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影——燈下黑



長 跋



若人欲於佛菩提道中有所增上,當於正法中,依經依論之真實義而次第進修,絕對不可自作聰明,依自己之意解釋經論意旨,自己發明新佛法、新證境,否則必將走入歧途而不自知。嚴重者,乃至因此而誹謗大善知識,因此而造就破壞正法之大惡業,卻不自知,仍以為: 自己所言所行皆是增上境界、皆是上於大善知識之法、皆是真正在弘揚正法。如是偏執不捨而不肯聽人善言規勸,未來捨壽之時、息斷之後,要待境界相 現前之際,方知確有法界中之因果報應,方知懺悔,然而彼時身不能動、口不能言、手不能書,一切悉皆無所能為,補救無門,為時已晚,乃是世間最為可憐之人也!云何名為世間最可憐者?謂其修學佛法等事本是善法,然而修學佛法善法之後,卻因自作聰明而生邪見故,成就長劫地獄尤重純苦之惡業果報。由此緣故,不得不為彼等諸人再作此跋,期此跋文所補充之正理陳述,及此書中所說正理,能救彼等諸人。

復次,彼等不應責我所舉彼等之說法有時偶有誤舉之事,所以者何?謂彼等諸人在我法中明心之後,今時自立山頭,否定如來藏阿賴耶識,自行創造佛法,妄解經論,為欲私下拉攏會中學人入其座下,乃妄謗余法為非佛法,改以自己所誤會之「佛法」傳與追隨者;然後又禁令隨學之人不得向余言其所修學之法,封鎖消息而不欲令余稍知,欲免其謬誤被余知曉而廣破之;是故隨其修學之人,悉皆噤口不言於余,唯是不斷以彼所說邪見,私下語諸會中同修,欲轉易我同修會中已悟及未悟之人,隨其同入彼等所墮之邪見中。是故余此書中所引述彼之法義,及《學佛之心態》一書中所附《略說八九識並存……等之過失》一文中,所舉彼說言語,若有時產生不同之說時,彼不應見責於我,咎由彼之封鎖消息,而由會中聞彼所說者輾轉述於余故;轉述之語,偶或 產生些許差異者,乃是必然之現象故。由是緣故,彼等不應責我所舉其說有時與彼所說之法義偶有誤差也!

今以有人來函相詢故,將其所說法義之邪謬,顯示無餘;亦已將其對余法義之大部分質疑,落實於文字中,方能對其邪知謬見,加以引經據論之辨正,加以理證上之辨正。此則應當歸功於來函相詢之人也!

復次,彼既禁諸徒眾不許令彼所說之法義令余知之,自身亦復絕對不將自己對經論釋義之說法落實於文字之上,不肯申論自己對所舉經論之釋義,卻以之引證余法為謬;以如是不必負責之作法而否定余法,欲免余後時引之為證據,亦欲免除他人對其所說法義而作簡擇,則已顯示其心虛而不敢承擔自己對經論所作之釋義也! 此一不負責任之作為,決非弘揚佛法之人所應有之心態,弘揚佛法之人必須心量廣大、敢作敢當,必須敢對自己所說法義完全負責,豈有堅稱他人法義錯誤,卻如是畏首畏尾而不敢申論辨正者,如是焉可說為真正弘揚佛法者?此非弘法者所應有之態度與作法,是故彼作是行,已顯示其心態非正所在,已顯示彼對自己所說法義尚未生起絕對信心,是故唯恐余知之,是故禁止隨學諸人轉說與余知。

然而彼等諸人作如是行,將來亦必因此而造成『自我侷限』之危機,造成其所欲廣弘之「正法」不得廣弘之結果,造成其不能「廣利」學人之過失,造成不能「破邪顯正之過失」。由是緣故,彼若有智,應將其所說「正法」及對經論之釋義,落實於文字上,印成書籍、梓行天下,方能漸收「救護」眾生、廣弘「正法」之效。

審能如是,則平實若引其書中、文章中所說法義者,即可避免他人有時誤傳後之有時錯評也!彼若不肯如是,致令他人有時錯傳其言,致令余 有時錯評其法義者,彼則不應見責於我,亦不應見責他人誤傳彼語、彼法義,咎在彼禁令隨學者不許言說於余故! 由是緣故,今時 大德能將從彼所聞之法義及質疑等,具書於此函,並郵寄與余者,令人深覺感激,謹於書末再致謝意!爾我皆可因此而得加以辨正,廣利眾生故。

彼等不能於我法生忍,背於我法而說之言語與法義,極為荒謬無稽,有智之人不應信受,以免耽誤自身道業,兼復成就破壞正法 之地獄業。此有何據而作是說?謂彼所說,非唯違教,亦復悖理故;今有正覺同修會之學員,從其聞法之後,滋生種種疑問,不能隨順其邪見,是故於每週二講經之般若信箱中,有如是投書請問:

老師:

阿彌陀佛!

學生想請教老師一些問題,有人說:

一、明心所證得的心是生滅法,見性與明心是一樣的,不用追求見性,有見性跟沒見性是一樣的。

二、阿賴耶識是變異性、是生滅法,阿賴耶識裡含藏著真如,此真如才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就像金礦中的黃金,黃金成分早已經決定,而阿賴耶識就像金礦中其他的雜質。

三、不能把阿賴耶識、真如、如、我、涅槃等劃上等號。

四、要把阿賴耶識中有漏有為法種子,修到無漏無為法,才能證到真如唯識性。阿賴耶識性需要靠修行來修除,真如則是靠證知。

以上所言,學生存疑,請老師慈悲開示! 祝

法安!

學生○○ 合十2003/3/25

答:以上乃彼在余早期弘法時,得我明言阿賴耶識所在之密意後,對於真如所依之阿賴耶識心體,因為缺乏體驗而心生懷疑,復又誤解經論文辭者,另創佛法而離去以後,自立山頭而否定我法者,對其追隨者所說之法義。今因彼欲拉攏我會中學人隨其修學,故有如是違教悖理之虛妄說法,用以否定余法,藉以吸取我會學員。然而往學之人,往往對其所說法義之違背經論真實義、曲解經論真實義之行為,不能認同,心生疑惑,是故投書請問。今將其說公佈如上,後作辨正,以明實義,而利學人。

復有台南共修處之法蓮法師,從余受得明心之法(彼已解悟佛性名義,然未能眼見佛性),得之容易,心有懷疑;今被彼所誤導,信受其說,於台南共修處對學員作錯誤之開示,正式否定阿賴耶識心體,妄說不生滅之阿賴耶識心體為生滅法;如是誤導於正法門中學者,未來捨壽後之果報極為嚴重,阿賴耶識心體即是佛法之主體、之根本故,而彼法蓮法師否定阿賴耶識心體之後,猶自以為所作是弘揚正法、護持正法;竟不能知所說所行正是嚴重破壞正法之行為,令人為其悲哀,後世果報難可思量故,已成毀破正法之最重犯戒故。(註:此前之本會台南共修處,當年成立時之實質,乃是為培植出家法師、為令正法回歸寺院,是故以本會正法之號召力,借與法蓮法師使用,藉以號召欲學正法之佛弟子前往修學;然其本質實由本會鼓勵在台南高雄地區之老學員出資出力,籌措全部經費;成立之時,本會承諾台南共修處收入之護持款項皆為法蓮法師所有;若有學員特別指定「捐助正覺同修會」者,方屬同修會所有,方由同修會開立捐款收據。此一定位,於台南共修處成立時,即已在彼處公告欄公佈之,如是成立道場。余亦因為護持法蓮法師之故,向其承諾:「正覺同修會未來將不跨足於濁水溪以南地區。」將台灣半邊天拱手於彼,供其發展弘揚正法之事與業。今者法蓮法師既然認同彼諸另行創立佛法、曲解佛法者之法義,正式否定三乘佛法之根本識阿賴耶識心體,誹謗為生滅法,嚴重違背 佛說,嚴重否定 世尊正法,由是緣故,今將台南共修處彼時成立之因緣披露,令眾週知。 本會以前既將名義借其使用,則有義務對該處學員負責,彼等學員實因本會正法始來台南共修處修習故,彼諸學員受其攝受雖久,仍有半數表意:欲繼續修學本會所弘正法,不隨法蓮法師修學否定阿賴耶識之法。今因法蓮法師之違背先時弘揚正法之承諾,改以公然否定阿賴耶識如來藏心體、破壞正法之行為,是故因應彼處半數學員繼續修學正法之請求,及回應法蓮法師破法之行為,不得不撤銷伊在本會中之親教師資格,並取消以前對其所作「不跨足濁水溪以南」之承諾,乃放棄原設之台南共修處道場,於台南市另行成立直屬本會之共修處,不再將本會名義借其使用;以此作為,對欲學本會正法之台南高雄地區半數舊有學員負責,使能不違彼處學員來學本會正法之初衷,是故今由本會另行成立台南共修處,負責共修正法上之一切法義弘傳與行政事務;若彼舊道場之學員中,有人願隨法蓮法師修學者,自隨其意,吾等皆隨喜之,不作拉攏攀緣之舉動;願依止本會正法修學者,則以新設之台南共修處滿足其心意。今略說善後如上。)

茲將上開投書中彼等之說法,舉論於下而作辨正,顯示彼等私下破壞余法之領導人為其追隨者所說法義之正訛,用供教界大師與學人辨正與抉擇,亦免後世佛門學者再犯同一錯誤:

問:【【一、明心所證得的心是生滅法,見性與明心是一樣的,不用追求見性,有見性跟沒見性是一樣的。】】

答:禪宗明心所證得之阿賴耶識心,若如彼說為生滅法者,則諸經諸論所說之法,悉應改寫也!謂諸經諸論中所說之阿賴耶識心體,皆說是常住不壞之法,經中並說親證阿賴耶識之後,對此阿賴耶識心體:「乃至成佛,常所寶持。」可證阿賴耶識心體乃是無始本有而不生滅之法,彼等竟可違於經論,故意否定之,已成誹謗三乘菩提根本之重業,成為一闡提人,令人深覺其愚迷也!

譬如成論卷三中說:【【云何應知此第八識離眼等識有別自體?聖教、正理為定量故。謂有大乘阿毗達磨契經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或復初句顯此識體 無始相續。】】如是成論短短一段文中,已經說明阿賴耶識心體永遠常住不壞、無始而且相續不斷,彼等諸人焉可說之為生滅法?

復次,阿賴耶識乃是執持一切種子之心體,焉可說之為生滅法?此乃是破壞及誹謗正法之大惡業也!一切大師與諸學人,萬勿輕犯。譬如成論舉契經偈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或復初句顯此識體無始相續,後三顯與三種自性為所依止 :謂依他起、遍計執、圓成實性,如次應知。今此頌中諸所說義,離第八識皆不得有。即彼經中復作是說: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依斯建立阿賴耶名。】】如是成論文句中,明說:依他起性之意識及其心所法,依阿賴耶識方得生起;亦謂遍計執性之意根及其心所法,亦依阿賴耶識方得生起;亦謂圓成實性要依阿賴耶識自體…等,方得顯示。是故,圓成實性等三種自性,皆依阿賴耶識心體方有,乃是三自性所依止之心體,彼等焉得擅自否定之?

復次,非唯諸經中 佛語悉如是說,成論卷三中,亦說阿賴耶識淨除二障之後,改名為佛地之無垢識,此阿賴耶識心體永無捨時: 唯改其名,不捨其體。既然彼等諸人公開稱說「成佛之道在成唯識論中」,則彼等即應全盤信受成論之法,焉可信其局部而又違其廣說?

復次,若明心與見性相同,則不須於明心一詞之後,再言見性;既於明心一詞之後,再言見性,則知明心必有異於見性之處;是故明心與見性二法,不可混為一譚也!

復次,明心者乃是悟明實相心阿賴耶識、異熟識;見性者乃是眼見自他一切有情之佛性,而佛性之名義與實質,以及見性後之境界相,復又迥異明心之阿賴耶識,復又迥異明心親證之境界相,焉可混為一譚?

復次,明心者,所悟之阿賴耶識離見聞覺知;見性者所見之佛性,不離見聞覺知,焉可說為同一法?彼等今時既說:「見性與明心是一樣的,不用追求見性,有見性跟沒見性是一樣的。 」則已證明彼等諸人至今未曾眼見佛性,便誤以為明心與見性相同。如是,隨彼修學之人,欲如何能眼見佛性?求不可得也!謂彼自不能見,云何能助他人見之?

復次,若如彼所說「明心時即是見性」者,則 佛說般若系列諸經及唯識系列諸經之後,即可止而不言;又何須於涅槃之前,再說《大般涅槃經》之眼見佛性?又何須於卷八之中宣示「肉眼可見佛性」?可知明心絕不等於見性。復次, 世尊於夜後分成究竟佛時,為何卻不說明心之時成佛?卻是於天將明時眼見東方火星之見性境界上成佛?為何不於夜初分以手按地、親證實相而破除二障時成佛?為何要待夜後分時之睹明星而後成佛?

復次,一切具有眼見佛性之證量者,皆可於見性之後,隨時隨地眼見自己與一切有情之佛性分明顯現無隱,乃至有情於眠夢及眠而無夢之時,其佛性仍然分明無隱的顯現,於能眼見佛性之人觀之,有情眠熟時之佛性,仍然可以分明觀見,此乃明心之人所不能見者(未眼見之人聞此語已,仍將誤會此語之真意,自以為能知余此語之真意),彼焉可說明心與見性為同一法?為同一境界?

復次,眼見佛性之人,皆可於一切無情物上眼見自己之佛性,分明無隱;乃至醜臭如狗屎等無情物上,見性之人亦能於其上眼見自己之清淨佛性,無有絲毫染污而分明顯現;如是,在狗屎上可以分明眼見自己之佛性,然而自己之清淨佛性,其實卻不在狗屎上,如是方名眼見佛性。然而如是境界,一切明心而未見性之賢聖,悉皆不能親證,悉皆不能理解,卻又往往自以為已知已解。既然明心而未見性之賢聖悉不能知、不能見,云何可言見性與明心一般無二?

凡我正覺同修會中一切已見佛性之會員,莫不如是眼見自他一切有情之佛性,莫不如是於無情物上眼見自己之佛性;是故,明心與見性二法,絕不相同;而其參究之方向,及所應修學之行門,亦與明心階段之行門迥然有異,焉可說為同一法?焉可說為同一境界?

唯有於見性一關參究破參之後,然因福德未具足,定力未具足者,成為解悟而不能眼見,卻又與余爭執強辯為自己已經眼見佛性者,後來轉信他法,不信佛性可以眼見,此時方有「明心同於見性」之說也!如是類人,在見性一關其實未曾眼見,而在禪三小參時與余爭執其已眼見者,後來不信我法時,便又出而否定佛性可以眼見之法。都不自思:當時余認定其尚未眼見時,為何強與余辯?為何強言當時確已眼見? 一切福德具足、定力具足、慧力具足而得眼見者,皆不能同意彼如是說法。

由上述事實觀之,可知見性與明心二法及所證境界,有其截然不同之行門、證境與智慧,不可妄說為同一法也!若有人妄言「明心同於見性」者,當知其人未曾眼見佛性,不知眼見佛性之境界相,亦不知眼見佛性之法門與內涵也!若不能眼見佛性者,當知其人尚未能證世界身心如幻之現觀也!若有愚人、福德欠缺之人,隨彼修學三十年後,亦將同於此際之不能眼見佛性也!如是應知!

問:【【二、阿賴耶識是變異性、是生滅法,阿賴耶識裡含藏著真如,此真如才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就像金礦中的黃金,黃金成分早已經決定,而阿賴耶識就像金礦中其他的雜質。】】

答:阿賴耶識心體,絕非變異性,絕非生滅法; 佛說阿賴耶識心體即是未來佛地之真如心體無垢識故。然而 佛說阿賴耶識非斷亦非常,此謂阿賴耶識心體雖然常住不壞、性如金剛,體恒常住而自性恒不變易,永遠顯示其「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之真如性,然此真如性之心體中,卻含藏著無始以來七識心王所造作之一切善惡業種,及所熏習之邪見與無明種子,令諸業種、無明……種子等流注不斷。由含藏如是善惡業種、無明種子……等故,致令有情輪迴生死,六趣受生、流轉無盡,故名其第八識為流轉真如、邪行真如,即名此第八識心體為阿賴耶識。由於第八識心體有如是分段生死之業種等等流注不斷,由有七識心王及諸種子流注不斷,故說阿賴耶識非常,即是《大乘起信論》中一心二門 所說之生滅門也!由是緣故施設第八識心體名為阿賴耶識。阿賴耶者即是執藏分段生死種子而流注不斷之意故,即是集藏、所藏、能藏之意故。

如是心體常住、性如金剛、永不能壞;乃至集十方諸佛威神之力為一力,亦不能毀壞任何低賤有情之阿賴耶識,故名金剛心。若人親證此識已,善得了知佛道,殷勤斷除我執,令煩惱障之現行永不復起者,即改此識名為異熟識,即名已斷、已滅阿賴耶識:滅此識名而不滅此識體。若能於悟知此識所在,而得現前體驗其真如性之後,斷盡所知障隨眠,由能深入現觀此識之一切種子,漸次證得一切種智滿足,亦能斷盡煩惱障之習氣種子者,即名斷滅異熟識,即改異熟識名為無垢識,亦名佛地真如;然而心體仍是因地之阿賴耶識心體漸次轉進而至此地,唯是種子變異為究竟清淨,此後不再變異,是故改名佛地真如無垢識,故名常、樂、我、淨,亦名佛地真如,永離變易生死苦。

是故,凡夫位中之阿賴耶識心體,無學位中之異熟識心體,佛地之真如心體,皆同是阿賴耶識心體,唯改其名不改其體,藉以顯示不同之修證階位內涵。本同一體,無二無三。此乃諸經諸論同一所說之理,真曾深研唯識諸經者,皆知此理;唯有一知半解之人,方會作此否定阿賴耶識心體之說。

彼等否定阿賴耶識之人,皆因執言取義,不能真解經論真意,是故滋生邪解而否定阿賴耶識心體,是故否定阿賴耶識心體之後,欲再別求另一真如心體,則成心外求法之人也!外於阿賴耶識心體,則無別法可求故,今有成論之文為證:「真如亦是識之實性,故除識性無別有法。」是故,外於阿賴耶識心體,則無任何一法可得故,亦無真如一法可得,真如唯是阿賴耶識之真實體性故。彼等今以誤解《瑜伽師地論》後之邪見,引據此論文句,用以否定阿賴耶識,故成邪見。今有彼所引據此論文句為憑:

【【云何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謂略說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識是有情世間生起根本,能生諸根根所依處及轉識等故;亦是器世間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間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為增上緣故。所以者何?無有有情與餘有情互相見等時,不生苦樂等更相受用;由此道理,當知有情界互為增上緣。又即此阿賴耶識,能持一切法種子故,於現在世是苦諦體,亦是未來苦諦生因,又是現在集諦生因;如是能生有情世間故,能生器世間故,是苦諦體故,能生未來苦諦故,能生現在集諦故,當知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0581a25] 。

………由於阿賴耶識中有多界故[0581b10] 。

復次,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此修善法,若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聖諦現觀,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便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此未見諦者修如是行已,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或入菩薩正性離生,達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達阿賴耶識。當於爾時能總觀察自內所有一切雜染,亦能了知自身外為相縛所縛,內為粗重縛所縛[0581b22]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由此斷故當言 已斷一切雜染 。當知轉依由相違故,能永對治阿賴耶識。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 ,有取受性;轉依是常,無取受性;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又阿賴耶識恒為一切粗重所隨,轉依究竟,遠離一切所有粗重。又阿賴耶識是煩惱轉因,聖道不轉因。轉依是煩惱不轉因,聖道轉因;應知但是建立因性,非生因性。又阿賴耶識,令於善淨無記法中不得自在,轉依令於一切善淨無記法中得大自在。又阿賴耶識斷滅相者,謂由此識正斷滅故捨二種取,其身雖住,猶如變化。所以者何?當來後有苦因斷故,便捨當來後有之取;於現法中一切煩惱因永斷故,便捨現法一切雜染所依之取。一切粗重永遠離故,唯有命緣暫時得住。由有此故,契經中言:「爾時但受身邊際受、命邊際受。」廣說乃至即於現法一切所受究竟滅盡[0581c03] 。

如是建立雜染根本故,趣入通達修習作意故,建立轉依故,當知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0581c25] 。】】

此段《瑜伽師地論》文意,常有誤會之者,古今不絕如縷,故有應成派中觀見之古今祖師,據以否定阿賴耶識;或說為生滅法,如彼等今時所說者;或說為「根本即無此識」,譬如印順等人所說者,皆是嚴重誤會 彌勒菩薩論意者。所以者何?謂此論文中說「阿賴耶識體是無常」者,乃言:阿賴耶識之阿賴耶體性,其體無常,非謂此阿賴耶識心體無常也。何以故?謂論中多處說「執藏分段生死種子之體性偏重,是故從重立名為阿賴耶識」故;亦謂此論中及成論中皆說「阿賴耶識於阿羅漢位捨,乃是捨其名而非捨其體」故,乃謂阿賴耶識性捨棄,而阿賴耶識心體永無捨時也。由於阿賴耶識之阿賴耶體性非是常法,是可修滅之法,故說阿賴耶識體是無常,乃謂其阿賴耶集藏生死種子之體性無常,非謂心體無常也!彼等誤會瑜伽及成論文句之意,執言取義,不解論中真實義,故生誤會,便將「阿賴耶識(集藏分段生死種子之體性)非真常」,誤會為阿賴耶識心體非常,是故妄加否定,妄說為生滅法,成就謗法之大惡業。

復次,阿賴耶識之斷滅相者,亦勿誤會。蓋阿賴耶識之斷滅相者,乃言第八識心體之阿賴耶「識性」── 分段生死種子之集藏體性── 是可以斷滅者;當此阿賴耶性斷滅,也就是我執斷滅之時,其斷除我執之境界相即是阿賴耶識之斷滅相,非謂阿賴耶識心體可以斷滅也!經中 佛語及論中 菩薩語,皆說斷除我執而捨阿賴耶識名後,因為轉依無為而改名異熟識故,嗣亦因為更上層次之轉依而改名為無垢識、佛地真如故。

既然有『轉依』之教證,既然識體不滅,唯滅其阿賴耶性、異熟性,因此而改其名為無垢識、佛地真如,識體永無捨時,則知阿賴耶識心體非是斷滅法,則知論意乃是說阿賴耶識之『識性』可以斷滅,方便名為「阿賴耶識斷滅」;不可如彼諸人執言取義,便將阿賴耶識心體妄說為生滅法,便橫加否定、公開否定。由此可知彼實誤會經論,誤會 佛與菩薩真意也。誤會之後,隨即大膽否定阿賴耶識心體,即已成就謗 佛正法之嚴重地獄惡業也,若無人加以提示,或有人提示後仍不能殷重懺悔者,捨壽之後,果報難可思議,令人為彼等憂心忡忡。

復次,譬如永明延壽之《宗鏡錄》開示云:「……今性相二宗互相非者,良由不識真心,每聞心字,將謂只是八識,不知八識但是真心上隨緣之義。」亦多有人誤會,便於八識心王之上別立另一本覺真心,成為第九識心,便墮八九識並存之嚴重過失中。然實永明之意無訛:八識心王之在三界中現行運作者,皆因眾生不能現觀阿賴耶識心體之真如性,是故向外尋法,故墮十八界我與我所之中。由於不能了知阿賴耶識心體之真如性,是故將阿賴耶識心體在三界中現行運作之功能差別,執為己有,由是緣故流轉生死、永無窮盡;悉由不能了知阿賴耶識之真如性所致也。是故,第八識心體之阿賴耶識性,亦是流轉生死之染污性,是故,應當斷除阿賴耶識性,斷除阿賴耶識性已,即名已斷、已滅阿賴耶識者,即改阿賴耶識名為異熟識。由此緣故,永明延壽說眾生不知阿賴耶識心體乃是真心,便誤認凡夫位之八識心王為真實法,而不知八識心王俱是真如心阿賴耶識心體所生顯之法,由是故說八識心王虛妄。乃是說第八識阿賴耶心體所含藏之阿賴耶識性虛妄,故應滅除此第八識心體之阿賴耶識性,此阿賴耶識性乃是眾生流轉生死之根源故;然而永明之意,不可解作:阿賴耶識心體亦是虛妄法。否則便會誹謗阿賴耶識心體,而成為「集九州之鐵,鑄成大錯」之謗法者,此錯不可救也!是最嚴重之破法重罪故。

今者彼等自作聰明,否定阿賴耶識心體諸人,不知永明此意,不知瑜伽論中之真實義,不知八識心王皆是緣於阿賴耶識心體而現行,妄自否定阿賴耶識心體,卻欲上於阿賴耶識心體,別覓真如,作為阿賴耶識心體之所依,豈是愚癡一詞所可道盡者?所以者何?謂諸經諸論皆說「真如是識之實性」故。

由是緣故,《成唯識論》卷三 玄奘菩薩云:【【此識無始「恒、轉」如流,乃至何位當究竟捨?阿羅漢位方究竟捨。 謂諸聖者斷煩惱障究竟盡時,名阿羅漢,爾時此識煩惱粗重(煩惱粗重者謂集藏分段生死種子之阿賴耶性)永遠離故,說之為捨。……然阿羅漢斷此識中煩惱粗重究竟盡故,不復執藏阿賴耶識為自內我,由斯永失阿賴耶名,說之為捨,非捨一切第八識體。】】

卷三又云:【【阿賴耶識為斷?為常? 非斷非常,以「 恒、轉」故。「恒 」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 轉」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可為轉識熏成「種」故。「恒」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瀑流,因果法爾。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生滅相續,非常、非斷,漂溺有情,令不出離。……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謂 或名心,…… 或名所知依 ,能與染淨所知諸法為依止故。或名種子識,能遍任持世、出世間諸種子故;此等諸名,通一切位。或名阿賴耶,攝藏一切雜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見愛等執藏,以為自內我故,此名唯在異生、有學,非無學位、不退菩薩有雜染法執藏義故。或名異熟識,能引生死善不善業異熟果故,此名唯在異生、二乘、諸菩薩位,非如來地猶有異熟無記法故。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諸無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來地有;菩薩二乘及異生位,持有漏種可受熏習,未得善淨第八識故。如契經說:「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阿賴耶名,過失重故,最初捨故,此中偏說。】】

由此成論文句之宣示,即可了知:阿賴耶識心體即是未來佛地之真如心體;唯因淨除阿賴耶識之執藏分段生死之種子,故改其名為 異熟識,名為已滅、已捨阿賴耶識者;復因淨除異熟識中之異熟性故,導致所含藏之種子不再變異故,改名佛地真如、無垢識,說此時之佛地真如與大圓鏡智相應而現行。然說前七識與第八識阿賴耶非一亦非異,前七識皆由阿賴耶識中出生現行故,一切有情之七識心王皆各自與其自己之第八識阿賴耶心體有互相隸屬之關係故,七識心王本屬阿賴耶識所執藏之種種法性中之部分法性故,本屬阿賴耶識心體所攝藏之法性故。由此可知,阿賴耶識心體即是未來佛地之真如心體,不可外於阿賴耶識而別有真如心體可得也!是故,否定阿賴耶識心體之後,即無真如可證也!

復次,依上所舉論文證明:阿賴耶識即是真如心體,體恒常住,故說其性「恒而不審」,離見聞覺知,不與苦樂憂喜四受相應,唯與捨受相應,故謂「不審 」;「 恒」者說其體恒常住,無始劫來常無間斷;然因不同於無餘涅槃境界中之第八識心體,仍有種子流注不斷,常在三界中運作不斷,故說為轉,故說非常;若入無餘涅槃中,則轉字體性隨之而滅。 轉者亦謂阿賴耶識非是心想之法,有其性用常時運作不斷,非是 唯名無實之法,亦非猶如虛空虛無之常 而成無用之唯名法相。

非唯成論如是說,《瑜伽師地論》中亦如是說,今且略不重舉,以免讀者厭煩,亦省篇幅。如是阿賴耶識心體非斷,而與非常之種子流注現象同時同處,即是《起信論》中所言:一心而有二門,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皆攝在阿賴耶識中。不可如彼等無智之人,唯取阿賴耶識心體轉之一字所顯種子流注之非常一義,或唯取「 阿賴耶識性可以轉滅」之文字表相,用以否定阿賴耶識心體之「一類相續非斷」。若不如是,唯取其非常、唯取其文字表相意旨,而謗阿賴耶識為生滅法者,則成否定正法之謗法地獄業。

又:《起信論》中以真如名,說為如來藏心體及種子流注之阿賴耶性、生滅性,說此不生滅之如來藏心體與生滅性之種子流注阿賴耶性,攝在阿賴耶識心中,是故起信所說之真如一名者,實指阿賴耶識自體也。亦如成論多處說:「真如乃是假名施設,真如是阿賴耶識之真實性自性。」已經明說真如其實是阿賴耶識心體所顯示之真如性也。二論俱如是說,學人應當求證於論文,以證實余語不妄也!

復次,真如者,乃是真如無為之簡稱,含攝前五種無為,亦說究竟佛地之第八識真如無為;然而佛地之真如無為自性者,實即六無為中之虛空無為也,唯因究竟清淨心體中所含藏之二障煩惱故,易名為真如無為爾,本質仍是虛空無為 之體性也!此謂因地阿賴耶識,體如虛空,澹然清淨,故名虛空無為,故名真如無為也!如是無為性,謂之為真如;是故唯識學中說虛空無為之義為:真如 離諸障礙,猶如虛空,故名虛空無為。如是依第八識阿賴耶心體之真如性,從喻立名,乃是明言真如依阿賴耶識心體而有;不可上於阿賴耶識或外於阿賴耶識,別覓想像中之真如實有,作為阿賴耶識之所依本體也,否則即成愚癡無智之人也!成論說【離『色、心』等實有真如,理不可得】故,彼等何得以真如一名而否定真如所依之心體阿賴耶識?

然而第八識阿賴耶心體,理是真實,絕非妄倒,故名真如;而此真如一名,亦是假施設名,其心體則是唯證所知,非是言詮所能及者,是故真如無為者,亦只是說明第八識阿賴耶心體之真如性也!是故真如一名絕非實有,唯是顯示阿賴耶識心體在凡夫地、在有學無學地、在佛地之第八識真如性爾,離阿賴耶識心體之外,而欲別覓真如者,皆是愚癡無智之人也!若人否定阿賴耶識心體,別行建立某一想像之法,作為阿賴耶識所依之體,說之為真如者,即是顛倒見者。阿賴耶識心體即是真如之本體故,真如是阿賴耶識心體之所顯性故。今有成論明說之文句為證:

【【諸無為法離色心等決定實有,理不可得;且定有法略有三種:一、現所知法,如色心等。二、現受用法,如瓶衣等;如是二法世共知有,不待因成。三、有作用法,如眼耳等;由彼彼用,證知是有。無為非世共知定有,又無作用如眼耳等,設許有用應是無常,故不可執無為定有。然諸無為,所知性故,或色心等所顯性故如色心等;不應執為離色心等實無為性。又虛空(虛空無為)等為一為多?若體是一遍一切處,虛空容受色等法故,隨能合法,體應成多;一所合處,餘不合故,不爾諸法應互相遍。若謂虛空不與法合,應非容受,如餘無為。又色等中有虛空不?有應相雜,無應不遍,一部一品結法斷時,應得餘部餘品擇滅;一法緣闕,得不生時,應於一切得非擇滅,執彼體一,理應爾故;若體是多便有品類,應如色等,非實無為,虛空又應非遍容受。餘部所執『離心心所實有無為』,准前應破。又諸無為許無因果故,應如兔角,非異心等有。然契經說有虛空等諸無為法,略有二種:一、依識變,假施設有;謂曾聞說虛空等名,隨分別有虛空等相,數習力故心等生時,似虛空等無為相現;此所現相,前後相似無有變易,假說為常。二、 依法性,假施設有;謂空無我所顯真如,有無俱非,心言路絕,與一切法非一異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離諸障礙故名虛空。由簡擇力滅諸雜染,究竟證會故名擇滅;不由擇力本性清淨,或緣闕所顯故名非擇滅;苦樂受滅故名不動,想受不行名想受滅。此五皆依真如假立,真如亦是假施設名,遮撥為無故說為有,遮執為有故說為空,勿謂虛幻故說為實,理非妄倒故名真如,不同餘宗『離色心等有實常法名曰真如』,故諸無為非定實有。[0006b15] 】】

由是成論卷二之文,證實「真如亦是假名施設之名詞」,唯依阿賴耶識心體之常住不壞性,而遮止愚人撥為無法,故說為『真』;遮止愚人說無阿賴耶識心體,故說為『真實有』;遮止誤執「阿賴耶識心體猶如三界有」之愚人,故說為『 空性 』;不可說阿賴耶識之真如性虛幻,亦不可說阿賴耶識唯名而無體用運轉,故說為『實』;阿賴耶識心體之真如性乃是真實正理,絕非虛妄顛倒之想而生者,故施設其心體之無為性,說為『真如』。是故真如依他而有:依色法有根身、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心體,及諸心所法而有。若無如是色心等法,則無真如存在,亦無真如可知可證也!是故不可顛倒建立真如為第八識心體之所依法也!真如只是呈現「第八識心體假藉七識心王及色身…等法」所顯現之自體性爾!是故:「真如本是阿賴耶識心體之自性」。既然真如是阿賴耶識之真實性,既是依阿賴耶識心體而有者,彼等焉可否定阿賴耶識心體?妄說為生滅法?

【【然契經說心性淨者,說「心空理所顯真如」,真如是(阿賴耶識)心(之)真實性故。或說心體非煩惱故,名性本淨;非有漏心,性是無漏故名本淨。由此應信:有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無漏種,不由熏習法爾成就。[0009a04] 】】

如是《成唯識論》卷二之文句中,直說「真如是(阿賴耶識)心(之)真實性故。」此處所說心者,即是卷二所說之第一能變識之阿賴耶識故,此句論文出自卷二故。是故真如乃是阿賴耶識所顯示之真實性。既是阿賴耶識心體所顯示之真實性,當知唯是假名施設,藉以說明阿賴耶識自體所顯現之真實性;是故真如依阿賴耶識心體而有,彼等諸人自生誤會,顛倒建立阿賴耶識所顯示之真如性為阿賴耶識所依之體,真乃其心顛倒者也!

復次,成論卷七如是說:【【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相見、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識自相故,識相應故,二所變故,三分位故,四實性故。如是諸法皆不離識,總立識名。[0039c27] 】】

如是成論言意,已經明說:「真如乃是由八識心王、51 心所法、11 色法、以及三位差別之24 種心不相應行法等四位94 法所顯示之阿賴耶識真實性。」同於《百法明門論》開宗明義所說之「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是故真如無為一法乃是四位94 法所顯示之真實性,非是假有想像之法。雖非假想之法,然而卻是阿賴耶識於具足八識心王等94 法時,所顯示之阿賴耶識自體性,由是論說「 如是諸法皆不離識,識自相故,…總立識名。」謂真如無為亦是阿賴耶識之真實性故,此謂前段論文中舉 世尊聖言而說萬法依識所變故,真如亦是識所變故,真如亦是阿賴耶識所顯示之識自相故,七轉識則由阿賴耶識所變生者故,是故悉皆匯歸阿賴耶識心體。是故彼等諸人自生顛倒,隨言取義,但見真如一名,便說真如實有,便說真如是阿賴耶識之所依體,卻不知真如乃是阿賴耶識藉諸因緣而顯示之自體心性,假名施設為真如一名,其實依阿賴耶識而有,以阿賴耶識心體為其所依,其實只是顯示阿賴耶識之真實性也!故說「 真如是識實性。」

復次,【【集諦三者:一、習氣集,謂遍計所執自性執習氣,執彼習氣假立彼名。二、等起集,謂業煩惱。三、未離繫集,謂未離障真如。[0047b14] 】】

上開成論卷九所說者,乃謂真如未離障時,為煩惱障所遮障,故不能成佛;亦說煩惱障引生之身口意三業,造作種種業之後,為業障種子所繫,故名為集;如是位中之真如,即是流轉真如、邪行真如之意也!如是真如者,即是凡夫眾生之阿賴耶識自體也!是故,彼等諸人不能真解經論意旨,隨言取義,便執真如 必是實體,便倡言:「真如是實體法,能作阿賴耶識之所依。」而不知真如乃是假施設名,依第八識阿賴耶之自體性而名之,其實是以阿賴耶識心體為其所依;彼等如是顛倒錯會,誤執真如一名為實有法之後,卻來否定余所弘傳之阿賴耶識心體正法,卻建立真如為實體法,便如俗人之將美麗建立為實體法,顛倒建立為花之本體,皆是妄情計度之人也!

亦如成論卷九云:【【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0050a04] 】】亦如卷十云:【【二、通達轉,謂通達位。由見道力通達真如斷分別生二障粗重,證得一分真實轉依。[0054c04] 】】

凡此論文,在在處處皆已明說阿賴耶識自體即是真如所依止之體,初地之第八識心體仍然名為阿賴耶識故,所「體會 真如」仍是阿賴耶識故,阿賴耶識名要待八地心時方捨故;故意所留之一分微細阿賴耶識性,要待初入八地心時方捨故,是故七地心前之第八識心體仍皆名為阿賴耶識故。彼等諸人將阿賴耶識心體所顯真如,顛倒說為阿賴耶識之體,乃是顛倒見者。

亦如成論卷九所云:【【或「依」即是唯識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愚夫顛倒迷此真如,故無始來受生死苦;聖者離倒悟此真如,便得涅槃畢究安樂。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粗重,故能轉滅「依如生死」;及能轉證「依如涅槃」,此即真如離雜染性。「如」雖性淨而「相」雜染,故離染時假說新淨;即此新淨說為「轉依」,修習位中斷障證得。雖於此位亦得菩提,而非此中頌意所顯。頌意但顯 轉唯識性,二乘滿位名解脫身,在大牟尼名法身故[0051a09] 】】

由此論文真意,即可了知:唯識真如者,乃謂萬法依此八識心王而生,乃是七識心王依此阿賴耶識而生而顯;如是證知而現觀者,方得說為親證 唯識真如者。今者彼等諸人否定唯識真如「唯有阿賴耶識能生萬法」之事實,否定阿賴耶識心體而欲別覓真如者,即成永無唯識真如可證者,即名不懂唯識真如之真意者。親證「萬法唯此阿賴耶識所生所顯 」者,方是親證唯識真如者,方名真實 轉依者,萬法皆依此阿賴耶識心體而有故,生死與涅槃皆依阿賴耶識心體而有故,論說「真如是識之實性 」故,論說真如依阿賴耶識心體而假名施設故。

如是親證唯識真如已,須要斷除真如阿賴耶識所含藏二障一切粗重;由此阿賴耶識含藏一切有漏無漏法種故,而說阿賴耶識為根本識;由此阿賴耶識心體永遠不斷顯示其真如性故,說阿賴耶識為真如,是故論中說為未離障真如,故說真如是阿賴耶識之真實性。是故,除阿賴耶識心體以外,別無根本識可以證知,別無真如可以證得,二障粗重皆「依真如」而有故,真如即是阿賴耶識自體之實性故。復次,即此一段論文中,已說「轉唯識性」,意謂唯識性是函蓋真實唯識與虛妄唯識二門者;若缺一門,即非具足唯識性者,而彼等諸人竟不知此意,於初離去時竟不斷以成論而質疑我法、否定我法。論中既如是說:「於親證阿賴耶識心後,須轉依阿賴耶識心所顯示之清淨真如性,須轉去阿賴耶識心所含藏之阿賴耶識性─ 轉去集藏分段生死種子之執藏性─ 令心體成不再含藏染污種子」,則知真如實以阿賴耶識心自身為其理體,則知唯識性者其實是函蓋真實唯識與虛妄唯識二門,是故此段論文中說應當轉唯識性,令成唯有真實唯識之清淨性。既如是,則知唯識性本是函蓋真實與虛妄二門,非是彼等諸人所說之純是真如性也,不可如彼等諸人之 唯立 真如不變 也!

既然本識即是真如,而此本識真如中卻含藏二障粗重,則知此本識真如者,即是明說為阿賴耶識也,除阿賴耶識心以外,別無雙具清淨與染污二性之心體故。亦說要在修習位中,經由斷除部分二障而轉依真如性之後,方能成為諸地真如,方名「證發心」,如是說為轉唯識性。既說諸地真如之修證,須要經由斷除二障方能證得,然而初地乃至三四五地菩薩之二障種子或隨眠,卻仍是由阿賴耶識所持、所藏,故知真如即是阿賴耶識自體,故說『依如生死』—依真如故有生死,故知真如者非謂他心,即是阿賴耶識心也!除阿賴耶識以外,別無他法可有二障種子、隨眠之含藏故。今說真如含藏二障種子隨眠故,由是故知:阿賴耶識心即是因地真如,即是流轉真如、邪行真如……等真如也!如是成論文意極明,瑜伽中亦如是說,彼等竟未之知,堅決主張「阿賴耶識非是真如」,更顛倒說阿賴耶、異熟、無垢識心所顯示之真如性為是阿賴耶識、異熟、無垢識所依之體,云何可謂為懂得《成唯識論》、懂得佛法之人耶?

復次,成論卷十云:【【六、廣大轉:謂大乘位,為利他故趣大菩提,生死涅槃俱無欣厭,具能通達二空真如,雙斷所知、煩惱障種 ,頓證無上菩提涅槃,有勝堪能,名廣大轉。[0054c18] 】】

如是論文已經明說:二空真如含藏所知障隨眠及煩惱障種子。既說真如含藏所知障及煩惱障種,而此二障唯在阿賴耶識心體中執藏,非有他心能有如是體性;故知此處所說真如者,即是阿賴耶識也!阿賴耶識於因地時亦得名為真如故,不可隨言取義,便道真如一名非是阿賴耶識。

復次,成論卷十云:【【二所轉依:此復有二,一、持種依,謂本識;由此能持染淨法種,與染淨法俱為所依,聖道轉令捨染得淨。餘依他起性雖亦是依,而不能持種,故此不說。二、迷悟依,謂真如;由此能作迷悟根本,諸染淨法依之得生;聖道轉令捨染得淨。餘雖亦作迷悟法依,而非根本,故此不說。[0055a10] 】】

如是論文中,已經明說:阿賴耶識心體之執藏一切法種子,能成就一切染淨法種,親證阿賴耶識之人,現觀阿賴耶識自體之真如性已,轉捨阿賴耶識心體中所含藏之染污法,長時修除而漸轉淨;由有如是真如性故,能作迷悟依,眾生依此阿賴耶識之真如性,而轉迷成悟,除捨染法,而得清淨,終成佛地真如,改名為無垢識,故說阿賴耶識心體之真如性,即是迷悟依。是故,真如即是阿賴耶識心體所顯示之清淨性,不可顛倒建立為阿賴耶識所依之體也!

復如成論卷十云:【【經說真如是法身故,論說轉去阿賴耶識得自性身,圓鏡智品轉去藏識而證得故。[0057a13] 】】此中論意,明告大眾:真如即是法身,真如即是由於「轉去阿賴耶識(心體中所執藏二障隨眠種子而)得自性身」,由是一語,已可了知阿賴耶識即是真如也;亦說轉去阿賴耶識之體性,淨盡二障隨眠之後,即生大圓鏡智;如是論意中,已經明說阿賴耶識心體即是真如。彼等諸人隨言取義,墮於文字指中,不見明月,焉是有智之人?竟敢以誤會之意,大膽否定佛法根本之阿賴耶識,誣說為生滅之法,誤導眾生,便已成就破壞正法之地獄業也!由是說為可憐憫者!

若人不知轉去阿賴耶識心體中所含藏之二障種子,即是佛地真如心體無垢識者,即是惡慧也!是故契經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 無差別。」已經道盡此意也!已經明說如來藏即是阿賴耶識也!乃至明說:世間凡夫之阿賴耶識心體,即是如來之清淨藏,只是因為尚未淨除二障種子,所以不能成為如來之自性清淨心;故舉黃金未經打造,喻指世間凡夫之阿賴耶識心體;故舉黃金打造成為指環之後,喻如佛地之清淨藏心。如是經文語意極明,焉可別作解釋?

亦如前來所舉《起信論》文中一心二門,說不生滅之如來藏與生滅之種子流注等法,皆是阿賴耶識自體所攝之法,即是法界一大總相法門體,已可真實表顯此意也!是故,依起信論之旨意,可證:如來藏只是阿賴耶識心所擁有二門體性中之一門;不可外於阿賴耶識心體,別立一法為如來藏,然後顛倒建立如來藏為阿賴耶識心體之所依法,否則即成心行顛倒之人也。是故,若有人別作建立,妄說阿賴耶識心體依如來藏而有者,則成惡慧也!自是惡慧之人,反責正慧之人為惡慧,焉有是理?

成論卷十又云:【【真如亦是識之實性,故除識性無別有法。此中「識」言,亦說心所,心與心所定相應故。此論三分成立唯識,是故說為成唯識論。亦說此論名 淨唯識,顯唯識理,極明淨故。[0058a14] 】】

此段《成唯識論》卷十之總結,更加明白的顯說:「真如亦是(阿賴耶)識之(真)實(體)性,故除識性無別有法。」除非不懂中文之人,否則終將承認真如即是阿賴耶識心體所顯示之真實性也!如是,真如既是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之所顯性,則知真如乃是依附於阿賴耶識心體而有,佛地真如則是依附於無垢識心體而有;然而佛地之無垢識心體,卻是由因地之阿賴耶識淨除二障之後,改名為無垢識,改名為佛地真如也!其心體仍是因地之阿賴耶識,唯是心體中所含藏之種子不再變易,究竟清淨而已。今者不厭其煩而舉證成論中之語句,示彼諸人,有智之人讀已即解其義,普得回歸聖教正義。彼等諸人近來往往倡言「成佛之道在《成唯識論》」故,彼等服膺成論之正義故。

今者彼等教導於隨學諸人者,卻是否定阿賴耶識心體,而欲別行尋覓自己所建立之想像虛妄之真如;如是顛倒見、顛倒建立之後,終將永無真如心體可證也!乃至驢年到來時,仍將無真如心體可證也!後後時中,仍將必須回歸阿賴耶識心體,仍將必須回歸「淨除阿賴耶識所執藏之二障種子而改名真如」之 佛說、菩薩說正理也! 今者彼等諸人不此之圖,卻教人別行尋覓妄想建立之真如,說為含藏於阿賴耶識心體之中者,即是顛倒見者。如是說法,卻與香港故月溪法師之邪見相同,迥然無異。所異者,唯是月溪老實說為十識,彼等則將八九識之本質強詞奪理說為同一第八識爾。

然而彼等所說「阿賴耶識之內含藏著真如,只要證得真如之時,便可立刻成為初地菩薩」之說法,有其大過,謂阿賴耶識既然含藏著真如,則應彼等所說之真如心體,實是阿賴耶識所生之法,真如由阿賴耶識心體所含藏故,則應阿賴耶識是真如之體;如是則違彼等自己之主張,則彼所說之真如即不應是阿賴耶識所依之本體也。若是阿賴耶識所依之本體,則應是真如心體含藏阿賴耶識,不應說「阿賴耶識裡含藏著真如」。

復次,彼等說言「真如才是不生不滅的」,而此真如卻又是「生滅的」阿賴耶識所含藏者,則應真如亦是生滅法;生滅法所含藏之真如,必非是不生滅法故。如是則成自語相違,進退失據。

復次,彼等既主張「真如為體,阿賴耶識為真如之性用。」則應純然無為性之真如體,不應出生染污之阿賴耶識作為其性用也,成論中已說六無為法皆無其用故,皆是假名施設之法相故。必須是不垢不淨、不生不滅,自體清淨之阿賴耶識出生雜染之七識心種而有其用,方可謂之為心體也!無作用之真如性,唯是所顯法,焉得是心體?有《成唯識論》之論文為證:

【【諸無為法離色心等決定實有,理不可得;且定有法略有三種:一、現所知法,如色心等。二、現受用法,如瓶衣等;如是二法世共知有,不待因成。三、有作用法,如眼耳等;由彼彼用,證知是有。無為非世共知定有,又無作用如眼耳等,設許有用應是無常,故不可執無為定有。】】無作用,無實體,依阿賴耶識之真如性而假名施設之真如一法,云何可能是阿賴耶識實體法之所依體?彼等諸人既然宣稱「多年以來精研成唯識論」,倡言「成佛之道在《成唯識論》」,以此號召他人隨學之,則當遵照成論宗旨而說、而修、而弘傳之,焉可與成論背道而馳?焉可全違成論之意旨?而以無作用、無實體之真如無為一法,作為阿賴耶識實體法之所依體?如是顛倒見,有何可貴之處?

復次,彼等說言:【【二、阿賴耶識是變異性、是生滅法,阿賴耶識裡含藏著真如,此真如才是不生不滅的。】】已退失於正法之本會前親教師法蓮法師,亦於原台南共修處之共修課程中,分發《百法明門論解疏(台灣方廣公司2000 年5 月初版二刷)》一書,證明阿賴耶識為生滅法,公開而明確的否定余法,說余所弘傳之阿賴耶識心體是生滅法,公開宣稱余助其親證之阿賴耶識心體是生滅法。彼引論疏中 基大師所造之文句為證:

【【第五 無為法者略有六種 此標章下別列

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滅無為,五、想受滅無為,六、真如無為。

言無為者,是前四位真實之性,故云「識實性」也。以六位心所(51) ,則識之相應。十一色法,乃識之所緣。不相應行,即識之分位。識是其體,是故總云識實性也;而有六種,謂之無為者,為作 也。以前九十四種乃生滅之法,皆有造作故屬有為。今此六法寂寞沖虛湛然常住,無所造作故曰無為。

( 1) 言虛空無為者,謂於真諦離諸障礙,猶如虛空豁虛離礙,從喻得名。下五無為義倣此說。( 2) 擇滅者,擇謂揀擇,滅謂斷滅。由無漏智斷諸障染,所顯 真理立斯名焉。( 3) 非擇滅者,一真法界本性清淨,不由擇力斷滅所顯。或有為法緣闕不生,所顯真理,以上二義故立此名。( 4) 不動者,以第四禪離前三定,出於三災八患,無喜樂等動搖身心,所顯真理。此從能顯彰名,故曰不動。( 5) 想受滅者,無所有處想受不行,所顯真理,立此名爾。( 6) 真如者,理非妄倒,故名真如。真簡於妄,如簡於倒。遍計、依他如次應知。又曰:真如者顯實常義,真即是如,如即無為。上自一切法下至此,乃明百法。以答初何等一切法之問畢矣。此下大分明二無我,以答次問也。(台灣方廣公司2000 年5 月初版二刷第34~35 頁)】】

彼法蓮師等人對此論文中 基大師文句之誤解所在者,在此一句:「以『前九十四種乃生滅之法』,皆有造作故屬有為。」故將阿賴耶識說為生滅法,阿賴耶識攝在94 法中故。然而此乃誤解論意之虛妄想也!謂此句之前, 基大師已作是說:「言無為者,是前四位真實之性,故云『識實性』也。」如是一言,已經明言:六種無為法皆是前四位94 法所顯示之「識之實性」,若阿賴耶識心體亦是生滅之法,則彼所主張之真如一法,更應當是生滅法也!由「生滅」之阿賴耶識心體所顯示之真如法性,當知必是生滅法也!真如既成生滅法,則百法皆成斷滅之法,則大乘佛法唯識教所說佛法應成為「斷滅空」法;彼等所主張者若如是,則此必亦如是故,未審彼等對此當作何種解釋? 已知彼等對此必定無解,必定進退不得、必定口掛壁上也! 是故當知論之註解中所說「阿賴耶識是生滅法」者,絕非文字表相上之意思也!是故應當探究其中真意:

此94 法中所說之阿賴耶識者,乃謂第八識心體之阿賴耶性,乃謂異生與凡夫位之第八識心體自性;由於凡夫之第八識心體恒有阿賴耶性,而執藏分段生死種子之阿賴耶性特重故,成論中說凡夫之第八識心體「從重立名,故名阿賴耶識。」是故此處所說「阿賴耶識」者,乃謂第八識心體所顯現之阿賴耶識集藏分段生死種子之體性;不可一切法皆墮斷滅空故,唯識教絕非是說 一切法空之斷滅見故;理證上亦可現觀阿賴耶識於正死位等法中皆非斷滅性故。

便如前舉之瑜伽論中所說「阿賴耶識體是無常」「當言已斷阿賴耶識、已捨阿賴耶識」之意無二,皆是意指阿賴耶識心體所執藏之阿賴耶性也;而彼等諸人執言取義,不解菩薩論中所說正義,便將此處所說阿賴耶識性之文言,認作即是阿賴耶識心體,便誹謗阿賴耶識心體為生滅法,而不知菩薩論述之意其實是說:「阿賴耶識心體之阿賴耶識性為生滅法,第八識在凡夫位之阿賴耶識體性是可以修斷之法」,故可轉滅;故謂「轉滅阿賴耶識心體之阿賴耶識性而轉名異熟識時,即名捨阿賴耶識,即名滅除阿賴耶識」;由是方便說「阿賴耶識為生滅法」,然實唯捨、唯斷阿賴耶識執藏分段生死種子之體性,唯捨其阿賴耶識名,不捨其心體也!非謂阿賴耶識心體為生滅法也!

是故前舉成論文中所說,及唯識三十頌中所說「捨阿賴耶識」者,亦復同此一義,皆是言滅除阿賴耶識集藏分段生死種子之體性,捨阿賴耶識之名,非是滅捨阿賴耶識心體也。若如彼說:阿賴耶識心體為生滅法,為確可捨棄者,則佛法即完全同於斷滅見外道,絲毫無異;真如是阿賴耶識、異熟識心體之所顯性故;若阿賴耶識心體真是生滅法,則彼所欲覓取之初地乃至佛地真如亦應成為斷滅法。然而事實顯非如此,教證上亦說「阿賴耶識心體乃至成佛常所寶持」,是故彼說阿賴耶識心體是生滅法者,乃是妄說; 佛說真如是阿賴耶識之所顯性故,亦說阿賴耶識心集藏分段生死種子之體性可以轉捨、轉滅,說為滅除阿賴耶識,而將阿賴耶識心體改名為異熟識、無垢識等,如是說名轉依第八識心體之真如性;若不如是,即無轉依之法可言也!所以諸菩薩論中皆說阿賴耶識之阿賴耶性可以轉滅,故名「滅阿賴耶識、捨阿賴耶識」,改名異熟識,由是而說「阿賴耶識之斷滅相,阿賴耶識之轉滅相」,實非滅卻阿賴耶識心體自身也,乃是滅卻阿賴耶識心體之阿賴耶識性也!由是故說:「阿賴耶識是生滅相者,乃是說阿賴耶識執取分段生死種子之體性可以滅除。」非是滅卻阿賴耶識心體也!

何以證明余所說者正確無訛?謂彼所舉《百法明門論》文句中,已經明說:真如無為等六法即是生滅性之阿賴耶識等94 法所顯示之法故,已說阿賴耶識心體是真如無為之體故,已說真如無為乃是阿賴耶識心體之真實性故,諸經諸論中亦皆宣說:阿賴耶識心體轉去阿賴耶識性之後,改名異熟識;轉去異熟識性之後,改名無垢識,亦名佛地真如。如是之言,已經明示:阿賴耶識心體乃是常住不滅之法,而心體之阿賴耶性可以轉滅,故說阿賴耶識是生滅法 ,絕非彼等所說「阿賴耶識心體亦是生滅法」也。是故讀經閱論之時,千萬不可執言取義,應當探求經論中文句之真實意,否則終將不免踵隨彼等諸人後塵,造作否定真實正法之惡業;否定真實正法已,卻又自以為所說所作正是護持正法之行;否定正法、破壞正法已,卻又洋洋自得,以為真正在護持正法;若無人起大悲心而為之提示與剖析者,恐將至死不知懺悔,不亦悲哉!

復次,若有人言:「既然阿賴耶識心體自身之體性是不生不滅之法,則 基大師不應說阿賴耶識是生滅法。」此說亦有過失。謂阿賴耶識性是可滅之性故,若不滅此第八識心體之原有阿賴耶識性,則不能轉依此識原有之異熟性而斷分段生死現行,則將永無解脫之日,亦將永無成佛之日也!是故仍然不可說阿賴耶識是不生滅法,心體仍有生滅性之分段生死執藏性可以轉滅故。是故 基大師將阿賴耶識列在生滅法之94 種法中,其實無過,不可說阿賴耶識性為不能斷滅之法故。然 基大師如是說者,並非是說阿賴耶識心體亦是生滅法也!彼等讀之不解其義,自生錯會,不可怪罪於 基大師也!

復次,法蓮法師公然否定我法,而一一贈與本會台南共修處學員,作為否定我法證據之書中,載有明朝藕益智旭大師所造《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其中藕益大師亦作是解:【上之四種色心假實,皆是生滅之法,名有為性;無此有為,假名無為,非更別有一個無為之法,在于有為法外而與有為相對待也,故云但是四所顯示。……真如二字,亦是強名,前五無為又皆依此假立,此即唯識實性 。故皆唯識,決無實我、實法也。(台灣方廣公司2000 年5 月初版二刷第122~123 頁)】如是文中,亦已明說真如乃是假名施設,依第八阿賴耶識之心體而有也!而阿賴耶識卻具有可滅之有為性 。如是明言,彼等自不能見、自不能知,云何卻以證明余法正確之論中文句,取來否定阿賴耶識心體,妄說阿賴耶識心體為生滅法?卻成誤解經論之意,不知此處經論中所說之阿賴耶識一名者,乃是因地第八識心體所執藏之「阿賴耶識性」。真可謂誤會大矣!

復次,彼等所言「真如就像金礦中的黃金,黃金成分早已經決定,而阿賴耶識就像金礦中其他的雜質。」全違經中 佛說「阿賴耶識淨除二障之後改名佛地真如無垢識」之理,若彼所說可以成立,則所有學人初悟第八識真如之時即應皆成究竟佛,則應菩薩52 階位之修行次第與內涵,悉皆成妄,則應全面翻修大乘第三轉法輪諸經,第三轉法輪諸經 佛說與彼說相違故。是故彼等作此言說者,乃是違教悖理之言,智者聞之,略加思惟,便知其謬。

由阿賴耶識心體之「恒」與「轉」故,說阿賴耶識心體常住不壞、不間、不斷,性如金剛,無法可以壞之;乃至十方諸佛威神之力合為一力,亦不能壞任一低賤有情之阿賴耶識心體,是故說為金剛心。如是阿賴耶識心體,乃是未來成佛之體;若離此阿賴耶識心體,即無佛道可修,即無成佛之性,故契經說阿賴耶識自體具有成佛之性:「如是賴耶識,出於習氣泥,轉依得清淨,佛菩薩所重。……如是賴耶識,是清淨佛性;凡位恒雜染,佛果常寶持。」又云:「如是賴耶識,與諸分別俱,增長於生死,轉依成正覺;善修清淨行,出過於十地,入於佛地中,十力皆圓滿,正住於實際,常恒不壞滅。」

如是經文等句,皆是明說阿賴耶識體恒常住,乃至成佛之時,體仍常住,為諸 佛所常常寶持者,即名佛地真如─ 無垢識。是故有智之人,當信經中 佛菩薩語,莫輕信人言,故意誹謗阿賴耶識心為生滅法;阿賴耶識心乃是萬法之根本故,乃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故,乃是含藏著能令人成就佛果自性之唯一心體故,出世間無漏法亦皆含藏在阿賴耶識心中故,成佛之功德亦含藏在阿賴耶識心中故。有智之人當如是知,當如是信,當如是求證之後,再現前觀照之,現前證驗其真實不虛之運作體性,現前證驗其處在三界六道一切萬法之中而如如不動之解脫自性、真如自性,現前證驗阿賴耶識在三界生死中之涅槃性。是故,有智之人當信經中 佛語所說「阿賴耶識『恒、轉』不滅」之真實語,當信經中 佛說阿賴耶識淨除二障後轉成佛地真如無垢識 之聖教量。

阿賴耶識心體,雙具『恒、轉』二種特性,方是能變生萬法之心體也!方是具有出世間無漏法之心體也!若非具有如是雙性,則不可能變生萬法之體也!則亦不能令人親證真如也!是故「能變識」一名,正顯其體恒而且常住不壞不變之意也!唯除第二能變識、第三能變識之從第一能變識阿賴耶所變生者。然而彼等諸人兀自不知,猶私下傳言云:「阿賴耶識心既名能變識,體即無常。」正是不知所云者。謂此語中,已經顯示自己之說法錯誤,正顯彼之無知與淺見也!而彼等諸人於此,竟然猶自不知,竟然私下傳言,舉以責我。此謂:第一能變識,體恒、常住,乃是成論所常主張者,亦是自卷一至卷十皆如是主張者。

亦謂:體若非常,則有斷滅之時,則不能變生諸法;便如第三能變識之意識與前五識,眠熟、悶絕斷滅之後,則不能變生貪等諸法;亦如第二能變識之意根,若入無餘涅槃時,體既不存,焉能變生我見、我慢…等法?必須是體恒常存不滅者,方能變生諸法也,是故第二與第三能變識心體,皆須從第一能變識之阿賴耶識心而變生。若阿賴耶識非是常住不斷之法者,則應眠熟、悶絕…等五位中亦滅;滅已,尚有何體能變生次晨醒後之意識與意根?阿賴耶識若是斷滅時,焉有可能令意根於眠熟、悶絕等位中繼續存在?又焉能永遠不斷的變生七轉識及種種心所法…等萬法?斷滅之後即無能變生諸法之功德故。

復次, 世尊亦說阿賴耶識於眠熟、悶絕、正死、無想定、滅盡定等五位中悉皆不滅,又言阿賴耶識體恒而清淨,乃至成佛常所寶持,彼等諸人焉可故違 佛說,誣之為生滅之法?是故,能變識相對於所變生之一切法,必是常恒不滅之法,方有能變之功德也!第二能變之意根及第三能變之意識等六心,皆是可滅之法,譬如離念靈知心夜夜斷滅,皆是常滅或可滅之法;然而第一能變識之阿賴耶識, 佛說入無餘涅槃時,尚自存在,說為如、真如、本際、實際、我、識……等無數名,乃是常住不壞之金剛心, 玄奘大師八識規矩頌中說為「去後來先作主公、恒而不審」,乃是人間眾生之入胎、住胎識,豈忘之耶?此心體恒、清淨,轉至佛地時改名無垢識,即是佛地真如,彼等焉可說阿賴耶識心為無常?如是,第一能變識一名,已自顯示 體恒之特性,彼自不知,反以應責於己之說法,用以責余,豈是有智之人?

復次,彼等今者故意違 佛所說,妄謗阿賴耶識為生滅法,今則請問彼等諸人:「阿賴耶識心於何時可滅?」有請諸多隨彼修學之四眾弟子,以此一問,請問彼等諸人:「阿賴耶識心體何時可滅?理證上有何證據?教證有何證據?」當知彼等諸人逢此一問,必定個個口掛壁上、啞口無言也!

彼若答曰:「阿賴耶識心體雖然常住,然有種子流注不斷,故我說為生滅法。」此則不必彼等說之,余常如是說故,余所造諸書中隨處可見此說故。彼若作是說者,同於我說之法,則不應妄謗余法為非,則不應否定阿賴耶識心體,妄說為生滅法。若不同余說者,堅決主張是生滅法者,有請彼等諸人為座下隨學四眾弟子解說:「有何教證與理證而說阿賴耶識心體是生滅法?」阿賴耶識心體乃至成佛猶自常存、光輝猶自照耀諸佛子故。若舉前述之瑜伽51 所說者,則前已破,證實彼等諸人誤會瑜伽51 之真實義,不勞再舉證之。

復次彼等諸人常誤會我法,作如是說:「當知真如非是第八識轉成。」然而我所說者,一向是說:真如是第八識阿賴耶、異熟、無垢識之所顯性。我一向如是說:「修除阿賴耶識心所含藏之二障種子,轉成無垢識,即是佛地真如之心體。」彼等不知此理,妄作如是傳言,以誹謗我法。

復次,真如從來皆是第八識心體之所顯性,絕非所生法,學人於此不可誤會也!然而猶如經論中之有時以真如一名代表第八識心體者,若作是說:「由阿賴耶識淨除二障種子後,轉成佛地真如。」亦可無過,真如一名往往被祖師、菩薩及 佛,有時用以指稱第八識心體故。然而必須依文句中所說真實義作為準的,不可執言取義,妄作評論。

復次,彼等諸人後又流傳如是說法:「《攝大乘論》說:『轉諸轉識得受用身,然說轉去阿賴耶識得法身者,此說轉去第八識中二障種子,顯得清淨,轉依法身,非說鏡智;以說鏡智是受用故。……』」彼等諸人此一舉證,其實亦證明余法正確,自是彼等墮於文字障中,以致錯會論意,更舉來證明己法為正,其實論意卻正是破斥彼等之邪謬也!

此謂:論中所說者,乃是轉去阿賴耶識集藏分段生死種子之體性,非是轉滅阿賴耶識心體也!故說轉去阿賴耶識中所含藏之二障種子已,由種子究竟清淨故,說名證得佛地法身,仍是因地時名為阿賴耶識之同一心體也!非是說證得大圓鏡智故名為證得法身,大圓鏡智是佛地之無垢識所生之法故,非是不生之法故,法身則是不生不滅之法,非是有生之法故;唯有阿賴耶識心體轉成異熟識,再轉成無垢識,此一心體方是不生不滅之法故,法身即是阿賴耶識心體轉去二障種子後而改名者故,大圓鏡智即是佛地法身無垢識之所生法故。是故,此一段論文中,非唯顯示彼等之說法邪謬,更已顯示余法方是正確之法也!彼自不知其中妙義,更舉此證明彼法錯誤之論文,用來證明余法有誤,誤會可謂大矣!

復次,如前所舉成論之言:「阿賴耶識為斷?為常?非斷非常,以恒、轉故。恒 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此識亦爾,從無始來,生滅相續,非常非斷,漂溺有情,令不出離。」論言已謂:阿賴耶識心非斷,然因心體中含藏一切世間與出世間之種子,作為一切有情之所依,由有阿賴耶識性(集藏分段生死種子之體性),而令生死有為法之種子不斷流注,是故亦說非常,即是一心二門中之生滅也!是故無始劫來令眾生之分段生死種子相續流注不斷,故名念念生滅前後變異,然非謂其心體念念生滅變易也,不可誤會論中真實義也!

由有如是集藏分段生死種子之體性存在,故從此一最重煩惱而立名此第八識心體為阿賴耶識,然非是說阿賴耶識心為生滅法也!由阿賴耶識心中含藏著如是阿賴耶識性故,由其心體中所含藏之種子尚可變易為清淨法種故,是故說為非常,然非謂心體無常生滅也!種子流注等生滅現象者,即是《起信論》中所說之心生滅門也,乃是依心體常恒不斷不變易之真如門而有者;故說此阿賴耶識一心而有二門,彼等豈忘之耶?種子流注等生滅門者,即是此段論文中所說「 轉」字之意也!

若能經由參禪而證得阿賴耶識心體,如是現觀而轉依阿賴耶識心自身之真如性,繼續前進修行而轉去阿賴耶識心所含藏種子中之阿賴耶識性者,即可改名異熟識,名為滅阿賴耶識;乃至繼續進修而至佛地,改名無垢識,體永常住而無滅時,名為滅異熟識。論中所說「轉去阿賴耶識」者,謂轉去阿賴耶識心中之能藏、所藏、執藏體性之種子,非謂滅除阿賴耶識心體也!彼等諸人執言取義,不解經論真實意旨,妄作否定阿賴耶識心之說,復又別行建立阿賴耶識心以外之真如,顛倒建立為阿賴耶識之所依主體,則成永無取證真如之時也!則將永無轉依真如之時,則將永劫長為曠野孤露,永劫尋覓佛法而永不能證之人也!非唯如是,更是妄謗佛法根本所依之金剛心之地獄業也!

問:【【三、不能把阿賴耶識、真如、如、我、涅槃等劃上等號。】】

答:真如、如、我、涅槃,本是同一阿賴耶識心體之所顯性,徵之於大乘唯識系列諸經 佛語,徵之於大乘諸證悟菩薩之論著,即可證實余如是說法確是真實語。如前所說,因地真如名為雜染種子之真如心,是故《解深密經》中, 佛說真如有種種名:「邪行真如、正行真如、流轉真如、相真如、安立真如、清淨真如 ……」等名,是故經中 佛有時說為染淨真如,是故佛地真如雖不等於因地真如,其心體中所含藏之種子雖有極大差別,然而其心體卻本無不同,皆以阿賴耶識心為理體;是故彼等將真如與阿賴耶識心妄說為二法者,則有大過,不論因地或果地之真如,皆以阿賴耶識心體自身為理體故。亦復轉墮「 八九識並存 」之過失中,阿賴耶識心若非即是真如之本體者,則真如必應是第九識心體故,能出生阿賴耶識性用之法必是心體故,不可妄說真如非心亦非識故;若是心識而能出生阿賴耶識心之性用者,則必是第九識故,便如阿賴耶識出生前七識已,而使自身成為第八識,是故不因彼等未名真如為第九識便非第九識也。

復次,阿賴耶識並非某一心體之性用,是故百法明門及諸經論中,皆不將阿賴耶識心體列在心所法中,皆是將阿賴耶識列在心王法中;若真如是能生阿賴耶識心者,則應列在心王法中,必是第九識心體,則生八九識並存之種種過失。復次,阿賴耶識心體由有種種性用,譬如七種性自性…等,故能變生離念靈知心等七轉識,既然自身有種種性用,當知其體絕非性用,本是獨立常存之心,本是萬法之主體識,絕不可說之為某法之性用也。若是屬於某法之性用者,當知必是他法所變生者,然而阿賴耶識心體卻是無始本有而常存不滅者,從來不是他法所生者,諸經諸論 佛語菩薩語悉皆如是說故,理證上亦如是證故。

阿賴耶識心既非他法所生者,焉可說之為生滅法?從來不生者即是永遠不滅之法故。是故我說彼等諸人不曾真實理解大乘佛法也。彼等若繼續堅持:阿賴耶識心體是生滅法,是由真如所生。今請彼等再舉示理證與教證,藉以證明彼說為正確之理。必不可得也! 若是以前曾經舉證之教證者,可以不必再舉,已經於前來所述之理證中,證明彼等之引證經論皆是誤會經意、誤會論意者故。由此緣故,彼等諸人不可將阿賴耶識妄說為真如之性用,阿賴耶識心體絕非是任何一心之性用故;乃至阿賴耶識心體所變生之一切功能差別,大多不列在心所法中,大多是獨立於心所法之外者。既然阿賴耶識有其變生萬法之性用,乃至甚多性用皆不列在心所法中,非是任何一法所能變生者,則已顯其無始劫來能自獨立常存之特性,亦能顯示阿賴耶識即是真如之理體,由是則應了知:能變生萬法及顯示真如性之心體,絕不可能是他法之性用。由此故知:彼等諸人對於唯識學中之「心所法、性用」與心體之關係,猶自混沌未明,故有如是虛妄說法產生焉。

復次,所謂「如」者,即是說第八識阿賴耶;除阿賴耶識以外,十方法界一切法中,實無一法能具有「如」之體性故,是故《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三 佛云:《大王!所言 如(阿賴耶識心體)者,名為不異、無變、不生、無諍、真實;以 無諍故,說名如如。如實知見諸法不生,『諸法雖生,如如不動;如如雖生一切諸法,如如不生,是名法身;清淨不變,猶如虛空無等等,一切三界無有一法所能及者,遍眾生身,無與似者;清淨離垢本來不染,自性明淨、自性不生、自性不起。』在心(此處心字謂因地阿賴耶識性)意識,非心意識性,即是空、無相、無願,遍虛空界諸眾生處,一切平等,無邊無量不異不別;非色,不離色;非受想行識,不離受想行識;非地大、水火風大,不離地大、水火風大。無生離生,雖逆生死、不順涅槃;眼不能見(於眼根中運作而不能見),耳不能聞(於耳根中運作而不能聞),鼻不能嗅(於鼻根中運作而不能嗅),舌不能嚐(於舌根中運作而不能嚐),身不能覺(於身根中運作而不能覺觸),意不能知(於意根中運作而不能了知六塵諸法),不在心意識(不在阿賴耶識體性與意根意識等六法之內),不離心意識(但也不離阿賴耶識與意根意識體性)。》

由如是經文 佛語之中,即可了知「如」者即是指阿賴耶識自體也,此一「如」心與阿賴耶識性非可謂一,亦非可謂二,以阿賴耶識心體有如是真如之性,由阿賴耶識心體而顯示之,故說為如、真如;由因如是緣故,有時則以真如、如,而名第八識心體。然究其實,如或真如者,皆是阿賴耶識心體之所顯性,不可妄自建立為阿賴耶識心體之本源也!否則即成顛倒建立者,真如無自體故,依阿賴耶識心而顯示故,藉真如名而說阿賴耶識心故。

此如者,與正覺同修會諸開悟明心同修親證之阿賴耶識心完全相同,同皆遍身運行而不曾剎那間斷;除此阿賴耶識心以外,無別他法可名為「如」。彼等諸人若謂實有一法名為真如者,試問:彼等所證之真如是否如此經文所說能遍及全身運行?此處經文中說如遍全身─ 遍眾生身故。若彼等所說之真如非是遍於眾生之全身不斷運行者,則違此段經文 佛說聖教量也!

復次,如如之理體,必須是有種種作用時時不斷運行,確可令諸證悟之人現前觀行證知者,成論以此說為「恒、轉」,不可如彼等諸人所說之為純想像之法。彼等若外於阿賴耶識心而言別有一法名為如者,則是主張別有一法名為如者;若是另有一法為如,則與阿賴耶識心體之「如」成為二法,則成法界之中有二實相心,則有種種過失,說之難盡,拙文《略說第九識與第八識並存…等之過失》中,已有略說,今且略而不舉。是故,一切人皆不可說「如」是另有一法,不可說「如」與阿賴耶識別異,不可顛倒說「如」是阿賴耶識之體也!

復次,若如彼等諸人所說:「真如絕非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中含藏著真如,阿賴耶識體性從真如體中出生。」則違上來所舉成論開示與辨正真旨,並且是嚴重相違者,焉可自稱為成論法義之奉行者?直是全然違於成論之邪說也!更是全然違背諸經 佛所說之聖教量者, 佛說阿賴耶識心「體恒而常轉」故。

復有經云:【【所有過去未來現在真如,即是蘊處界真如;蘊處界真如即是清淨真如,清淨真如即是生死涅槃真如,生死涅槃真如即是無造作真如,無造作真如即是一切造作真如。善男子!所說真如即是實性,實性即是如性。[0708b04] 】】由如是經文 佛語,即可了知「如」者意指第八識心體,即是阿賴耶識;此段經文中說:過去現在清淨真如、生死涅槃真如,即是實性,即是「如」性;由此經文,可知「如」者即是說第八阿賴耶識心體也!除阿賴耶識心體以外,別無生死真如故,出世間之無漏法種及生死煩惱種子,皆是阿賴耶識心所攝持故,入胎住胎者皆是阿賴耶識心故,受熏無漏法者亦是阿賴耶識心故。彼等焉可將「如」與第八識阿賴耶分割為二法? 真如既攝在阿賴耶識心中,由阿賴耶識所攝藏而顯現於三界中,彼等何可將真如顛倒建立為阿賴耶識心之理體?不應正理!

復次,涅槃依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心體而建立,彼等焉可說為無關?焉可外於阿賴耶識心,而別行建立涅槃之修證?此說違教悖理,已成謗 佛謗法之說,不可輕信也!譬如成論卷十如是開示:【【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於一切法相中顯現真如性之理體─ 阿賴耶識心),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阿賴耶識心滅除集藏分段生死種子體性而轉依心體自身之真如性)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捨壽前仍有風寒熱痛等微苦),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第八識改名異熟識而獨存,不再受生於三界中,故無生死之苦),煩惱(五下及五上分結)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入無餘涅槃,十八界俱滅)。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0055b07] 】】由此論文,可知四種涅槃悉依第八識心體之真如性而有,悉是轉依阿賴耶識心之真如性而有者;不可外於第八識心之真如性,而有涅槃可證也!論中所說真如之理體,即是第一能變識之阿賴耶識心故。

復次,如契經云:【一切眾生阿賴耶識,本來而有,圓滿清淨,出過於世,同於涅槃。】 世尊又云:【如來常住恒不變易,是修念佛觀行之境,名如來藏;猶如虛空不可壞滅,名涅槃界,亦名法界。】而此經文所說如來藏者,已經於經文 佛語中明說是阿賴耶識心體故。由此經文及前所舉論文,亦可證知:真如即是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心體之自性。亦可證知:涅槃即是阿賴耶識心體之所顯境界,彼等焉可將阿賴耶識心體與涅槃一分為二?焉可將涅槃性從阿賴耶識心體剝離?何可謬說阿賴耶識與涅槃無關?所說不應正理!

復次,成論卷三說:【【云何應知此第八識,離眼等識有別自體?聖教正理為定量故。謂有大乘阿毗達磨契經中說: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此第八識自性微細,故以作用而顯示之。頌中初半,顯第八識為因緣用;後半顯與流轉還滅作依持用。界是因義,即種子識,無始時來展轉相續,親生諸法,故名為因。依是緣義,即執持識無始時來與一切法等為依止,故名為緣。謂能執持諸種子故,與現行法為所依故,即變為彼及為彼依。…「及涅槃證得」者:由有此識故有涅槃證得 ,謂由有此第八識故,執持一切順還滅法,令修行者證得涅槃。……由能斷道、斷所斷惑,究竟盡位,證得涅槃。能所、斷證,皆依此識,是與還滅作依持用。】】

如是成論文意,已經明說:所謂涅槃者,即是第八識阿賴耶心體(又名真如)出離煩惱障、所知障故,分得有餘、無餘、本來自性清淨、無住處等四種涅槃名;是故一切涅槃皆依第八識心體而立名,不可外於阿賴耶識心體,別言涅槃之修證也!而今彼等諸人不解如是涅槃實義,豈唯違背《成唯識論》真義?亦復違背四阿含經中 佛說,亦復違背大乘諸經 佛說。如是,彼等與經論俱違者所說之法,將第八識心體與涅槃境界之修證割離者,致令佛法支離破碎,焉是有智之人?今又將阿賴耶識否定,別行建立想像中之真如,作為涅槃之理體,則令涅槃之修證,成為斷滅空,成為想像之法,成為永遠不能實證之法,復又全違 佛語聖教,焉是有智之人?

復次,經云:【【『心』猶虛空界,亦如變化法,一切所依性,是相則非相;行於「涅槃性」,猶若虛空相。[大方廣佛華嚴經0425a19] 】】此一經文中,已經明說阿賴耶識心體「行於涅槃性,猶若虛空相」,則知涅槃實依第八識心體而立其名,不可外於第八識心體而言涅槃也!大乘諸經所說「心」者,皆是指稱第八識阿賴耶、異熟、無垢識心體故。

復有經云:【【復次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有五種法,則能清淨初歡喜地,得大無畏安隱之處。何等為五?一、謂菩薩生如是心:我已得住………。五、謂菩薩生如是心:我已得住世間 無差別涅槃智故生安隱心,為令他住世間無差別涅槃智故起安慰心。有言世間無差別涅槃智者,所謂『世間體即涅槃體』,何以故?以涅槃體不異世間體,世間體不異涅槃體,即世間體是涅槃故;依彼世間體涅槃智,一切法涅槃故。文殊師利!是名五法,諸菩薩摩訶薩得此五法故,能清淨初歡喜地,得大無畏安隱之處。[0930b16] 】】

如是經文中,亦已明說阿賴耶識心體即是涅槃之體,世間體即是阿賴耶識心體故,世間一切法皆以阿賴耶識心為體故,一切法即是阿賴耶識心體故,皆由阿賴耶識心體而生顯故。今既說「即此世間體阿賴耶識就是涅槃」,則知涅槃實依阿賴耶識心體而立其名。此理甚明,舉凡悟後已經進修相見道諸法者,皆知此義;乃彼證量甚高,初時自稱已證初地真如,或後來改口自稱半年或一年之內可以證得初地真如心體之人,竟不能知此淺義,不亦怪哉!

復有經云:【【復次童女!成就八法,心界平等。何者為八?一者心如地故,二者心………五者心如虛空故,六者心等法界故,七者 心等解脫故,八者心等涅槃故,是名八種心界平等。[0624c21] 】】既然明說「心如虛空、心等法界、心等解脫、心等涅槃 」,而七識心王皆不符合如是開示,真如復是阿賴耶識之真實性,依阿賴耶識心而假名施設,當知唯有第八阿賴耶識心能完全契合如是法性,教證如是。 依一切親證第八阿賴耶識者之現觀,亦復如是現觀其心恒住涅槃性中而完全符合,理證如是。 由是教證與理證故,可知涅槃實依第八識心自體而立其名,唯是第八識心自體之所顯性故。

是故,涅槃本有,非是所生之法,是故涅槃乃是不生不滅之法,阿賴耶識心自體本自顯示如是涅槃性故,恒時不斷顯示如是涅槃境界故。吾人親證阿賴耶識心之後,若欲取證無餘涅槃者,只須轉依此阿賴耶識心之涅槃性,轉去七轉識心之遍計執性,轉滅七轉識之我執,則證有餘涅槃;斷盡我執之後,捨壽時只須令自己不再出現,只須令自己斷滅而不再受生,唯餘阿賴耶識心獨存(此際改名異熟識),即成無餘涅槃。是故阿賴耶識心即是涅槃之理體,一切眾生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者,實以阿賴耶識心為體,有餘無餘涅槃實以異熟識為體,是故涅槃不得離於阿賴耶識心體而獨有;彼等於此不能了知,竟可將涅槃之體阿賴耶識心加以否定,有何涅槃之證量可言耶?

復有經云:【【世尊!若無如來藏者,應無厭苦樂、求涅槃。何以故?於此六識及以所知如是七法,剎那不住、不受眾苦,不堪、厭離、願求涅槃。如來藏者,無有前際,無生無滅,法受諸苦;彼為厭苦,願求涅槃。[0678a02 前] 】】此說眾生因有如來藏阿賴耶識故,方有眾生之受苦樂,阿賴耶識如來藏執持眾生一切生死煩惱之種子故;因有如來藏阿賴耶識故,證得無餘涅槃時不墮斷滅空中,是故依如來藏阿賴耶識而求涅槃。如來藏者經說即是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故,皆是同指阿賴耶識心體自身也。是故說涅槃依第八阿賴耶識、異熟識心而立其名。彼等何可否定之?否定之後,涅槃必定同於印順之邪見而墮斷滅空故,或同印順之墮於想像之涅槃妄法中故。

復有經云:【【文殊師利!真如者,彼處非有為、非無為、無二法,若非有為、非無為、無二法者,是真如。文殊師利!言真如者彼實際,言實際者彼不異,不異者彼未來真如,言未來真如者即是不異,言不異者彼即真如,言即真如者彼非「常不真如」,言非「常不真如」者彼不染不淨,言不染不淨者彼不生不滅,言不生不滅者彼涅槃平等,言涅槃平等者,彼不在世間、不在涅槃,言不在世間、不在涅槃者,彼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言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者,彼非下、非中、非上;言非下非中非上者,即是如來;言如來者名為實語,言實語者名為真如,言真如者名為如實,言如實者名為「我」。[0244a28] 】】

由是 佛語中,即可了知第八識真如者即是真實之「我」,三界之蘊處界我中,悉皆無有不壞之我故;由於第八識真如阿賴耶識心體非生滅法,是故名之為「 我」,是故「 我」、真如、未來真如、涅槃、阿賴耶識、異熟識,乃是同一第八識心體而有多名,各從不同觀點與面向而立其多名,焉可如彼等諸人將本來為一之法分割為多法?不可如彼諸人將本來為一之法分割為二種不相干之法?致令本來完整之佛法,變成支離破碎?

復有經云:【【文殊師利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於今臨般涅槃,方更轉於無上法輪,乃作如是分別真諦。」佛告文殊師利:「汝今云何故於如來生涅槃想?善男子!如來實是常住不變、不般涅槃。」[0447a10] 】】涅槃之後而言常住,而言不般涅槃,則 成佛之後常住三界中廣利眾生永無盡時,焉可說為涅槃?是故當知:佛地之無住處涅槃者,實依第八識心體淨盡二障種子隨眠之後而立涅槃之名,仍是依無垢識心體而立其名,而無垢識心體則是因地阿賴耶識心體淨除二障而改名者,彼等諸人焉可將心體與涅槃一分為二?致令佛法支離破碎?

二種涅槃亦復如是,實依第八識心體而立其名,否則,二乘聖人入無餘涅槃之後,十八界法俱滅已,豈非斷滅?二乘涅槃若是斷滅法者,豈非已成謗 佛之說? 由此以觀,二乘無餘涅槃豈非是第八識阿賴耶心體改名異熟識而獨存者耶?二乘之無餘涅槃豈是斷滅法耶?以真如、異熟識即是阿賴耶識心體故,以真如亦是假施設名故,以真如即是阿賴耶識、異熟識之所顯性故。是故涅槃即是第八識阿賴耶、異熟、無垢識也!彼等焉可將涅槃與第八識心體分割為不相干之二法? 彼等如是說法,致令完整之大乘佛法支離破碎已,更來妄說心與涅槃不可劃上等號!真乃嚴重曲解大乘佛法之破法人也!

復有經云:【【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道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菩提之相亦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 涅槃亦爾,外道道者名為無常,內道道者名之為常;聲聞緣覺所有菩提名為無常,菩薩諸佛所有菩提名之為常。」《大般涅槃經》[0465b10] 】】既然聲聞菩提由於未曾親證第八異熟識心故,致其涅槃名為無常;諸佛菩薩由證第八無垢識心故,致其涅槃名之為常,當知涅槃以第八無垢識心為體,焉可將第八識心與涅槃一分為二,令其支離破碎?不應正理!

復有經云:【【如來實不畢竟涅槃,亦說如來入於涅槃,其心不壞猶如金剛。《大方等無想經》[1081a01] 】】如是經句中,已經顯說:涅槃者實因第八識心猶如金剛不壞,是故涅槃境界非是斷滅,是故涅槃之體即是第八識心;前七識心悉是無常變易及可滅除之法故。如是可知涅槃純以第八識心為體,故非斷滅法;第八識心體在凡夫位及七地心以下,皆名阿賴耶識;在八地心以上則改名異熟識,在佛地則改名無垢識,同是阿賴耶識心體,而在不同階段分設不同名稱,顯示不同種類之涅槃境界與名稱,彼等何可將涅槃與第八識心體分割為二?致令涅槃與心體無干?墮於印順法師所墮之想像涅槃中?致令佛法支離破碎。

復有經云:【觀「一切行無常」寶心,不住一切三界中故。觀一切法無我寶心,「我」及眾生俱無我故。觀於涅槃寂靜寶心,究竟寂靜故。《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第二[0372b11] 】由此經文,即可了知:涅槃中實有第八識清淨寶心,離見聞覺知而獨存,不墮斷滅見中,方是真實涅槃,非是想像虛無之涅槃。亦可了知:因地凡夫位中之第八識心,本來已是涅槃,故說【觀「一切行無常」寶心】。此謂第八識心本有二性:自體常住涅槃境界中,而由意根導令一切種子流注不斷而有生死。故第八識心在三界中同時有此二性,本來不可分割為二,方是大乘佛菩提之正道也!是故涅槃本依第八識心自體而建立其名,是故涅槃即是阿賴耶識心。彼等卻將此第八識清淨寶心與涅槃分割為二,則令涅槃成為性空唯名之斷滅法,則將永無親證涅槃之時,則成外道斷滅見,非是真正佛法也!是故涅槃與我、真如、阿賴耶識心,本是第八識心一法而立多名,不可如彼等諸人妄行分割為二法、三法、四法也,一切佛法皆依此實相心而說故!

復有經云:【【舍利弗!愚癡凡夫無聞慧故,聞如來涅槃,起斷見滅見;以起斷想及滅想故,謂眾生界減,成大邪見極重惡業。《佛說不增不減經》[0466b08] 】】 【【彼欲瞋癡無明煩惱藏(欲瞋癡無明煩惱藏者即是阿賴耶識心)中有如來藏性,以此名為有性(能出生五蘊三界有,故說為有性)。若能止息名為清涼,則名涅槃。《大方廣如來藏經》[0463a14] 】】 此二段經文中說:如來藏阿賴耶識處在欲瞋無明之境界中時,仍然分明顯示其阿賴耶識心本有之清淨體性;若能修除心田中所含藏之瞋癡無明……等,止息我見我執等無明煩惱,則得有餘及無餘涅槃。是故涅槃實依第八識心而立名,焉可將阿賴耶識心與涅槃視為二法?

復有經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0489a25] 】】如是經文中,已經明說:涅槃之理體即是如來藏。楞伽所說之如來藏既然即是阿賴耶識心,彼等焉可將涅槃外於第八識心,而言別有涅槃可證?云何可將涅槃與阿賴耶識心體一分為二?如是知見偏斜,焉可說為真正之佛法?

復次,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者,依阿賴耶識心體之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涅槃性而建立涅槃名:由阿賴耶識之本來能自存在之金剛不壞體性,由阿賴耶識之具有自性而非猶如真如唯名非實,由阿賴耶識自體之本來清淨真如性,由阿賴耶識自體(非謂所含藏種子)之不生不滅涅槃性,由阿賴耶識自體具有如是四種體性故,名之為「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由此性淨涅槃故,方有二乘涅槃,方有佛地無住處涅槃,由此亦可了知涅槃之理體即是阿賴耶識如來藏;彼等諸人由於妄想邪見,不能全盤貫通佛菩提道,更對萬法根本之阿賴耶識加以否定,將第八識心體與涅槃分割為不相干之二法,則令佛菩提道之法義支離破碎,如是之人,焉可說為能證初地通達位般若智慧之人?此乃 七住位菩薩尚不應有之邪見,而彼等諸人如今有之,則其「智慧證量」高下,思可知矣!

復次,彼等擅將如來藏名與阿賴耶識名一分為二,對學員如是稱說:「如來藏是如來藏,阿賴耶識是阿賴耶識,二者不是同一心。蕭老師認為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他的說法錯了。 」如是一言,正是自相矛盾之說;所以者何?謂若如來藏非是阿賴耶識者,則如來藏正應是八識心王以外或以上之另一心也!審如是,則應仍墮「八九識並存」之過失中,其過極多。亦應違自所說:「我們根本就沒有說過有第九識,你們蕭老師怎可說我們有說第九識?」正是自語相違之說也,彼等今既主張如來藏非是阿賴耶識心體,則是二心二識,任彼如何善言巧辯,亦無法擺脫第九識之實質也,終究無法擺脫八九識並存之種種過失也!是故,彼等作如是說者不善:「不可將阿賴耶識與如來藏劃上等號。」自語相違故,正墮自己所欲避免之第九識過失中故。

亦如《成唯識論》卷八云:「非不證見此圓成實,而能見彼依他起性;未達遍計所執性空,不如實知依他有故。無分別智證真如已,後得智中方能了達依他起性如幻事等。雖無始來心心所法已能緣自相見分等,而我法執恒俱行故,不如實知眾緣所引自心心所虛妄變現,猶如幻事、陽焰、夢境、鏡像、光影、谷響、水月、變化所成、非有似有。」

此一段《成唯識論》之文中,已經明說:根本無分別智所證得者即是真如,而論中所說證真如者即是證得阿賴耶識心體,所證真如即是阿賴耶識心,論說根本智是真見道位之般若智故,真見道則是觸證真如理體─ 阿賴耶識心─ 之時也!經說尚在七住位中,猶不能現觀如幻觀,唯有根本無分別智故。此段論文中明說:尚待後相見道位中發起後得無分別智時,方能了達依他起性之如幻觀…等,方能入於十住位乃至第六地中也;是故此真見道位 中所證得之真如者,既是真見道位之根本智,當知必是阿賴耶識心也,既然如是,彼等焉可妄說阿賴耶識心不是真如?焉可妄自否定阿賴耶識心?妄指為生滅法?

此謂前真見道位所證真如者,以及後相見道位所證真如,乃至七地心所證真如 者,悉名阿賴耶識故。何況真見道位唯得根本智,不得後得智;唯憑粗淺之根本智,焉有深慧能知能證佛地真如?焉有深慧能知能證初地真如?焉可說真見道位所證之真如非是阿賴耶識心?焉可說所證初地真如非是阿賴耶識心?既然真如即是阿賴耶識心,彼等焉可妄稱阿賴耶識心為虛妄法、為生滅法?是故彼等否定阿賴耶識,妄稱阿賴耶識心是生滅法者,實有大過!已成謗 佛毀法之最重罪故!是故阿賴耶識心雖然尚非初地真如,雖然尚非佛地真如,然亦不可說阿賴耶識心是生滅法也!唯可說因地阿賴耶識心之阿賴耶識性是生滅法也!阿賴耶識性者即是:分段生死種子之能藏、所藏、集藏之體性。由有此執藏性故,能令眾生輪轉三界生死,故名阿賴耶識,從重而立其名故,阿賴耶識性是三界中最粗重之煩惱故。

問:【【四、要把阿賴耶識中有漏有為法種子,修到無漏無為法,才能證到真如唯識性。阿賴耶識性需要靠修行來修除,真如(彼等諸人此句所說真如乃是指初地真如)則是靠證知。】】

答:此一說法,乃是不懂唯識增上慧學之人所說者,乃是一知半解之錯誤知見者所說之語,豈堪為人師表?乃竟以如是邪見而修,更以如是邪見而傳與隨學之四眾弟子,貽誤眾生,其過大矣! 所以者何?謂彼所說「阿賴耶識中之有漏有為法種子」一語,已經道盡法界之實相了也!而彼等說者竟不能知此一句語中之實相意旨,竟然繼續否定阿賴耶識心體,妄說為生滅法;如是之人,何有智慧而可說向他人? 何以故?謂若非是實相心,則絕對不可能是 受熏持種、含藏有漏法種之心也! 若是能藏有漏法種之心,則必定亦是能攝藏無漏法種之心也, 佛說有漏無漏法種皆由同一心所執持故, 佛與諸菩薩不曾說由二心分別執持有漏與無漏法種故, 佛不曾別設一心專持無漏法種故, 佛不曾別設一心專作圓成實性之體而不含攝依他起與遍計執性故, 佛亦不曾別設一心專顯真如性而不持有漏性諸法故。彼等如是傳言主張:圓成實性方是真如理體,圓成實性無有染污,唯有絕對清淨之真如方是圓成實,唯有絕對不變易之法方是圓成實,方是真如;真如是從因地開始就已經永不變易者,同修會所證的阿賴耶識心體,卻是含藏著有漏法種者,卻是可以變成異熟識、無垢識者,要到佛地方才不變;因為不是本來不變,所以不是正法。

此等諸人,即是永明延壽所斥之人:「明知天親亦用如來藏而成識體,但後釋論之人 唯立不變 ,則過歸後人。(宗鏡錄卷五)」今者彼等亦復如是,同墮古來錯悟者 唯立不變 之過失中,全違 世親菩薩唯識30 頌等法,永明將此過失歸於彼等 唯立不變 之人,終不歸過於 天親菩薩,終不歸過於余所說「函蓋變與不變等正確圓滿之法」。而圓成實性卻非彼等所說之理,彼等所解釋之圓成實者,全違《解深密經》所說,全違成論所說,今不重贅。

若是能具足攝藏一切有漏與無漏法種之心,則必定是實相心也,諸經諸論中皆以眾多篇幅說明「實相心同時含藏有漏及無漏等一切法種」之道理,是故說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也。彼等諸人如是否定阿賴耶識心之一句語中,其實已經道盡正理:執藏有漏法種之阿賴耶識即是實相心。 佛於諸經中說執藏有漏法種之阿賴耶識心,同時亦是執藏一切無漏法種之心故。此一正理之本質,其實正是支持彼自己所反對之阿賴耶識之法性也!正已指出阿賴耶識方是實相心也!可憐彼等諸人自己說已,卻未曾知曉如是正理,猶自放言否定阿賴耶識心,豈是愚癡 一語便可道盡者?

復次,【初地真如】當如何修證?彼等號稱未來可能有法能證【初地真如】之人,皆不可不知也! 隨彼諸人修學之四眾弟子,於此【初地真如】修證之法,亦應知之也!

彼等捨我而去以後,不斷指斥我法有誤者,自稱有法能證【初地真如】,初時亦以言語顯示彼已親證初地真如,後因余之破斥,則改謂人曰:「我今雖猶未證初地真如,但我會努力修證,今後半年、一年之中,我將努力修證之。」意謂半年一年之後便「有可能 」親證之。然而余聞此語已,又於每週講經之時漸次舉諸教證及理證,破斥其說之謬;彼輾轉聞之,即隨後改言:「須要一大阿僧祇劫以後方能證得初地真如」,由是緣故,我說隨彼修學之四眾等人,於此【初地真如】修證之理,亦應知之也!謂彼至今仍然不知【初地真如】應如何證故,彼今所說未來能證【初地真如】之理,根本邪謬而永無可能親證故,則必將永無助彼四眾學人親證之時也。

【初地真如】當如何證?答曰:要依經中 佛語所說之理而證,不可否定阿賴耶識之後復欲求證【初地真如】也!阿賴耶識心體即是未來【初地真如】之體故,離阿賴耶識心體即無未來之【初地真如】可證故,初地菩薩之【遍行真如】仍是阿賴耶識故,其理如是:

證知阿賴耶識心體後,修除所知障中分別所生之異生性種子、修除凡夫性,進修道種智而得發起五分法身(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此唯是初發,未及十分之一,未具足初地之遍行真如),然後在佛前真實熏發十無盡願,具足圓滿此等條件之時,即已轉此阿賴耶識心體成為 初地真如,增名為遍行真如,仍名阿賴耶識,是名初地之入地心也;如是初地心【初地真如】,仍是阿賴耶識也,要至七地滿心位以後,方得改名為異熟識也。

此一過程之完成者:若能精進如實履行、夙夜匪懈地破斥邪說、護持正法,不與諸方以常見法取代正法之大師和稀泥,如是精進救護一切學人「 迴向遠離眾生相」者,則能具足初迴向位功德;若能繼續精進弘傳正法救護眾生,並努力進修道種智、修除性障而不懈怠者,久後即能得 佛加持,一世即可進入初地之 入地心中,其第八識雖仍名為阿賴耶識,然因已發聖性而起清淨意樂、已證初分道種智、已證增上意樂,說名為證發心,說名親證初地真如,此時之阿賴耶識心體增一名稱:遍行真如。如是正確而迅速的證得【初地真如】,乃至後時復又得 佛加持而繼續前進,身證猶如鏡像現觀而成滿地心、身證 猶如光影現觀而成二地滿心,一世成就初地二地滿心功德,即名楞伽所說「得 佛加持」者,即名解深密所說「超劫精進」者。

或是菩薩久劫修行,累積功德,至此世中成就護持正法大功德,復又蒙 佛加持,超劫而證,成滿初地或二地心而入三地心中……等。若不得 佛加持者,則須幾近一大阿僧祇劫,次第歷經23 心位已,方得進入初地心中。如是二種依教依法修行者,方是真正親證【初地真如】之行門也! 若能如是超劫而進之人,必定皆是守正不阿之人,皆是唯欲護持正法,而不顧身命、不和稀泥之人;皆是心性梗直,不考慮自己之世間名聲利益者;皆是不樂夤緣諸方大師,不樂與諸方大師邪見和稀泥,不欲在此事上獲得世間利益者,方有可能得 佛加持而超劫精進。

若人執著出家之身分,一心欲與諸方大師邪見和稀泥,執著「身穿僧衣之大法師即是自家人」,而不顧彼諸大法師破壞 佛所傳正法之事實者,則成我見者,則是墮在身分之執著上,名為「我見尚未斷盡者、不肯實事求是者」;由此我見及不肯實事求是之故,執著自己出家僧寶之身分,生起「同是出家僧寶身分」之想,是故明知諸方大法師之法義邪謬、誤導眾生而又暗中不斷抵制 佛之正法,卻因表相身分之相同而曲意維護之,不肯正視彼大法師之誹謗 佛之正法、抵制 佛之正法之事實,不肯為所應為、以護 佛之正法,乃是情執深重之人,非是願意為 世尊正法久住而努力之人,焉有可能得 佛加持而超劫精進?

如是之人欲證【初地真如】者,必須整整一大阿僧祇劫,方能得證。其下焉者,乃至一大阿僧祇劫之後,仍在凡夫位中,仍未修除 異生性:由因善知識破斥諸方出家在家大師之誹謗正法故,見已心生不忍,起而誹謗及抵制善知識所弘 佛之正法,捨壽後下墮地獄,淪轉三途;久後輾轉得生人間,又因如是習氣種子未除故,再遇善知識破斥諸方大師之抵制正法等事,又起瞋心再謗善知識所弘正法,復又下墮。如是輪轉不停,尚且難入十住位中,尚且難住七住位中安忍不退,何況能再進修而證【初地真如】?

由此緣故,說諸學人欲證【初地真如】者,必須斷盡我見,必須斷盡對自己出家身分之執著,必須斷盡一己身分之私,然後為 佛之正法弘傳,夙夜匪懈,全力護持;不為一己之私而夤緣諸方大師,不生「自己同為出家僧寶身分」之想,乃至不生一己「身命貴重」之想,精進為護正法而作,方有可能得 佛加持,在一世中超劫精進而入初地等。(註:異生性者,謂尚在十住位中,其阿賴耶識中仍含藏邪見種子─ 即是所知障中分別所生異生性種子─ 尚未全部修除,致令有時因於邪見而破壞正法,造作墮落三惡道之業行,卻自以為是在弘揚正法、護持正法。亦如十住位中菩薩,尚有種種法性應修應學,故是習種性人;亦因仍有俱生之瞋慢種子現行,因於瞋慢而造作誹謗善知識及正法之行為。如是身口意行,皆導致其捨壽後墮落三惡道中,成為異生;由於第八識中尚有如是異生性之種子,故名異生性。第八識中若無此種子者,則是已除異生性者,則是進入十行位中,開始發起菩薩性者,是名性種性人。明心之人若不於此痛下功夫以求斷此異生性者,後因瞋慢或邪見故,或因二者兼具故,仍將因之謗法及謗賢聖,捨壽後成為異生。如是退轉於阿賴耶識心體之後,欲再別覓真如者,便如《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十劫之中無惡不作。明心者唯在七住位故,見性者唯在十住位故,尚是習種性人故,異生性尚未修除故;雖然親證真如,尚未確實轉依故,未入初行位中發起菩薩性故。)

如是精進護持 佛之正法,戮力弘揚 佛之正法,絕不考慮自己之名聲與身命,然後方有可能得 佛加持,而在一世之中得證【初地真如】─ 遍行真如,若不如是,終此一生必無其分。若欲故作人情予諸方大師,不肯如是拚命為 佛正法而護持、而破邪顯正、而救護眾生皆歸正道,卻欲無因無緣而純依研究經論,在一世之中超劫精進者,絕無可能也! 此為一切欲在一世之中得證【初地真如】─ 遍行真如 者,所不能不知之真相與事實。

如是精進少障之人,復又進修而除二障隨眠,次第進修、地地增上之後,始入八地,其【初地真如阿賴耶識】至此已捨阿賴耶名,改名異熟識,轉名【不增減真如】,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仍是異熟識所攝。若繼續精進修行淨盡 二障隨眠之後,便得轉名佛地真如,改名無垢識,仍是因地時之阿賴耶識心體,非是別有另一真如心體,亦非別有他法可名佛地真如心體也。此乃一切唯識系之大乘經論所共宣說者。彼等今既不信如是 佛言祖語,則彼等所說之法,尚可謂之為佛法耶?

彼等如今否定【初地真如】心體之阿賴耶識,外於阿賴耶識心體而欲別覓【初地真如】者,終不可得。如是心行,便如愚人捨棄真正之黃金金塊,亦復不肯施工於金塊而打造金龍,而欲在捨棄金塊、在否定真正黃金、不在金塊上施工之狀況下,平白獲得黃金造成之金龍,如是之人,非愚即癡,焉能助人親證【初地真如】?

復次,【初地真如】之證知者,要依阿賴耶識心體之真如性而現觀之,然後進斷異生性、進修道種智……等,方能成就,絕非如彼所說:「外於阿賴耶識、上於阿賴耶識而別有真如可證知 」也!亦非如彼所說:「阿賴耶識中含藏著真如,阿賴耶識以真如為體,阿賴耶識是真如之性用;只要親證真如,便可立刻成為初地菩薩。」所以者何?如前347 頁…等依經依論所言:「親證阿賴耶識時即名真見道故,親證阿賴耶識時即名親證真如之體故;初地真如心體即是第七住位真見道時所證得之阿賴耶識心體故,依此真見道所得之根本智而進修後得智,方能了達依他起性及遍計執性等,方能繼續前進修除十住位中之異生性,轉進十行位中進修,於十行位斷盡異生性,滿足菩薩性而成為性種性;又進入初迴向位中救護眾生皆入正法,破斥邪說而顯正義,滿足初迴向位如是廣大功德已,方有資糧能入第二迴向位,方能邁向十迴向位中進修,方能發起道種性,直至十迴向位具足道種性而成為修道性,然後熏發十無盡願而進入初地之入地心時,名為聖種性,此時之阿賴耶識方得名為【初地真如】。」此即是十真如中之初地遍行真如 也。是故【初地真如】當如是修,當以第八阿賴耶識心體為主體,進修如是相見道位中所應修習之功德,而後方能成為【初地真如】也,不可如彼否定【初地真如】之體阿賴耶識以後,而有【初地真如】可知可證也!

諸經諸論莫不如是宣說此理,是故【初地真如】之修證,要由真見道位所證之阿賴耶識心體,淨除識體中所含藏之異生性種子、進修道種智、破邪顯正救護一切眾生皆離眾生相,如是修集功德……,修集如是等法,方能漸次轉依,提升轉依之層次而成就【初地真如】;如是修行者,方是親證【初地真如】之正法也!而此初地真如兼名遍行真如,仍是阿賴耶識,非在阿賴耶識心之上別有一心可名初地真如也!

今者彼諸愚人,竟否定初地真如心體之阿賴耶識,否定阿賴耶識而欲別覓另一真如心體,謂之為愚迷之人,誰曰不宜? 如是愚迷之人,如是昧於【初地真如】正理之人,竟能教授佛門四眾弟子修證【初地真如】之法,竟倡言能教他人親證初地道種智,古往今來,乃至未來無量世中,皆不可能有也!三世諸 佛皆不能如是故,三世諸 佛皆必同一說法:由真見道所證之阿賴耶識心體,淨除染污種子及進修而轉成初地真如 。如是方能符合諸經諸論 佛語及 菩薩語也!

如前所舉《成唯識論》諸多言句之中,已經分明宣示:真如即是阿賴耶識之真實性,真如即是阿賴耶識自體之所顯性,真如即是假名施設之法,真如非有真實體性,真如依阿賴耶識心體而顯示。上來舉諸教證歷歷分明,智者讀已即知,無庸重述,以免厭煩。

復次,證真如之真實義,學人亦應知之:證真如者,乃是親證阿賴耶識時,即能現觀阿賴耶識之真如性,即名之為證真如。由於此因地真如尚有雜染種子,未除異生性等雜染,故名流轉真如、邪行真如……等真如名。既如是,當知阿賴耶識心體即是真如之理體,當知真如實以阿賴耶識心體所顯示之真如性而為其體,是故 佛說流轉真如、邪行真如、正行真如……等名,是故若有人言真如心者,當知即是阿賴耶識心自體,彼等何可否定阿賴耶識心之後,欲再別覓真如心體?便如愚人棄捨黃金之體而欲覓得金龍一般,愚不可及也!

由是故說:彼等諸人久後仍須回歸阿賴耶識心體而修、而進,將來必定不得不回歸阿賴耶識心體而修、而進。唯除不再修證大乘法要,改為唯修解脫道之法。然而改修解脫道之後,仍然不能推翻或否定阿賴耶識心體也!二乘解脫道之涅槃實際者,仍是阿賴耶識心體所改名之異熟識心體故。茲先預記於此,一切大師與學人皆可拭目以待,久後必證余言之不虛也!

譬如成論開示云:【真如是 心真實性故。】 又開示云:【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相見、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識 自相故,識 相應故,二所變故,三分位故,四實性故。如是諸法皆不離識,總立「識」名。[0039c27] 】 亦如成論卷二之開示:真如無作用,真如無為非是定有;真如從阿賴耶識變顯,依阿賴耶識心體而假名施設為有真如;依阿賴耶識自體之清淨法性,假名施設為有真如;真如亦是假施設名,非有實體。如是,真如乃是阿賴耶識之所顯性,依附阿賴耶識心體而有而顯,是故真如本無實體,故無作用;既是無實體法、無作用法,焉有可能是實體法、有作用法之阿賴耶識之所依本體?能生阿賴耶心體之真如 豈可無作用如成論所說?而彼等諸人竟不能了知此一真理,豈非世間 顛倒極成 之邪思?

復次,譬如前舉成論所說:【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此句通達位指明心時之真見道位。通達位一名亦含攝真見道位與相見道位故,通達位亦名見道位故;見道一名亦指通達位故,見道一名函蓋真見道與相見道故,詳見成論前後所說)。】 【三、通達位,謂諸菩薩 所住見道。】 【在加行位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 【二、通達轉,謂通達位。由見道力 通達真如(憑藉真見道與相見道之功德力,通達初地真如),斷分別生二障粗重(即是斷除分別所生─ 意識相應─ 之煩惱障現行,斷除意識分別所生之所知障),證得一分真實轉依(斷一分煩惱障及所知障故,名為證得一分真實轉依─ 完成一分轉依阿賴耶識之真如性,由此緣故說為初地真如。此初地真如仍是阿賴耶識心體)。】【真如亦是識之實性(真如亦是阿賴耶識之真實體性),故除識性無別有法(是故除了阿賴耶識之自體性以外,無別有法可名真如)。】 【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 【此(阿賴耶)識無始「 恒、轉」如流,乃至何位當究竟捨?阿羅漢位方究竟捨。謂諸聖者斷煩惱障究竟盡時,名阿羅漢;爾時此識煩惱粗重永遠離故,說之為捨。……然阿羅漢斷此識中煩惱粗重究竟盡故,不復執藏阿賴耶識為自內我,由斯永失阿賴耶名,說之為捨,非捨一切第八識體(改名異熟識)。】 【然此見道,略說有二:一、真見道……。二、相見道,此復有二:一、…。二、…。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住極喜地。】 【七地以前猶有俱生我見愛等,執藏此識為自內我,如何已捨阿賴耶名?(七地以前仍有一分故意所留之思惑未斷盡,故其真如理體仍舊名為阿賴耶識,要到八地心時方才改名為異熟識。)】

由上所舉成論依經中 佛意而說者,即知親證阿賴耶識時,即是證真如也!但卻只是第七住位之真如。然而初地之第八識真如理體仍是阿賴耶識故,乃至七地時之真如仍是以阿賴耶識為體故,阿賴耶識心體即是真如之體故,離阿賴耶識自體即無真如故,真如是阿賴耶識自體之所顯性故,成論說真如是阿賴耶識之真實性故,成論說真如亦是假施設名故。是故,【初地真如】亦名遍行真如,仍是阿賴耶識心,不可如彼等愚人否定阿賴耶識而後欲再別覓真如也!否定阿賴耶識之後,欲再別覓真如者,必將永無取證之日:窮劫苦尋,終將不得。則於此後之長劫中,便因否定真如本體之阿賴耶識心體以後,頓成曠野孤露,無所依靠,不久消殞,說為可憐憫者。

所以者何?一切真悟阿賴耶識之人,依 佛語及菩薩論,轉依此阿賴耶識而能生忍、而不退轉之後,即可依此阿賴耶識而進修相見道諸法,便能進斷分別所生之二障煩惱,使其阿賴耶識成為【初地真如】。若不如是,心生疑惑而否定所證阿賴耶識者,於否定之時即成退失於 大乘無生忍者,即失「無明種子及無漏法種所依 」之心體,即須重覓想像中之【初地真如】;則將永劫長處無明長夜之中,成為正法中之曠野孤露、長劫無依之人,茫無所依、茫無所證,誠為最可憐憫之人也!阿賴耶識以外即無真如可證得故,阿賴耶識即是一切法所依之本體故,除此別無任何最終、最究竟之法故。

復次,真見道時所謂之【證真如】者,即是親證阿賴耶識之後,現觀阿賴耶識心體之真如性也!如是證者,方可名為證真如也!《成唯識論》前後所說,皆如是一以貫之,極為明確:皆說親證阿賴耶識心體之時即是真見道 ,即是根本智,即是證真如,初照真如之理體阿賴耶識心體故。如上所舉成論文句皆已如是明言也,自是彼等不能全盤貫通經論真意,因余明告而缺乏參究之體驗故,事後又不觀行而專作經論研究故,復因他人著作之邪說所迷惑故,乃成為處處斷章取義,自生誤會之人;便於已證真如之時,否定自己從善知識處所證之真如,欲再別證真如之法、之境界。如斯等人,便如愚人覓得黃金之時,由邪教導故,否定自己已經覓得之黃金,外於真金而欲別覓黃金;說為愚人,誰曰不宜? 彼等諸人亦復如是,親證真如心體已,卻自否認所證阿賴耶識心體,說為非真如,卻來否定親從善知識所悟之阿賴耶識心體,妄說阿賴耶識不是真如,妄說阿賴耶識心體為生滅法;愚癡無智至此,誠可憐憫也! 有智之人,不可效彼愚人:否定阿賴耶識之後,復欲別覓真如 。否則即成 心外求法之邪見,即成外道見, 佛說真如是阿賴耶識心體之所顯性故,諸菩薩論中亦皆如是說故。

復次,彼等所言:《應該證得【初地真如】時,方是真見道;證得初地真如時,一悟即至初地。》然而此等說法,乃是妄說,根本誤解【初地真如】之真實意也!是故彼等必將永無親證初地真如之時也! 余聞彼諸隨學四眾弟子如是傳說已,隨後引教及據理而雙破之,是故彼等隨後改口稱說自己尚未親證【初地真如】,向大眾稱言:「我將努力半年、一年之後,希望可以親證初地真如,而後教導大家。 」如是之語,其實皆成空話,絕無實義,所以者何?此謂證得【初地真如】者,本是親證阿賴耶識心,本是依阿賴耶識而修除識體中所含藏之異生性種子,本是依阿賴耶識之相見道 諸法而修行成為【初地真如】者,除此無別真如故,初地菩薩之真如仍是阿賴耶識心故,初地真如實即初地阿賴耶識之真實性故。

所謂【初地真如】者,乃是經由七住位之實證阿賴耶識而現觀其真如性以後,依阿賴耶識而進修相見道位 之種種觀行,通達初地入地心所須之道種智;並須修除異生性種子─ 永遠不會再有誤謗正法及誤謗賢聖之習氣種子;永伏性障如阿羅漢─ 永遠伏除瞋慢之現行如阿羅漢;再經多時多劫熏發十無盡願,方得滿足初地心;此時即名阿賴耶識為【初地真如】,五分法身之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所有功德皆已初步生起,由是緣故說名證得一分真如,如是名為證得【初地真如】,即是十真如中之初地真如,是名遍行真如,仍是阿賴耶識也,仍未脫離阿賴耶識名也。

彼等不解佛菩提,不具道種智,受他人邪見著作及言說之影響,又因誤會經論中之真實意,便因信不具足故,不信阿賴耶識能如是輕易證得(其實是因善知識之助益方能輕易證得,非是自己苦參所能證得),不信自己輕易證得之阿賴耶識心體即是真如之體,便誤會阿賴耶識心體之外別有玄妙之真如心體,誤以為阿賴耶識之上、之外,別有所依之玄妙心體真如,執著論文經文中所說真如一名,執言取義,妄謂真如必是另一心體,必是阿賴耶識之所依心、所依法;既如是,則墮第九識之種種過失中,若真如是阿賴耶識之本體者,必是第九識故,如是真如之本質即是第九識故;此乃理證上之極成,乃是事實, 不因彼等不說真如為第九識,便非第九識也! 彼說真如出生阿賴耶識故,彼說阿賴耶識是真如之性用故,然而 佛與諸菩薩皆說阿賴耶識是心體而非他法之性用故。

如斯等人,乃是執言取義之人,乃是嚴重誤會佛菩提,嚴重誤會法界實相之人也!由此故說彼等乃是頭上安頭、畫蛇添足,不能忍於「阿賴耶識本來無生」,是故否定阿賴耶識已,欲再別覓阿賴耶識之所依心體,則已退失於大乘無生忍之「阿賴耶識本來無生」者,則是已失大乘無生忍之凡夫也!雖然彼等諸人今時同皆自以為是增上進修,其實卻不能免除下墮之實質也!若不能忍於阿賴耶識之本來無生而失其無生忍 者,若欲於真實心、根本識阿賴耶之真如性以外別覓真如者,唯有返墮離念靈知意識心體,或墮惟覺法師所墮之意根── 處處作主之末那識── 然而此等皆非真如。故說阿賴耶識心以外,無別真如可證。

是故彼等今時否定阿賴耶識心以後,欲再別覓真如者,將永無可證之日,假使彼等後來引用古時錯悟祖師所說之離念靈知心作為真心,或引用今時錯悟之人所提倡之離念靈知心,作為真如心體者,余絕不作詫異之想;否定阿賴耶識之後,唯有離念靈知之意識心,可作為憑藉故。然而離念靈知心夜夜間斷,悶絕必斷,非如佛地真如無垢識之恒時常不間斷,並且恒時常不間斷的與五別境心所法相應運作,無有眠夢等法,非如離念靈知之常常間斷、夜夜間斷也!故說離念靈知絕非真實心也!復次,離念靈知正當現起之時,時時與五種別境、四不定及瞋慢…等心所法相應而轉,乃是意識心也!因地真心從來唯以五遍行心所法相應而轉故,佛地真如心(無垢識)從來不與瞋慢及不定等心所法相應而轉故,離念靈知則與瞋慢及不定等心所法相應而轉故。此謂彼等否定阿賴耶識之後,若不懺悔而回歸阿賴耶識心者,則唯有返墮意識或意根之中,則以後久時求證阿賴耶識心以外之真如而求不可得之後,必將主張離念靈知心即是初地真如,則墮於常見外道見中;若不如是,則唯有維持現在妄想之真如一法,而永無實證真如之日;除此以外,無別餘途,更無別法可修證故。

由如上所說內涵與次第,以阿賴耶識為法體,進修相見道位種種行門而得滿足時,說為證得【初地真如】,說為證得初地入地心,說為實證阿賴耶識遍行於諸根、諸識、諸塵,故其阿賴耶識於此位中即得兼名遍行真如,是名【初地真如】,仍是以阿賴耶識心為體;除此以外,無別【初地真如】可證;除了轉依阿賴耶識而進修相見道位之種種行門以外,無別有法可證【初地真如】。由此正理,即可了知彼等所說「阿賴耶識性需要靠修行來修除,(初地之)真如則是靠證知 」,乃是妄說法者,乃是不解佛法真意者,非唯違教,亦復悖理。所以者何?謂彼等所欲親證之初地真如心體者,必須於七住位中親證阿賴耶識心體之後,不否定阿賴耶識心,並以阿賴耶識心為法體,進修相見道位等法,次第通達之後,方能成為初地真如也,初地真如仍是阿賴耶識心之所顯性故,初地真如仍然是以阿賴耶識心為所依體故。是故初地真如非是一念之間所可證得者,要由七住心所證之阿賴耶識心轉進,歷經23 心之後而證之,焉可如彼妄想所說之一念之間證知?真乃無智之人也!

復次,阿賴耶識心之真如性,乃是本來如是,雖然因地時其心體含藏雜染種子無明等法,然於一切有漏有為法中配合運作之時,卻恒顯其清淨自性,不於六塵萬法而起貪厭;此性本來如是,猶如黃金本性清淨,非因修有,故名本來性淨涅槃。是故吾人若得親證阿賴耶識心者,便得現前領受真如,現前領受涅槃實際,不須別作觸證真如之事修或理證,否則即成不斷我見之人,即成不能忍於阿賴耶識心之真如性者,即成頭上安頭之邪見,名為「於大乘般若不能得忍」。衡於唯識諸經諸論中 佛語 菩薩語所說者,莫非如是,無人能推翻之,而彼等諸人今日竟因事相上之不滿而大膽推翻之。

復次,阿賴耶識體恒常住,而離見聞覺知,故名「恒、而不審」,此乃一切精研唯識學之專家所共認者,彼等諸人前曾為眾宣說 玄奘菩薩之八識規矩頌時,應已親自為眾解說之,如今云何卻不肯承認之?卻不肯承認其恒?卻又自創學說,妄說阿賴耶識體是生滅,豈但全違聖教?亦違自己以前為眾所說《八識規矩頌》之正理,更違親證阿賴耶識者現觀之理證境界,復與彼所舉證《起信論》一心二門 「不生滅之如來藏與生滅之種子流注,具此一心二門名為阿賴耶識 」之說嚴重相違,違背教證,焉可謂是正說?

彼等法首,後來又對我正覺同修會中之已證阿賴耶識者作如是言說:「真如應是能完全作主者,所以親證真如之後,若遇刀割色身生痛時,應能以真如作主而令色身不痛,證得如是境界者方可名為證真如者。你們同修會既說已證真如,你能教他不痛嗎?」如是邪見妄想,絕非佛法,過失極多故,智者若聞此語時,必定同皆忍俊不住、噗而笑之。有智之人,衡於佛教歷史事實,衡於一切種智妙義,即可了知其見虛妄;而彼座下隨學之四眾法師居士,竟然愚癡無智,不能簡擇其過,全面信受其說,令人深覺詫異!是故彼之否定阿賴耶識心體,說為生滅法者,實有大過,實已成為破壞正法之大惡行也!

譬如成論云:【餘部經中亦密意說阿賴耶識有別自性,謂大眾部阿笈摩中密意說此名 根本識,是眼識等所依止故,譬如樹根是莖等本。[0015a18] 】 又云:【論曰:根本識者阿陀那識,染淨諸識生根本故。[0037a17] 】 既說阿賴耶識有其別異於他識之自性,而非想像之法;又謂阿賴耶識是根本識,猶如莖葉之根而為萬法之根源;乃至彼等諸人之身根、覺知心、六位51 心所法之貪瞋、六無為之真如體性……等法,悉由常住不壞之阿賴耶識心體所含藏之種子而出生、而配合94 法所顯示者,焉可說阿賴耶識為生滅法?能生萬法之心體若非是常住者,則無可能是能生萬法之心也!若非常住之心,則彼心滅已,尚有何種功德能生萬法乎?莫非彼等認為:無法能生萬法乎?

是故,能生萬法之心體必是常住法,常住法者,其體不應是生滅性也!今者諸經 佛語,諸論 菩薩語,皆說阿賴耶識是根本識,是萬法之根源,是出生萬法之心體,則知必是常住之法體,彼等諸人竟然愚癡無智而否定之,違教亦復悖理,豈是有智之人? 無智之人云何能指導他人修證無上甚深之佛菩提智?否定阿賴耶識之後云何能教導他人親證【初地真如】?絕無此理也!一切有智之人,當於此思之。如是,阿賴耶識鎮日為其服務,鎮日流注彼等諸人之覺知心種子,心所法種子……等等,鎮日不斷顯現其真如性,從來不曾稍時停歇,彼等竟然將此真如理體之根本識加以否定,直是數典忘祖、忘恩負義之人也!

又譬如《述記》云:【述曰:此簡他宗,顯離本識無別真異熟,謂若離此第八異熟識有別命根及眾同分等。 等者,等取「或執別有窮生死蘊等恒時不斷、相續生滅、殊勝真實異熟果體」,不可得也;即破薩婆多「命根、眾同分是真異熟」,破化地部等「離此別有窮生死蘊」,大眾部別有根本識,上座部分別論者「別有有分識等為勝異熟果」不可得也。 返顯「不離本識恒時相續、勝異熟果可得」之義。恒時之言已顯相續,相續之言更何所顯?恒時簡間斷,相續簡常,故無失也。[0301b23] 】

由如是《述記》中申論《成唯識論》之意,可知他宗所言:「於此阿賴耶根本識之上,離此阿賴耶識心體,別有真如、窮生死蘊、根本識,可為恒時相續不斷殊勝真實之異熟果識」者,皆不可得,皆非正理。由述記中如是一文,可知阿賴耶識即是萬法根本,真如亦攝在萬法之內,乃是阿賴耶識心體之所顯性,萬不可外於此識別立他法作為真如,萬不可顛倒建立真如為阿賴耶識之體也!萬法皆以阿賴耶識心體為主體故,真如亦是百法等萬法所攝故,而且是四位94法所顯示之枝末法故。然而彼等諸人於此聖教正理,竟能否定之,竟能執言取義 而別立一法作為阿賴耶根本識之所依心體,將完整之佛菩提道法義加以肢解,使其雜亂無章,則必成就破法重罪,耽誤學人道業,真乃膽大妄為也!

述記復言:【述曰:依止 根本識 者,此句(非唯通意根,亦)通下第六識,二俱依止第八識故,顯其共依。然依止有二:一、依種子第八識,即是因緣親依,達磨經中「無始時來界」也;二、依現行第八,即是增上緣依,即達磨經中「一切法等依」也。言六轉識皆依本識「種子、現行」而得現起。五十一說:「由有阿賴耶識故執受五根」,乃至「由有此識故得有末那」,第六意識依之而轉等是也。[0475b13] 】阿賴耶識既是根本識,既是能生萬法之根本識,則是一切法所依,是故阿毗達磨經之頌中說為「一切法等依」。既是一切法等之所依體,則是一切法之根本,焉有可能如彼所說之以他法為體?

復次,佛法之旨,必有 最初識 與 最終識 之理;若人違於最初識與最終識之理,必成畫蛇添足之舉,則成「誤認所添蛇足為蛇之本體 」之愚人也。是故,佛法中所說眾生心者,至多唯有八識心王,不可別有九識、十識之說也! 佛說心者 廣說有八種識 ,而不別立九識、十識故。 如是八識心王之法,古時已經有人懷疑不信,認為別有第九識、第十識,為阿賴耶識之所依體。然而是說錯誤,其過極多,非唯違背理證,亦違教證;由是緣故,唐時 玄奘大師不惜違背專制皇帝之意,干冒生死,私自親往天竺求法;千里迢迢,歷盡風霜雪雨種種苦楚;後來確實親證而通達其理之後,乃楷定為八識心王,楷定阿賴耶識心體為一切世間與出世間萬法之主體識,別無所依心識或法體,亦別無餘識可知可證,更於成論中明說:真如亦是假名施設,真如乃是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之真實性。

如是楷定八識心王之後,乃遍歷天竺諸國,求見諸國國王,請求召開法義辨正無遮大會,提出「真唯識量」之主張,破盡當時天竺一切法師謬法;如是正本清源、澄清法義,當時少有人敢出面提出辨正者,故令當時天竺佛教普得回歸正法,大為復興。後時回唐,亦於國都長安城門高懸「真唯識量」四個大字,接受任何法師前來要求召開法義辨正無遮大會之請求,隨時準備與一切宗派法師作公開之法義辨正;然而終其一生,無人敢來辨正。千餘年後之今時,彼等否定阿賴耶識心等諸人,再提出阿賴耶識之所依本體真如之說法,本質仍是第九識,不因彼不以第九識之名而說,便非第九識也!如今彼等諸人主張:「真如能生阿賴耶識。真如出生阿賴耶識之性用。」所說所行,仍只是古人九識、十識主張之餘緒罷了,了無新意。彼等今日所說所作之事,只是重炒月溪法師與錯悟之古人所遺留之冷飯罷了,只是強詞奪理,將八九識硬拗為同一個第八識,並無新創之觀念。

若人開悟明心之後,不能於阿賴耶識而得安忍者,本質皆因善知識太過慈悲,令其悟得太過容易所致;亦因自身於悟後不肯如實補作觀行之功夫,唯作經論研究之事,是故缺乏觀行體驗之過程與內涵,因此不能安忍於阿賴耶識心體,便起疑心,便欲別覓更高、更勝、更玄妙之法,作為輕易所悟得之阿賴耶識心體之所依法。然而如是作為,有大過失:謂若彼等今時既能如是,則其所「度」弟子,將來 設使 因彼真有妙法能令弟子親證阿賴耶識所依之真如體者;其弟子將來亦將因此緣故而效行之,再度否定其法,更欲別覓「阿賴耶識所依真如」之所依體;後後時亦將再度有人欲再別覓真如之所依體再所依體,如是代代轉增一法為體,終至輾轉無窮,則將永無親證究竟佛法之時也!是名輾轉無窮之過,成為虛妄法,非是實相法,實相法必離輾轉無窮之過失故;能離輾轉無窮之過失者,方是真正之佛菩提道故。

若有輾轉無窮之過失者,彼法即非真正佛法,永無究竟終證之時故,永無成佛之時故,亦將成就「 釋迦世尊尚未成佛」之誣謗故, 世尊未曾說第八識阿賴耶別有所依之體故, 世尊於諸經中皆說阿賴耶識無始本有,性如金剛永不壞滅故。若有人作此主張:「經論中曾說阿賴耶識別有所依之真如體 」,則彼所說者皆是誤解經論旨意之言,如此書中前來諸多教證理證所破。而彼諸人欲再別覓阿賴耶識之所依體,定名為真如者,其體終不可得,阿賴耶識心體真是 最初識 故,亦是 最終識 故, 佛說此阿賴耶識心無始劫來本自存在故,亦說永無捨時故,亦說此識究竟轉依之時成為佛地真如心體故,離此別無真如可得故,此識即是真如所依之主體識故。乃至今時彼等否定阿賴耶識等人所主張之真如,其實亦皆是阿賴耶識心體之真實性,將來彼等設或稱說確實別有真如可證者,亦將只是今時所證阿賴耶識之真如性,而彼諸人皆將故弄玄虛,藉以招攬不知內情之人隨其修學。

余今公開預記於此,彼等諸人必將永遠不能自外於余之預記,大眾可以長期拭目以待,證明今時余所預記之言非是虛言也! 是故,彼等諸人否定阿賴耶識心體之後,已成為「不能於實相心阿賴耶、異熟識生忍 」之錯誤心行,已失無生忍,則不能說為真正開悟之人也!則非是正法行者之心行也! 唯除將來悔過,改口承認阿賴耶識心體是根本識、是萬法之主體、是真如所依之本體,方能重新再有大乘之無生忍也。

今由上開舉證經教之言,證明彼等所主張「阿賴耶識有所依之真如體」者,乃是妄說,乃是自意發明之說,違教亦復悖理,所說邪謬,非是正法,亦違正理。諸經諸論中皆說阿賴耶識無始本有,恒而不斷,復於因地中顯示本來性淨涅槃,即已證明阿賴耶識乃是最初識;亦說阿賴耶識心體滅除阿賴耶識性已,改名異熟識;滅除異熟識性已,改名無垢識,即是佛地真如之無垢識;如是教證,則已顯示此一識體無始本有而復恒存不斷,亦說此識體最終不滅,成為佛地真如心體,即是最終識,永無捨時。如是最初識與最終識同是一心,不違楞嚴所說「因地心與果地覺為同一心」之理,即是法界萬法之實相也!是故阿賴耶識心體,經中 佛說為「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又說「由有此識故,有涅槃證得」,已證實阿賴耶識即是最初識,亦是最終識,無餘涅槃中唯是阿賴耶識(此時改名異熟識)心體故;亦已證實一切有為法與無為法,皆依此阿賴耶識心體所執藏之種子而有、而建立,若離阿賴耶識心體,即無一切法可生,即無涅槃可證,即無佛法可學、可修、可證。如是 佛語菩薩語等,洵非虛言;經論中如是具言,今猶可稽。是故一切佛子當信此言,莫信餘說邪見。

由此一書,對於彼等諸人誤解佛法之處,依經引論,依教及理加以辨正,令眾週知,得以據此修正知見,增長正見。由此書中所辨正之法義,即可了知彼等諸人乃是自行發明佛法,自行解釋佛法 ,非唯違教,亦復悖理,所說不成。後時若再有所言說乃至出書「弘法」者,當知皆同此等書中所辨正之邪見一般,無可信受之處;唯除彼等諸人後來棄捨今時邪見之後,認同經論正義,不再以己私意亂作解釋,則其所說之法,方有可能契符 佛意與菩薩意。若能契符 佛意與菩薩意者,則必契符我法,同出一門故,同源於 世尊法教故。

復次,彼等每作是言:「一切都回歸經論,蕭老師說的統統不算數。」然而經論之意卻被彼等諸人嚴重錯解,卻被彼等擅依己意妄作解釋,彼所說者已非經論之真正本意也!如今彼等所說「回歸經論」之義,實非真正回歸經論,而是回歸彼因邪見所解釋之義,已經平實舉證為處處錯解者,顯見平實 所說者方是真正依經依論之正法也!顯見彼等所說者處處違背經論正義也!

復次,彼之法首,數月以來說法之時,皆不敢將彼所認定「經論所說與平實所說相違之處」加以申論,不敢明確申述何處為違,唯說余法有違經論。彼等唯敢影印經論文句,藉以指稱我法錯誤,有時對人申述:「經論所說與蕭老師所說有異,你們自己讀了就知道,所以應該回歸經論。」但卻禁止他人將其申論之義記載成文,禁止他人轉述其所申論之意旨,禁止說為其意旨,託言彼所錯解經論之意皆是經論本來之義,謂人曰:「我所解釋之經論意思,皆不是我自己之意思,皆是經論之意思」。然而余觀彼所影印之經論中義,卻處處印證余法之正確無訛,卻處處證實彼諸經論乃是破斥彼等所說之邪見。

由是緣故,彼等尚不敢將私下對經論之申論落實於文字上,亦禁止隨學者說與余知。如是言行,顯然是心虛之行為也!真正之理,無一不可說向他人,乃至如余非唯公開申論之,非唯將所申論經文論文之意落實於文字上,更加之以梓行天下,不畏大眾知之,不畏一切我所曾經得罪之大法師讀之評之,更不畏彼等辨正之。正理必是可以公開申論者故,教證亦是可以公開申論者故,真理必定越辨越明故,申論正理而符佛法正義者即是理證故;是故余數月以來於講經會上,不斷催促彼等印行書籍、公開辨正法義。

復次,彼等座下隨學之人,往往抗聲而言:「蕭老師怎可因為楊老師說阿賴耶識另有所依之本體,怎可因為法蓮師說阿賴耶識是生滅法,就將他們的開悟印證加以取消?開悟之事會有『有時開悟、有時不悟』的事情嗎?太荒唐了吧?」如是抗議乃是無理之言也!有智之人,以喻得解:

譬如小兒愚癡,不解算術,師長教之:「一加一等於二,汝知否?」小兒初時不解,師長便謂之為「不懂算術。」小兒勤學之後,忽然得知,確認「一加一等於二」,師長便印證之曰:「你懂算術了。」然而後時小兒因於邪教導故,不再信受師長所教之法,堅持「一加一等於三,老師所說一加一等於二之說法不正確。」復又始終不肯與師長探討研究修正,由是緣故,師長便取消以前所作言說,改口說言:「你如今卻又不懂算術了。我以前說你懂得算術的話,今天收回。」如是收回其言,何曾有錯?時空有異故,彼之見解已經有異故。

余亦如是,對學人傳授正見,教其體證阿賴耶識心體所在,令彼現前領受阿賴耶識心之真如性;當學人體證之後,認定阿賴耶識心是實相心時,余則為其印證:「汝已開悟明心。」然而後時學人因他人之邪教導,或因他人邪謬著作所誤導故,不復信受阿賴耶識為實相心,恣意加以否定,余則 被動回應 而收回以前之印證,說之為「退失於開悟明心之法,今已不是證悟之人。」要待後時,彼若精研經教而得全盤貫通,對阿賴耶識重新觀行而確認為實相心、確認為最初識與最終識,如是重新體驗,確認阿賴耶識即是真如之體,再公開懺悔之後,余將於確認彼已重新認定阿賴耶識為實相心及已公開懺悔之後,方有可能再度為其印證為悟。便如小兒忽然想通,重新確認「一加一等於二,老師說的確實沒錯 」,捨棄「一加一等於三」之錯誤觀念以後,師長始有可能再度言其「懂得算術 」也!

余之否定其開悟明心一事,乃是 被動回應 之舉:因彼否定實相心阿賴耶識之故,或因彼於最終識阿賴耶識心體之上別立一法為最終之體,余乃回應其否定之說,回應彼畫蛇添足之說,取消其開悟之印證,非是主動之舉。後時彼若公開懺悔以前否定阿賴耶識之壞法行為,公開承認阿賴耶識心體真是實相心以後,余將重新為其印證為開悟賢聖。若重新為其印證之後,彼又重新否定阿賴耶識者,余亦將隨後再加以取消開悟之印證,重新定位彼為凡夫、外道。如是 被動回應,反覆而作重新取消及重新印證之事,如是之行絕對正當。

要因當事人之否定或確認實相心而因應之,要因當事人於大乘法體阿賴耶、異熟、無垢識心體是否得忍而因應之,不許在彼否定阿賴耶識實相心之後,繼續承認其開悟之印證也!否定阿賴耶識之人,則是不能於實相心安忍之人;既退此忍,則非是證悟之賢聖故;若外於阿賴耶識心而別求真如者,即成心外求法 之外道故。是故始自 世尊在世時,末至未來法滅之時,一切菩薩皆不允許印證之後便永遠不變也!是故 世尊亦說有八萬人退失於大乘正法,有時有諸弟子退失而不能得忍故,唯除彼等諸人重新確認阿賴耶識心之後,永遠不再否定之。

譬如《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有數億人因於聞 佛說法而悟,其後卻又有八萬人否定阿賴耶識,致令般若正觀不能現前, 佛即說彼八萬人退失佛菩提,取消其開悟之印證,說為退失般若正觀者;不因前時印證彼等開悟,便永遠是開悟者。所以者何?開悟之人唯是七住位爾,要待消除異生性而進入初行位之後,已生起菩薩種性之後,方有真正之位不退,是故十住位中之位不退者,要在 持戒不犯、不謗正法等前提之下而說。彼等已經誹謗大乘根本法體阿賴耶識心,因此已嚴重犯戒者,不可說仍是位不退者, 佛說否定如來藏者即是一闡提人故,楞伽及諸經中 佛語皆說如來藏即是阿賴耶識故。 佛說若人謗法犯戒者,捨壽之後:「三賢十地之修證,一切皆失 」故,如是前提不可不知。

復次,彼等既然否定余助其親證之阿賴耶識心,妄說為生滅法,則是否定余所傳授之正法者。既已否定余法,則余以前為彼等所作之開悟印證,對彼等已無實質意義,又何須在意余是否取消其印證? 若認定余法正確,是故余之印證對其未來弘法之作用極為重要,則不應否定余法,更不應妄說阿賴耶識心是生滅法。如是,彼等所思所行者,自相矛盾,豈有正義可言?

彼等若欲余為其重新印證者,則當重回我會中公開懺悔以往謗法之大過,重新確認余法正確,重新確認阿賴耶識心真是萬法之根本,重新確認阿賴耶識心即是真如之體;則余絕無理由可以拒絕為彼重新印證也! 彼若不此之圖,而欲余為之印證者,而希望余不取消以前對彼等之印證者,殆無可能;乃至求於 世尊,希望飭令余為其重新印證者,亦無可能, 世尊亦必無法同意彼之錯誤觀念與行為故;彼等今時所言所行者,正是破壞 世尊正法之惡行故。

由是緣故,明心之人有退與不退差別,要在不否定正法、不破壞正法、不誹謗賢聖之前提下,方有不退可言,並非人人明心之後皆得不退。譬如《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十劫前之舍利弗尊者、王子法才,退失十劫無惡不造之後,方又成為 世尊座下弟子。亦如《大寶積經》卷77 所載:「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我本做何罪障,於一劫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還退失?』佛言:『富樓那!隨逐依止惡知識故,又 不能廣流布法故,汝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還退失。』」是故,明心之人,於般若正觀現前之後,仍然常有因為福德及慧力因緣不具足而退失者,福德不具而退失者謂不能廣流布法也!亦有因為值遇惡知識而退失者,即是今時我會中部分人隨彼邪說而退失者。由是緣故,一切人皆不得主張人人悟後皆得不退也!是故若有人退失,而被平實取消開悟之印證者,亦是常事;自古已有故, 佛在世時已然如是故。

復次,彼等諸人每作不負責任之言:「蕭老師的法有錯誤,你們看這一段經文,看那一段論文,便可知道他的錯誤。 」然而舉證經文之後,卻又不對經文論文加以申論,任由學人猜測、心中生疑。余等眾人依彼所舉經文論文觀之,卻又與余等所證完全無差;詢之於彼等隨學之人,彼等仍謂「吾等所追隨之法主,未曾加以申論,只令我等自行理解」,仍然不對所舉經文論文而作申論,不肯示以差異之處,但言我法有誤,但言彼法為真。如是之行,乃是不負責任、逃避責任之行為。我則始終不如是作,聞彼所說已,必定依彼所說而逐段、逐句於講經時公開申論之;申論之後,復又落實於文字上,復又梓行天下,公諸於世,任由大師學人檢驗之,完全負責,絕不作逃避責任之人也。如是行已,復又於講經時常常公開催促彼等:儘速落實於文字上,印行天下,然後方能往復辨正而令法義越辨越明,方能廣利今時及後世眾多學人。

而今余於《學佛之心態》附錄四《略說第九識與第八識並存… 等 之過失》文中,對彼等邪見所作之辨正,彼等皆不能以正理公開回應,不能證明自己所說為正確之理,不能對文中所述一百九十種過失一一具文答辯,一直避重就輕、迴避辨正;卻又繼續如前所作不負責任之行為,恣意誣指余法為非,仍然不肯申論余法非處之理證與教證;如是繼續不作具文答辯之行,迴避余對其法針砭之後彼所應有之文字回應,亦繼續禁止其隨學者說明彼對余法有誤之理論。如是繼續其不負責任之身口意行,與余公開申論、落實於文字、完全負責之作為完全相反,焉是真正學佛之人所應為者?直與世俗粗人無異!世俗法中有學養之人,已能遠離如是不負責任、違背誠信之行為故!是故說彼為世俗法中之粗人,非是世法中之細人也,何況能是佛法中之真實行人?

彼等如今仍繼續影印大量經文論文,繼續誣指余法為非,仍然不肯申論余法非處所在,仍然不肯申論自己對經文之釋義,繼續如是不負責任之行為,繼續以語言私下曲解經論意旨,而對學員私下誣稱余法有誤,已非正心誠意之人也!若非正心誠意之人,所說之法有何正義可言耶?(編案:此書二校之時,已因余之不斷公開催促及指稱彼等為不負責任故,近日乃有法蓮法師出版《如來藏與阿賴耶識》一書,亦有化名為紫蓮心海比丘者,自稱曾在同修會中共修,出版《辯唯識性相》一書;然此紫蓮心海者,經查同修會之共修紀錄,未見實有其人,應係化名;書中所說亦是嚴重誤會唯識性相者。彼二書所說法義,將由本會台南地區之老學員加以辨正後,別印《假如來藏、辨唯識性相》二書回應之。)

而彼隨學者稱言:「我們楊老師欲見蕭老師對談法義,而蕭老師始終不肯相見,不肯討論法義。」然而事實卻是:彼自受學余法以來,從來不曾與余探討法義。自彼於今年(2003 年)初農曆新年期間,忽然來函辭去親教師職務時起,三週之內,余以多種方法、多種管道,欲探尋彼辭職之緣由及予挽留;後聞彼對余法有異見,故余欲見彼對談法義;而彼始終避不見面,亦不肯接余所撥電話(彼電話有來電號碼顯示之功能),改撥手機號碼則皆是關機狀態;後時又去電,得語於其夫人,請其轉告回電,然彼亦不肯因我之留話而回電;託人送信前往其宅,亦不肯回電或覆函,一向迴避於我。而彼隨學諸人卻繼續顛倒事實,言為彼欲見我論法,而我不肯見之。

乃至後時有人對其言曰:「為人弟子者,應先與上師對談之後,方可辭去教職及否定其法,不可避不見面而私下否定其法;此是作人之基本原則,汝實不應如此。否則尚且不如世俗人,何況是佛法中出世間大法之修學者? 」有人以如是正理,邀約於彼,亦邀約於余;彼因此故,不得不承諾與余相見。余欲挽回其心,乃對出面邀約者回應曰:「地點、時間、旁聽之人,皆可依汝所說:全部由彼決定。我皆無意見。唯有一事必須堅持:雙方各自錄音。以免後時各說各話之弊。」我既不計較時地及旁聽人物,完全由其指定,故於如是優厚之條件下,彼因此不得不答應見面,但要求須寬緩一、二月時間,彼須先作整理與準備。

然而如是約定,時過二週之後,彼隨即又取消與余見面論法之約,令邀約之人功虧一匱。而彼卻遮蓋此事,不將此事告知隨學諸人,致使隨學諸人繼續向他人倡言:「我們楊老師要求與蕭老師見面論法,蕭老師都不肯賜見,都不肯見面討論法義。」彼之追隨者如是私下妄言、不斷流傳,如是誤導視聽,皆是心不由衷之言,都非誠實之言,非是學佛之人所應有之心態也!言不誠實者,已失人格故。

彼楊老師較早之前,更對促令彼與余對談之中間人曰:「你不必急著要我跟蕭老師見面,以後他自然會來找我。」又曰:「你不必急著要求我寫出對蕭老師法義上的質詢,這種事情不必我親手來作,以後自然會有別的道場法師寫信質疑他。」

由如上舉證之事實與言行,可以證知一事:學佛之人若有私心、瞋心、增上慢未斷除者,即使親得善知識為其明言密意,而得證知萬法根源之阿賴耶識實相心,然因尚在三賢位之第七住中,尚是習種性人,仍可能因於私心慢心而故意誹謗正法及賢聖,則成未離異生性之人;未除見道所斷異生性種子之人,當知更未是通達位之初地菩薩,仍未通達般若之別相智故,仍未具足般若後得智故,尚未發起初分道種智故,尚有見道所斷之異生性故。

是故,彼等雖在我法之中,受學我法,因我早期之濫慈悲明言,而得親證阿賴耶識心體,然因未曾眼見佛性故,福德及慧力二皆欠缺故,遇境則滯,為境所轉;便因所思不遂故,對余起瞋起慢而故謗正法,將實相心阿賴耶識妄謗為生滅法,另行別立更高於阿賴耶識之想像之心體真如,即墮第九識邪見中;而此想像中之真如心體,必將成為永遠不可知、永遠不能證得之妄想真如,真如乃是阿賴耶、異熟、無垢識所顯示之真實性故,離此則無真如可證故。故說彼等如是言行,實已成為誹謗正法及謗賢聖、成就地獄業之愚行,而彼等諸人至今猶不自知已經成就謗法之罪,誠可哀憫!

復次,彼等諸人既認定自法真實無訛,然余今已具文及出書評破之;彼等自應就余對其所作之評論,提出反駁或辨正,梓行天下,令眾週知。若不能如是加以反駁或辨正,不能證明其法正確者,則應儘速回歸阿賴耶識心體之正法,儘速懺悔以往所造誹謗根本正法之大惡業,以救捨離我會而隨其修學之四眾,亦救自己捨壽之後免受長劫大惡業果報。

由是緣故,今以如是長跋,以舉證經論證據為主,對彼等所妄說之法義略作辨正,不廣發揮,欲救彼等諸人;余於拙文《略說第九識與第八識並存… 等之過失》中,已經多方略論,有智學人讀已,略作思惟,便可了知其意故。今復回應彼背後某大道場所指使者之來函及請問,故造此書,申論大乘佛法正義,而以舉證經論教證之舉證為主;略作申論之後,且於此跋中,勸請諸方學人與諸大師、法師、居士等人,對深妙正法勿作揣測誹謗之言,可免未來世中受諸長劫尤重純苦。苟違吾言,故造謗法謗人之大惡業,捨壽之時悔之,復有何益?不如此時此際慎始為宜!余所指稱彼諸大師之邪謬說法者,多是因彼大師先誣蔑余法,先妄謗余法,令正法被誤以為邪法,是故必須回應之,是故余於其後回應之,非是主動之破斥故。是故彼等法師與居士諸人,不應因為余之破斥大法師邪見邪說,致生瞋恚,故意謗我所弘 世尊正法。

余所主動破斥者唯二:一者藏密邪法,二者印順法師之藏密應成派中觀『惡取空』邪見。此二法者,因藏密全以外道法取代佛法,令佛教從教內之根本開始外道化故,不得不破斥之;因印順否定如來藏、阿賴耶識,妄說為意識之細分,實無此第八識心,嚴重斫喪佛教之根本;由彼等二種外道見,貽害學人極為嚴重、極為深遠故,是故不得不主動破斥之。除此以外,皆是被動回應彼等公開或私下之否定正法者。

乃至早年有一極負盛名之法師故謗余法,亦曾蒐集當時廣為流通之拙著《護法集》而燒燬之,余知已,亦唯去函婉言說之,而不於書中提及其法號,日後亦將永遠不言其法號,唯除後來無因誹謗我法。然而彼等台灣四大法師,前後對余所作之無根誹謗,以及誣謗余法為邪魔外道法、為法義有毒者,其影響力甚大,是故不能如是視而不見,是故當有回應,以警未來。余從來不主動對大法師挑起戰端,然而絕不畏懼大法師,亦一向不迴避之;卻一向不破斥小法師,一向尊重一切小法師,唯除彼主動挑起法戰事端者。如是事實,教界法師居士悉應知之,不應因余之 被動回應 彼等大法師而起瞋心也!

復次,余之被動回應而破斥諸大法師者,諸多小法師等應以感激之心態視之;若非余之不畏強權而破斥其法義錯謬之處,令眾週知者,台灣之所有佛教資源,皆將完全由彼四大法師全部吸取,令諸小法師全無立足弘法之地。如是大利小法師等人,復又建立三乘佛法於不敗之地,諸多小法師應予認同方是,豈可因為余之破斥彼四大法師,而因同是出家身分故,便感同身受?更何況是從余得法之法師,獲得無生勝妙正法已,焉可恩將仇報、反噬於我?

復次,彼等諸人既否定余所為其指示之阿賴耶識,今又尚未證得自己所主張之初地真如心;事實上,於否定阿賴耶識心以後,亦將永無可能證得初地真如心,初地真如即是初地阿賴耶識之真實性故,除阿賴耶識心體以外別無真如可證故,初地真如即是彼等所否定之阿賴耶識心故。如今彼等諸人卻欲在否定阿賴耶識心之後,欲在阿賴耶識心體所顯示之真如性以外,別覓真如,則與「認定虛空有實體」而欲捉取虛空之愚人無異,必將永無可證之時。是故彼等諸人日後若不回歸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正法者,必將反墮離念靈知 之意識心境界,重墮常見見中;除此以外,別無他途。余今公開預記於此,大眾可以長期冷眼觀之,觀其能否超出余之預記?唯除後來「偷偷回歸」阿賴耶識心之正法。彼諸人眾之領導者,既已否定阿賴耶識,說非是真如,則是退轉於明心功德之人,則是退失般若正見者,則是退失於第七住位者,已經不是真正開悟之人也,唯除後來私下重新承認余所為其明說之阿賴耶識為實相心、為不生滅之法。

彼等諸人今又對其隨學四眾宣示曰:「見性與明心是一樣的,不用追求見性,有見性跟沒見性是一樣的。 」則是既未明心亦未見性者。而彼首腦人物亦因此故,已經對他人言曰:「我如今全部歸零,不承認以前從蕭老師處所學得之法為開悟之法,我如今是從頭開始求悟初地真如。」如是全無一法,卻又誤解初地真如之修證,卻又誤解經論法義如是嚴重,如是否定三乘佛法根本之阿賴耶識心者,乃是已入邪見之人,尚且不能安住於第七住位中,云何有智、有慧、有力能悟初地真如?云何能利大眾?究竟欲弘何法?欲如何利益眾生?如何能弘揚正法?真乃令人難以想像理解者!而彼隨學之法師與居士等人,卻又認同如是現象與事實,不能理解其嚴重之謬誤,真乃天下最令人難以理解之事也。

復次,一切佛弟子,若有從余修學而輕易得證阿賴耶識心體者,或者早年從余明聞阿賴耶識心體所在,而欠缺親自體驗觀行之人,務必謹言慎行,莫將阿賴耶識心體所在之密意洩露,以免害人重墮如是心疑而謗正法之過失中,自己已曾如是受害、今又難以放下面子而作公開懺悔故;若真是有慈有悲之人,萬勿再令他人重受如是明言之害。若欲助人證悟阿賴耶識心體者,應唯開示正確知見,將親證之事留與學人親自參究,令學人於因緣成熟時自己覓得,方免因無參究過程之功德受用以致退失,而復重蹈自己心疑及謗法之覆轍。能如是行,方是有慈有悲之人也!

為護諸多修習大乘般若之佛弟子故,為免密意洩露而致佛法弘傳滅絕之故,應當善於保持覆護「阿賴耶識心體所在」之密意。 佛曾如是告誡:「諸比丘從今以往,於不信前勿說此經。求『經』過者慎勿示之。於尼乾子、尼乾部眾諸外道中亦勿說之。(佛子若)不恭敬渴請,亦勿為說。若違我教,虧損法事,此人則為 虧損如來 。」又如契經中說:「空性隨應說,不應演非處;若演於非處,甘露即為毒。」譬如甘露雖為貴重大補之物,然若餵於初生之嬰兒,或能害其喪命;如是,空性甘露,要須因緣成熟之人方可令悟;若是緣未熟者,若為其人勉強說之,令其聞知此密意之後,往往能害彼人之法身慧命,乃至害其產生謗法之重罪,捨壽必下地獄,害人無數劫也!恐其難免心生疑惑而謗正法故。

殺害他人身命,雖為重罪,然而如是害人者,所害唯是一世之生命;輕洩阿賴耶識心體之密意者,則是害人心疑而謗正法,害人無量劫中墮於地獄,長劫受苦無間,難可得出。如是害人者,乃是害人最嚴重之行為,乃是殘害眾生之重罪中,最為嚴重之罪也!由是緣故, 佛說空性之毒害人無量世,說此害人之事非唯害人無量世,亦令佛法難可弘傳,是故說為 虧損法事、虧損如來 者。

若能如是依 佛教誡、謹慎弘傳正法、共同小心覆護第八識心體所在密意,不令緣未熟者知之,方是有慈有悲之人也!已經親見平實早年濫慈悲所造成之過失故,不應復步平實早年濫慈悲而致彼等退失謗法之後塵,不應復再傾墮於平實前車之轍,而致對今佛門正法產生傷害。

以真如(阿賴耶識心體)及佛性是十方諸佛所弘正法之無上甚深密意故,乃至佛門聖者之定性聲聞阿羅漢, 佛亦不為之宣說,不肯強為說之,是故 世尊曾於楞伽經中云:「此如來心阿梨耶識如來藏諸境界,一切聲聞、辟支佛、諸外道等,不能分別。」以彼等尚屬定性聲聞種性之故。定性聲聞之阿羅漢, 佛尚不為之宣說,不令其證悟般若,何況緣猶未熟之某部分定性聲聞種性之出家凡夫眾, 世尊豈有可能令其悟入?更何況是外道眾佯作佛弟子而來盜法者?焉可令其知之?是故 彌勒菩薩開示云:「此是 佛世尊甚深密意,是故不說。」是故真如所依之阿賴耶識心所在之密意,不得廣傳、濫傳,是故多有禪宗祖師只度得一人之後,便不再度他人悟入。

於諸經及諸論中,雖然常有明說之處,然而此等「明說」之語句,彼等未曾得值善知識而觸證阿賴耶識心體者,讀之仍是密意,仍然不能了知其中所說之密意;是故經論中所謂明說者,其實只是對於已悟之人而言,方是明說;對彼等仍未觸證第八識心體者而言,仍非是明說者。是故已知心體所在密意之人,應當保持覆護密意,莫再猶如平實早年明說密意之害人生疑謗法,以免害人無量世。余於以前所作明說之過失,已於《護法集》書中公開發露懺悔,數年來已不作之,後亦永不復作。

吾等所謂「經中已經明說」者,其實乃是因為已經親證阿賴耶識心體之故,讀之以為明說;若未親證之人,讀之仍舊不解也!是故彼諸經論中所謂明說之經文論文等句,對彼未悟之人而言仍是密意;吾人若能謹言慎行,不對未悟之人加以解釋,則不致於洩露與不應知之人也!則不致於成就 虧損法事、虧損如來 之重罪。是故,吾人悉當遵 佛懿旨,遵照 彌勒尊佛意旨,勿對未悟之人擅自加以明白之解釋,更不應為人明說。否則,若因此故而致密意洩露與不應知悉之人時,將遭致公開密意及誹謗正法之事,則將使得正法從此永滅而不能弘傳,則將導致正法滅盡之時機因此提早到來,是故其罪嚴重無比,是故因此而成為虧損如來之重罪,致令 佛之法義弘傳提早滅失故。

密意若被公開而致廣遭誹謗者,則彼公開指出阿賴耶識心體所在密意之人,便將罪加無數等,其果報則是輾轉於十方地獄而不可出;此是 虧損法事、虧損如來 之最重罪故,此是最嚴重破壞正法之長劫無間地獄罪故,此是害人無量世之重業故。一切已經證悟阿賴耶識之佛弟子,於此務必謹慎,務必三思而後行,莫將平實誠摯之語視作馬耳東風!此事關乎傳法者自己未來無量世之果報故,是自己切身利害之所在故,亦關乎學人未來無量世之果報故,務請千萬慈悲。

復次,對於學人,亦有數言鄭重相告:彼等諸人曾作此主張:「大眾前來我處修學正法時,我將為大眾明說阿賴耶識心所在之密意,然後再為大眾宣講唯識相,令大眾證得唯識性;證得唯識性時,即是證得初地真如,即成初地菩薩。不必像蕭老師那樣辛苦地參禪求證阿賴耶識,再把阿賴耶識心中的異生性修除,我們不須那麼辛苦。 」然而如是行為,其實正是揠 苗助長之行為,其實正是害人之行為。余早年因犯此過失故,導致今日有彼等諸人不肯認定阿賴耶識心即是真如,是故今時頭上安頭,欲再別覓真如法體,因此而退失大乘無生忍,有此後患發生,自他俱皆受害。學人若無智慧,一心期望他人明說者,仍將重蹈彼等諸人後塵,明聞之後仍將不能忍於阿賴耶識心之真如性,仍將如彼諸人今時之頭上安頭,欲再別覓真如,仍將如彼諸人外於實相心而別求佛法。

有智之人,應當自己參究尋覓阿賴耶識心,不應求人明說;若有人欲為自己明說者,當速止其所說,當速掩耳離去。凡是聽聞他人明說者,或因機鋒太過明白而知阿賴耶識心所在者,般若智慧皆難以生起;由無參究之過程而導致智慧難以生起故,「悟後(應說為聞後)」便無慧力簡擇及進修,便於心中生疑而退失於大乘正法;乃至因此而步彼等諸人後塵,欲別覓真如,則將否定三乘菩提法體之阿賴耶識心,則成就誹謗正法之大惡業。凡此,皆因聞人明說而產生之後遺症也。是故學人萬勿希求他人為己明說,務須自己參究,免受他人所害;由有參究之過程故,悟後之智慧方能源源而生,方能自行通達般若系列諸經;然後始有能力追隨真善知識進修一切種智,方有可能在此一世進入初地。若不循此,別求近路,當知後遺症之可怕也!

復次,若有人欲為自己明說佛性名義者,更當掩耳速速離去,萬勿好奇停留。見性之法特異明心之法故。明心之法,若是善根慧力及福德皆深厚者,明聞之後尚可藉諸經教及種種理證而補救之,攝受其人令不退失,唯除其人太過自信而不接受善知識之攝受。見性之法則不然,若於見性之緣尚未成熟之前聞之,則此世即失眼見之因緣,難可得見也!緣未熟者,謂《大般涅槃經》中 佛所說之三種條件未具足者:見性所須之定力、慧力、福德未具足。此三種中若有欠缺一種者,即不得眼見佛性。若於緣未熟前,先聞佛性名義者,則此世眼見佛性之機會便已喪失,此世再無眼見之緣也!是故,一切學人若欲親證《大般涅槃經》中 佛所說之眼見佛性現量境界者,當謹記余如是吩咐,千萬莫聞他人明說佛性名義之密意,萬勿遭人 無智之慈悲 所害。

復次,今由此書之法義辨正,及拙著《八九識並存…等之過失》一文,即知彼等諸人對於唯識性與唯識相 等理,對於見道之內涵,悉皆誤會至極為嚴重之地步,乃至將唯識性與唯識相之修證內容與次第顛倒而說;而彼等今又外於真如之體阿賴耶識心,欲再別覓真如,則將成為永無親證真如法體之虛妄想。墮於如是窘境中之後,必將另行尋覓想像中之真如,有朝一日若得親證真如者,必成錯誤之證悟,則必墮於外道法中;除阿賴耶識心以外,別無真如可證故。是故於此奉勸一切學人,應須建立正知正見,應須親近真善知識,應須自己一步一步穩健前進,千萬不可希求一蹴而幾、不勞而獲,以免種種過患踵繼而生;過患踵繼而生之時,卻又誤以為自己所說、所修、所行皆是正修行,誤將破壞正法、學外道法諸行,錯認為皆是護持正法,則是其情可憫而其行也愚之人也!

復次,彼等今既否定阿賴耶識心,又說佛性不可能眼見,則是亦無見性之法可以助人;復又誤會唯識性相…等法理如是嚴重,則學人隨彼修學,縱使真得「明心」,「悟後」將欲如何進修唯識一切種智?已可預知彼等所教授之唯識一切種智諸法,必將是牛頭以逗馬嘴故,必將成為法義內涵錯誤、而且是道次第混亂之法,學之何益?有智學人於此當自深思,莫令自己成為受害人。平實今謹作此誠摯之言,唯願今時後世一切學人,千萬憶持此意。

復有經云:【【迦葉!又有八法『覆』沙門行,何等八?一者不敬順師長,二、不尊敬法,三、 不善思惟,四、所未聞法聞已誹謗,五、聞無眾生無我無命無人法已、心生驚畏,六、聞一切行本來無生已,而解有為法,不解無為法;七、聞說次第法已、墮大深處,八、聞一切法無生無性無出已,而心迷沒。迦葉!是名八法覆於沙門行。如是八法,出家沙門應當遠離。[0640b21 前] 】】

今者余仍本於以往所持見解:不與諸方大師和稀泥,亦不遮藏同修會中之家醜,事事公開,令天下人皆知,絕不顧慮個人及同修會之面子與形象等問題。要因如是公開而不覆藏之坦蕩心行,方能永免或減少後患故,方能消除今時未來同修會中少數人之不正心態故。因此之故,遂有此一書籍公開答覆辨正,及部分事相之略作披露,昭告於今時天下人,亦留下蛛絲馬跡與未來世之中國佛教歷史研究學者。

如今此書既已完稿,且將私意摯誠,作此數言,以為圓滿長跋之言,非唯警醒心存瞋恨 之師:「致有今日被平實破斥錯誤法義之果報者,咎由自己之恣意否定平實正法所致。或者太過大膽,擅自曲解經論而否定正法所致。或者大膽改以外道法、惡取空之法,取代佛教正法所致。」亦舉彼等退失之人所說邪謬之言,以示今時後世諸多學人與諸大師,令作前車之鑑,後時可免復墮畫蛇添足之第九識過失,而免招致嚴重不可愛之長劫異熟果報。

苟能如是,則後世及後後世中,可免復生八九識並存等過失言論,可免復作「 否定阿賴耶識 」之破法言論,則佛教正法從此永安,則諸佛子從此永安;唯除有人不畏無量世之長劫地獄尤重純苦重罪,因於私心慢心而轉生瞋恨,不肯依 佛所說善為守護密意,故意造作 虧損法事、虧損如來 之大惡業,而將識體所在之密意公開披露,或故意否定阿賴耶識心體。苟能達成此旨,則余月來之辛勞直書者,功不唐捐也! 今於跋末,謹對來函之「 求教後學」,再致甚深之謝意與敬意!由 大德來函之故,方能成就如是大功德故! 謹此

祈 願:

世尊大慈大悲加持眾佛子,令得早日覺醒,速謀滅除重罪之行!

再 願:

佛門四眾弟子,因此辨正皆獲法益;早證菩提,普得不退!

佛子 平 實 謹跋

公元2003/4/19 於喧囂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