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之真實義



二、唯聖位菩薩得稱導師



前面已經略述唯有諸佛菩薩方能作為世間眾生之導師,二乘聲聞緣覺所有果位之聖人皆不能攝受菩薩種姓之有情,故不能作為一切世間眾生的導師,由此可知一切外道及佛門中之凡夫位法師、居士,更不得於佛教中稱為導師。菩薩法道中有種種階位:諸佛、等覺菩薩、十地聖位菩薩、三賢位證悟之七住以上菩薩、三賢位未悟之六住以下菩薩、具信凡夫菩薩,乃至對於三寶不生信心、毀謗三寶、破壞正法之外道法中假名菩薩。如此多種階位之菩薩,何者可以於佛教中被稱為導師呢?根據《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十九云:

如來出世為大醫王,能治眾生煩惱重病;如來出世為大明燈,能破眾生無明黑闇;如來出世為大導師,能引眾生至一切智安隱住處。

佛陀出現於世間作為三界一切眾生之大導師,因為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等,能為一切眾生之大導師,故諸佛得為一切眾生之導師,無有疑義。又《優婆塞戒經》卷二有說:

云何名為假名菩薩?善男子!眾生若發菩提心已,樂受外術及其典籍,持諷誦讀,即以此法教化眾生;為自身命殺害他命,不樂修悲、樂於生死,常造諸業受生死樂;無有信心,於三寶所生疑網心;護惜身命不能忍辱,語言粗穬悔恨放逸;於己身所生自輕想:「我不能得無上菩提。」於煩惱中生恐怖想,亦不勤修壞結方便,常生慳貪、嫉妒、瞋心;親近惡友,懈怠亂心;樂處無明,不信六度;不樂修福,不觀生死,常樂受持他人惡語,是名假名菩薩。

上述經文說明佛教中之假名菩薩,於三寶尚且不具足信心,尚且樂於受持外道法教及外道典籍,以常見或斷見外道法教化眾生,都屬於假名菩薩,尚且不是真菩薩,何況能作為眾生之導師?乃至不信菩薩六度之修行能夠令諸眾生成就佛果,以聲聞所修的解脫道來取代佛菩提道,妄稱為成佛之道,都屬於身披菩薩衣之聲聞僧,都是假名菩薩;因此假名菩薩具種種邪見,自身尚且不能免於長時淪墮三惡道中,尚且難得常生三善道中,只能百千萬劫偶然成為人、天,於佛法中尚且不能得伏順忍,如何能夠具足正見,於佛法之中修行?因此,假名菩薩不可能是佛教學人之導師。至於具信之凡夫菩薩,於三寶能夠生起信心,不造種種惡業,能夠免於淪墮三惡道,但是不能出離三界,唯能於三善道中流轉,不知聲聞及菩薩法道,故亦不能作為眾生之導師。

於諸佛以下,具信凡夫菩薩以上,位於何階之菩薩得以稱為世間眾生之導師?若以導師之實義而論,導師必須具般若智慧,並且通達法道之修行次第,導護一切世間眾生於菩薩法道安隱而行,令一切菩薩不誤入歧途;亦具解脫德,斷除三界之貪瞋,梵行清淨,於三界眾生中足為表率;更具無邊願行,能夠住持如來正法、久住世間,廣利人、天而百折不撓。因此,依於導師之實義而論,唯有見道後進入通達位之初地菩薩及初地以上聖位菩薩,得稱為世間眾生之導師,三賢位之證悟菩薩尚不能稱為導師。唯有諸佛及初地聖位以上菩薩方得稱為世間眾生之導師,其餘其他階位之菩薩妄稱導師者即是僭越,即是果盜見者。但若要探究初地的果證前,應先瞭解真見道的意涵,才能進而瞭解真見道以後進修相見道圓滿的初地心境界。如何是真見道?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一:

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

從般若智慧而觀,菩薩於六住位斷我見而滿六住心時,由於參禪而親證如來藏,故使般若正觀現在前,並得諸佛菩薩及善知識之所覆護,故得保持般若見地不退而入住於第七住,成為不退位菩薩,名真見道。從七住位起至十迴向位等三賢位中菩薩,必須有諸佛及上位菩薩之覆護,歷經將近一大無量數劫,方能於見道位中熏習種種別相智慧,逐漸了知各階菩薩法道之修行及種種歧路,名通達位,方得於成佛之法道次第了然於心,不退於諸菩薩行,進入初地。若是三賢位菩薩,縱使證悟而使般若正觀現前,無有諸佛菩薩及善知識之覆護,將會如同舍利弗在過去世十大劫證悟後,因為惡因緣而退入外道中,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作,退失大乘菩提。這是因為般若正觀初起,於佛菩提之法道內涵尚不能通達,於種種歧路尚未具足抉擇慧,尚且有諸性障煩惱未能淨除,遇惡因緣即不能保任見地而退失,回到外道惡見中。因此,直至初地通達於菩薩法道,方才具足佛菩提之抉擇慧,可以免於惡因緣之退相,方能於一切眾生中做為導護,覆護一切世間眾生於佛菩提及聲聞菩提等正法中行,覆護大小乘見道者不復退入外道見中。故從般若智慧之通達而觀,唯有初地開始之聖位菩薩通達於三乘法道,於三界中除色究竟天外,得稱為一切世間眾生之導師。

從解脫功德而觀,菩薩七住明心,親證法界實相如來藏,破無始無明,同時亦斷見一處住地煩惱,已證沙門初果須陀洹,但只是證得見地上的解脫功德,於貪、瞋等習氣仍重,屬於習種性位,故身口意行之清淨尚不足以為人天之表率。菩薩法道立階係以般若智慧為主,故三賢位中仍多未斷貪、瞋;縱有少數二乘阿羅漢迴心而入大乘者,則已斷貪、瞋,身心足為人天表率,但因尚無般若智,更未通達,故亦不能作為人天導師。初地菩薩已通達法道,且從七住位起歷經將近一大無量數劫之聞熏修行,永伏性障如阿羅漢,已是三果阿那含或四果向位,已能斷盡三界諸法貪愛,唯為留惑潤生,皆不以斷盡五上分結取證無餘涅槃之解脫作為目標,以免入無餘涅槃而斲喪佛菩提之法身慧命,方能攝受三乘學人,成為眾生導師。從三界眾生而觀,聲聞緣覺之阿羅漢必入無餘涅槃,不再受生於三界中;三界人天中,除色究竟天外,一切人天之解脫果證,無有能超越初地菩薩者,唯除上地菩薩。乃至已斷盡見、思二惑之阿羅漢,依有餘依涅槃而住世間者,由於阿羅漢只斷煩惱障的現行,尚有餘習未盡;而初地菩薩雖未斷盡思惑,可是已經開始修除習氣,於思惑中只留一分無色界中極少分之我慢思惑作為潤生之用,故從如來藏種子清淨而論,初地菩薩已開始修除習氣,對於煩惱障習氣種子的淨除猶勝於有餘涅槃中之阿羅漢。

此外,登地以上菩薩多數示現在家相或人天相,少有示現聲聞出家相者。示現在家相之初地以上菩薩,都以菩薩戒為正解脫戒,不受出家別解脫戒,與諸眷屬五欲自娛;然於五欲自娛中,不生貪染,因為菩薩現觀五欲功德,也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如來藏所生、所顯,菩薩轉依如來藏而不貪染五欲之性,故能於五欲中不貪染於五欲,稱為於欲離欲,成為極可貴的火中紅蓮,以此方能利樂眾生永無窮盡;如是菩薩乃至淨除五欲貪染的習氣種子,於一切五欲都無恐懼,非諸二乘聖人所能思議。因此,從解脫功德而觀,於三界中除色究竟天外,初地開始之聖位菩薩足為一切世間眾生之導師。

此外,菩薩入於初地時,勇發十無盡願,生起增上意樂,願生生世世住持佛教於人間,以廣利人天,無有止息,是二乘聖人所畏懼者。而且初地以上菩薩通達於菩薩法道,具足三乘菩提之抉擇慧,不於菩薩法道入於歧途;且初地菩薩永伏性障,已斷除所知障中之異生性,於菩薩法道不生邪解,於諸外道眾生不生瞋恚,故能於一切眾生中行四攝法,累積種種功德而常住於人間住持佛教。而三賢位菩薩於菩薩法道尚不能通達,或有生於邪解而入於歧路;且三賢位菩薩煩惱性障尚不能永伏如阿羅漢,則不能斷盡所知障之異生性,於諸善知識之指正或生瞋恚,或於外道眾生心生瞋恚,不能圓滿四攝,尚有可能由於誤會相見道位應修的種種法而謗正法,下墮三惡道中而不能常住世間住持佛教,仍不能成為人間佛子之導師。因此,初地以上菩薩常住人間住持佛教之廣大願行,除色究竟天外,三界一切人天無有能超越者,故唯初地以上聖位菩薩方得稱為導師。

由般若智慧、解脫功德與住持法教之功德較量可知,唯初地以上之聖位菩薩得為人天表率,得以覆護一切眾生實修三乘菩提,令皆不墮外道邪見中,因此能於世間住持如來正法、荷擔如來家業,非二乘聖人所能。因此,佛教中之導師乃是初地以上聖位菩薩之稱號,非諸三賢位菩薩、一切聲聞緣覺、乃至凡夫外道所能僭越冒稱者。若有僭越而稱導師者,即是因中說果,即是果盜見者,獲無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