,悟境不退者,則見本具佛性之真空妙有,世界身心之真實感頓失,於世界身心不生執著,自然不起三毒心,不造惡業。我人凡夫,當思惟身心無常、世界無常,一切皆是因緣假合,暫時而有,終歸磨滅。若於日常生活中隨事思惟無常,並於打坐時深入思惟身心及世界之無常,可以減輕吾人對於世界身心眷屬財物名利之執著,減少三毒心之作用,則攀緣心可以降低,較易安住於念佛之正念中。

於此五濁之世,若有修定、參禪、修淨土、乃至種種法門,欲求出離三界,解脫生死,並迴向救度眾生出離三界,解脫生死者,極為難能可貴;而修者多,成者少,多因缺乏正知正見及希求感應,以致覺觀不斷。此覺觀心使念佛人或修禪習定者難得一心不亂,便成念佛修禪之障礙。

以下由淺入深,略談覺觀,俾行者建立正確知見,在修學過程中,自知抉擇,行者務請詳閱思惟。

念佛人因希求感應,則時時觀察念佛之時有無異狀,心起覺觀。若見光、聞聲、嗅香、身心輕安,便起心攀緣,浮動不定。欲得一心不亂,極為困難。間或有人持唸佛名,得至妄想不起,彼時心中欲定,不欲唸佛名號;而以不聞定法,知見不具故,心中掙扎,為佛號之持唸或捨除而煩惱,以致不得一心不亂。若具知見善根,此時即知放捨佛號,安住無相念佛之境界。若得佛感應,放光、聞香、身心輕安,能不以為喜,心不浮動者,久久練習,日日不斷,終至日常生活中,動靜二時亦能無相念佛,得見「介爾初心」,乃至漸漸獲得念佛諸種三昧,何慶如之。凡此皆因能離粗劣覺觀,是故能得。

綜上所述,即知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乃是念佛人之大忌,當遠離之。

至於修學禪定者,如上所述貪瞋無明等三毒為害,實無二致。而參禪者偶有自視利根之人,私心鄙視念佛人,認為念佛人根器較劣,信心與知見,二俱不足,是故念佛求生諸佛所化淨土。殊不知念佛人中亦不乏上根人,常念至心無所念,無佛可念,而定心宛然。

亦有少數參禪者,不但鄙視念佛人,亦對共修禪者乃至其他道場修禪者,心存慢意,謂己勝彼。不肯下心傾聽對方之經驗與心聲。於三毒之上復加慢心,因慢心故瞋恚轉盛。此種慢心,為害禪者及修定者甚鉅。若不去除,終日在人我之間分別高下;欲求定心乃至見性,猶如凡夫登天,甚難甚難。

而攀緣心之障礙禪定,對於初心行者及老修行者幾無二致。初學禪定者,往往在修行過程中,遇有外境聲音,便起心攀緣,心猿意馬。待覺知時,早已是十萬八千里了;欲得禪定,遙不可得。至於老修行,往往執著佛法及輕安境界,念念不住,攀緣不已,欲求定心,甚難可得。欲除此攀緣之心,動中靜中俱各有法可修,本書則介紹動靜皆宜的「無相念佛」法門,以無相憶念拜佛及持名唸佛為初期之權巧方便,即可得入。

覺觀心,不但是修定者之煩惱,也是參禪者之大忌,茲分述如下:

一、修定者通常用數息法,攝心於一連續境。初時粗心散亂,是故一息一數。以十為度。週而復始。待數到心不攀緣時即改為隨息。隨息不已,心歸統一。此時亦無粗覺觀,有智者即善用微細覺觀,於統一之心起各種微妙境界時,善知抉擇,選擇其中一種善妙境界,使心安住。若能久久安住,心復轉細,即應漸漸棄捨微細覺觀,乃能入於未到地定。若得未到地定,練習純熟,於性障消除時,即得於覺觀分明之中入於初禪,因初禪功德,受於觸樂,所謂一心覺觀喜樂。若到末後階段猶執著覺觀而不肯捨棄,則不能入未到地定。不修未到地定,難入初禪,何況二、三、四禪?是故修定人初期當捨粗覺觀,繫心一法,後起細覺觀,使心安住微細境。嫻熟安住後復應捨離微細覺觀,乃能證得未到地定及初禪。修二、三、四憚及四空定時亦復如是。行者以善知覺觀,能離粗就細,末後能捨,乃能入定,證得諸禪。並於六識幻化之境界現前時,善能訶責對治,不為所動。若執著於覺觀心者,即被六識變化之境界迷惑,心起貪愛,魔得其便,導入歧途;致妄言證得聖境或諸禪境界,求升反墮。或與鬼神往來,為鬼神所擾,不得定心,不能深入諸佛境界。

二、參禪者更須摒除覺觀。若覺觀不斷,則工夫不能打成一片,疑情不起不深。欲入「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註七)的階段,尚且不能,何況打破疑團,開悟見性。

博山無異元來禪師,是明末的一位大禪師,著有《宗教通說》一卷。是宗門與教下俱通的一代高僧,有《博山和尚參禪警語》傳世,指示參禪之人應當如何做工夫。於其文中處處闡明覺觀之失,乃至說到「不得將心待悟」。參禪之人於心起疑情時,若有待悟之心,即不能進入見山不是山的階段;若無進入此境界之工夫,欲自求明心見性,甚難甚難;唯有依賴宗教俱通之善知識來引導逼拶,而此種善知識甚為難得。

博山禪師又說:「做工夫時,只知疑情不破,再無別念。若有絲毫別念,則傷乎慧命。」乃至說到:「余云別念,非但世間法,除究心之外,佛法中一切好事悉名別念。又豈但佛法中事,於心體上取之捨之,執之化之,悉名別念矣。」參禪為何如此?實因覺觀之心,乃是大忌。覺觀不斷,則話頭常失,疑情不起,遑論參禪。

念佛人亦然,須摒除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要心心相續的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澄清寂靜,心中無所緣念;也就是說不再攀緣佛的形相、名號,以及佛號的聲音,乃至連憶念之一念亦不攀緣。道信禪師並舉《大品經》為例來說:「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換句話說,無論行者修行那一種法門,只要能以第一義為根本,不執著「色我」,乃至不執著「受想行識我」,而不起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於世間一切乃至出世間之一切法皆不執著,無一念繫緣,便是無所念。這種清淨澄寂而無所緣念的心,才真是念佛心,這是「理一心」的境界,是實相念佛的境界。亦如彭二林居士之《華嚴念佛三昧論》所述:【知一切佛及以我心,悉皆如夢。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響。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念佛到理一心的境界,必因禪淨修學,體究念佛,親見「念佛是誰」的本來面目,而悟境不退,時時刻刻能以心眼照見自己本具的佛性,日月經年,永不退失。此種境界不但念佛人不易成就,參禪人亦鮮有能到者。套句黃蘗希運禪師的話:「此門中,千人萬人只得三、五人」。是故參禪人切莫輕鄙念佛人,亦莫輕忽無相念佛法門。此門可深可淺。淺者得事一心,一般參禪人尚且不一定得。深者不但理一心,乃至能得究竟解脫、等覺、妙覺。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開頭便說:「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與 大勢至菩薩同修念佛圓通法門的菩薩,有無量無數同時參與楞嚴盛會,而由五十二位菩薩為代表,偕同 大勢至菩薩頂禮佛足,再由 大勢至菩薩說出此一念佛圓通法門。何以由五十二位菩薩代表而不用其他的數目呢?此中具有很深的含意:這一句表明了此種法門之可淺可深,利鈍兼收。從最淺的凡夫菩薩--─ 初信位開始到十信圓滿,及賢位菩薩--─ 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上至聖位的初地至十地,乃至即將成佛的等覺妙覺位菩薩等,無量無數,皆同修此念佛圓通法門。可見此一念佛圓通法門之殊勝。

本書所述之方法,能幫助行者從有相的散亂心念佛,到達事一心念佛的階段--─無相念佛。使行者能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亦能淨念相繼的無相念佛,這是一種動中的工夫;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一心不亂地無相念佛,則靜坐之中便容易一心不亂。至於能否達到理一心的地步,那就要看行者往昔善根慧根、因緣果報,以及是否能排除事障、消除性障而精進修持了。

行者修習此一念佛圓通法門而初步成功--─ 即事一心的無相念佛,於將來捨棄報身時,欲往生極樂世界之實報莊嚴土或方便有餘土,隨意感應,必得往生(註一);唯除眷戀世間、不捨眷屬財物事業,或未與諸佛別願相應(註八)。若能具備善根福德資糧及方便善巧者,深入修習至理一心及更深境界,則欲往生諸佛淨土亦可得生。若不欲生諸佛淨土,亦可自住唯心淨土。得事一心者--─ 即無相念佛修成者,固然可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亦可即生深入修學更深境界,藉以提昇蓮品,得以早日迴入娑婆,救度苦難眾生。

參禪人若不欲深入念佛圓通法門,則可將此法門作為敲門磚,用過即棄(其實此法勝逾金玉);亦如渡河需要船,到岸不用舟。以此法門修成動中工夫後,即已具備看話頭、參公案的能力。此時參來,踏實穩當,絕不會著不得力。所以真心參禪者,若未具備看話頭的能力,切不可因為不喜歡此一法門初期的方便善巧--─ 拜佛及持名,而放棄此一修習動中工夫的絕妙法門。行者修此,可得動中工夫,工夫既得,便回禪門,大益修禪,何樂不為?復有一利:修此法門,適宜動中修。每天只需早晚各十分鐘至二十分鐘拜佛,對於忙碌的現代學佛人,最適宜不過了。以上所說,行者務必心領神會,得其精義,然後依第四章所述的「看來平淡無奇」的方法和次第,精進練習,必能修成無相念佛。不但求生淨土有望,亦可隨緣參禪,體究念佛,其樂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