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眼藏——護法集



第一節雜疑辨正



第一則 某師云︰《釋迦佛知道過去現在未來,乃指佛性而言。佛性中過去如是,現在如是,未來如是,並非能知明日將發生何事。佛有金鎗、馬麥、乞食空缽、旃遮女謗、調達推石、寒風索衣、雙樹背痛等厄。倘能預先知道,則不致有此遭遇也。》(1-28)

辨正:第一、菩薩在五行位(戒定直往者)或三地(戒慧直往者)已經有天眼通、宿命通,在五行位或三地滿心位就能正知入胎、正知住胎、正知出胎,怎麼說佛反而不如五行位及三地菩薩呢?

第二、菩薩摩訶薩有十定十通,不可思議,不是我們所能揣測,《華嚴經》卷四○ 至四四 有很詳細的說明( 文繁不錄) 。十地菩薩境界如此深不可測,猶不能成佛,怎麼可能境界更高的佛反而沒有粗淺的天眼宿命通呢?

第三、諸天天主、天人、天神、外道五通仙人乃至大力鬼神,想要見 觀世音菩薩的時候,還須要虔誠恭敬,馨香祝禱才能得見。而諸大菩薩、諸等覺菩薩欲見 佛時,亦復如是虔誠恭敬、馨香祝禱才能得見 佛世尊。因為 佛世尊具足世出世間上上神通的緣故。而凡夫外道、五通仙人就已經有天眼宿命通了,怎麼可能 佛沒有天眼宿命通呢?此師美其名為弘揚佛法,其實卻在滅除眾生對 佛的信心,佛子宜加慎思。

第四、佛世尊住於世間而示現金鎗、馬麥、乞食空缽等等十種事情,這是 佛世尊度眾的善巧方便,如《大寶積經》卷一○ 八 云︰「善男子!如今提婆達多放大醉象欲害如來,亦於耆闍崛山推下大石,亦是如來方便示現,非業報罪。何以故?由此方便利益無量眾生。善男子,如來總說( 金鎗、馬麥等) 十業因緣,皆是如來方便示現,非是業報。何以故?眾生不知業因所得果報。為眾生故,如來示現如是業報。此業作已得如是報。……眾生聞已,作如是業,離如是業。離不善業,修習善業。」

第五、《大般涅槃經》卷四 佛云︰「然我是身都無飢渴,隨順世法,故示如是。我又示同諸眾生故,現有睡眠,然我已於無量劫中,具足無上深妙智慧,遠離三有。我又示現進止威儀、頭痛腹痛背痛、木槍、洗足洗手、漱口、嚼楊枝等,眾皆謂我有如是事,然我此身都無此事。我足清淨猶如蓮花,口氣淨潔,如優缽羅香。一切眾生謂我是人,我實非人。」

《維摩詰經弟子品》第三云:「如來身者金剛之體,諸惡已斷,眾善普會,當有何疾?當有何惱?默往,阿難!勿謗如來,莫使異人聞此粗言。無令大威德諸天及他方淨土諸來菩薩得聞斯語。阿難!轉輪聖王以少福故,尚得無病,豈況如來無量福會普勝者哉!」又云:「但為佛出五濁惡世,現行斯法、度脫眾生。」所以《維摩詰經香積佛品》第十又云:「彼諸菩薩聞說是已,皆曰:『末曾有也!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就是這個意思。

第六、此師不知定學、不會神通;對初地菩薩的境界和十住菩薩的境界尚且不知,卻妄以凡夫境界揣測 佛世尊境界。不知 佛世尊已經究竟解脫,為度眾生示現如是方便善巧,此非聲聞緣覺之所能行,更非此師之所能知,所以不能學此師妄說 佛沒有六種神通。

第二則 某師云︰《因為二乘斷六根,雖暫獲寂靜三昧之樂,乃相對之解脫,非絕對之解脫。煩惱雖斷,智障未斷,故我執破而落法執,未離分段死,故與大乘不同。》(2-236)

辨正:這一段開示是他對《楞伽經》卷二「不覺法無我,不離分段死,故說三乘」的註解。但 世尊在《楞伽經》這一段的開示,是說 世尊為尚未離開分段生死的眾生,方便說有聲聞乘緣覺乘,能了分段生死,所以為他們說阿羅漢、辟支佛斷分段生死。又因為阿羅漢、辟支佛不懂得法無我的義理, 世尊想要度阿羅漢、辟支佛斷除法執而邁向佛道,所以最後又說佛乘菩薩道。為了想要顯示層次境界差別,所以說有三乘佛法,這不是指阿羅漢、辟支佛末離分段生死。不可學此師說阿羅漢、辟支佛末離分段生死,諸位閱讀《楞伽經》卷四開示就可以明白。此師讀經不求正解,囫圇吞棗,所以常常錯解經文的意思,他註解《楞伽經》是這樣,註解《勝鬘經、維摩詰經、金剛經》也都是這樣大而化之,處處錯解經文。

第三則 《楞伽經》卷四云︰「甚深如來藏,而與七識俱,二種攝受生,智者則遠離。」

某師註疏云︰《見性之後,七識俱是佛性妙用,佛性雖與七識俱,而無能取所取。未見性者則藏識與七識互為消長,有能取所取,故智者離之也。》(2-337)

辨正︰ 世尊這一段《楞伽經》的開示不是此師解釋的意思。他錯解這一段經意部分,我們暫時放過不談,單就他這一段註解本身的錯誤來加以辨正:

佛性是直接由阿賴耶識作用,但是也不離五陰六入見聞覺知,佛性不是第七識。佛性與第七識不同,第七識一向有我見、我慢、我愛、我癡恆共相隨,悟後轉依之清淨末那「恆審思量無我空相」,所以不論悟前悟後,第七識都有能取所取(唯除佛地)。

執著於根本煩惱的話,就會在三界之中受生。執著於人無我相,就會取寂滅而入涅槃。斷人我執、法我執,就一無所取,才能夠在十方世界示現受生、成道、轉法輪、入涅槃,而其實永不入涅槃,名為無住處涅槃。所以不論見性前後,未到成佛之前,末那識皆有所取,不是無所取能取;真正無所取與能取,要到佛地才能完成。

此外,阿賴耶識與末那識永遠不會互為消長,說阿賴耶識與末那識會互為消長的人,完全不懂唯識經典。《成唯識論》卷四云:「如瑜伽說,有藏識故得有末那。」又云:「阿賴耶識俱有所依,亦但一種,謂第七識。彼識若無,定不轉故。論說藏識恆與末那俱時轉故。又說藏識恆依染污,此即末那。」故知藏識與第七識不曾有互為消長的現象,此師說二者互為消長,違背經論。

第四則某師云︰《「妄念無明」出大寶積經。詳說十二因緣,其大意為︰因補特伽羅起一念,叫做無明……》(3-37)

辨正︰我們詳查《大寶積經》120卷中,講到十二因緣的有卷 13、35、36、 39、 53、 111、 112等七處,但是統統沒有說到「妄念無明」這個名詞,也不是像他所說的生起妄念而輪迴。而是說不明白識的種子習氣,所以產生十二因緣的生死輪迴。我們又查遍《大寶積經》 120卷中,也統統沒有「妄念無明」這個名詞和內容,我們也查過《深密解脫經》卷四, 世尊講二十二種無明之中,也沒有「妄念無明」這個名詞,這是他自己創造的。佛子們!離經一字即同魔說,切勿自己創造名相,混淆佛語。

第五則 某師云︰《「得第一義空,即明心見性,佛性遍滿空中,名為中道。」第一義空就是佛性。(詳見楞伽經)》(3-63、11-19)

辨正︰《楞伽經》有三種譯本,都沒有這種經句,也沒有這樣的意思開示。此師所講的這類開示,很類似《大般涅槃經》的開示,但是《大般涅槃經》中也沒有這樣的經句,也沒有開示說「明心見性以後佛性遍滿空中」。《大般涅槃經》卷 30世尊云:「善男子,眾生佛性非有非無,所以者何?佛性雖有,非如虛空。何以故?世間虛空雖以無量善巧方便不可得見,佛性可見,是故雖有,非如虛空。」卷七 世尊云:「實有殺生。何以故?善男子,眾生佛性住五陰中,若壞五陰,名曰殺生。」經中明白開示,佛性不是遍滿空中,所以從這裡也可以證明他曲解經典,不是眼見佛性的人。眼見佛性的時候,一定不會說見性以後佛性遍滿虛空。此外,中道第一義空,應該先明心然後再見佛性,二者俱足才能稱為中道,此師既未明心,復未見性,豈知中道?

第六則某師云︰《禪宗之方法,乃一種直截核心之方法,不作無謂之眾多否定,惟否定最後之一否定( 即打破無始無明) ,遂直入絕對之境,故名「頓悟」》(6-35)

辨正︰禪宗不是否定否定,也不是否定肯定,也不是肯定否定,更不是肯定肯定。禪宗只是教人參禪,找到阿賴耶識——真如的前身;體驗阿賴耶識(未來的真如)的真實存在與空性,無得無失,不生不滅,因此而斷除身見、我見,獲得無生忍,無所謂否定與肯定。此師不知,落入意識思惟與推測之中。

第七則某師云︰《大乘佛法將此相對宇宙中之一切相對歸納為三系,而加以否定,即以上所講煩惱障、空障、所知障是也。而此三系者實唯心所造,故佛之講唯心,目的在否定唯心。否定之方法為六波羅蜜,而以禪那、般若為主要。》(6-65)

辨正:大乘佛法所說煩惱障就是事障——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所知障是指理障——無始無明、住地無明、塵沙惑。空執是指二乘斷盡一念無明而執著五蘊空,畏懼生死而入涅槃。此師誤解這三個名詞,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

此師認為「大乘佛法將相對宇宙的一切相對歸納為三系,也就是煩惱障、所知障、空執」,顯示他完全不懂大乘佛法,也更不瞭解聲聞法,而導致這種嚴重的錯誤。在天竺之所謂大乘三系是指中觀見、唯識見、藏性見。在中國太虛大師則分大乘為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識宗、法界圓覺宗。而非此師所解釋之煩惱障、空障、所知障也。

佛說唯心,不在於否定唯心,而是在彰顯「真如」心的真實與空性,教導眾生如何破除煩惱障、空執、所知障,而將凡夫的阿賴耶識轉變為無垢識——真如而獲得究竟成佛。舉凡六波羅蜜、十波羅蜜、般若性空學、唯識學等,目的都在為我們明白顯示和肯定真心真如,是一切法唯心,而不是否定唯心。

第八則某師云︰《船子和尚悟道後,他度了一個學人名夾山後,即自願跳水死了。蓋在自性體中無生無死,無來無去。生死來去,同一空花,這是他的來去自由了。》(7-33)

辨正:一、摘錄原文云:《(夾山善)會擬開口,船子便以篙撞在水中,因而大悟。船子當下棄舟而逝,莫知所終。》這是《景德傳燈錄》卷 14的記載。

二、原文解釋︰夾山善會擬開口回答時,船子禪師知道他還沒有悟,突然用竹嵩將夾山善會撞落水中,夾山因而大悟。船子禪師見他已悟,當下拋棄渡船走了,不知去向。「棄舟而逝」,不是拋棄渡船跳水而死。傳燈錄的語文非常的淺白,他尚且誤會了,怪不得解說經典時錯誤百出。

第九則此師註疏《維摩詰經》錯誤百出,不忍卒讀,無法一一加以批判指正。譬如他註疏《楞伽經及金剛經》一般,錯誤極多,無法一一加以檢校。因為《金剛經、維摩詰經、楞伽經》都是在說真如,不是說佛性,不應該自始至終都以佛性來解釋。此師沒有明心見性,體用不分,所以註解之中,錯誤連篇,我們佛教界其實不應再出版他的著作和開示錄,以免誤導眾生。我們現在檢校他註疏《維摩詰經》的大錯誤六個地方( 小錯誤太多了,談之不盡) ,將他顯示給一切佛子,佛子們或許能夠因此而獲得法益,不失為因禍得福之緣也。

一、經典原文云︰「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彼外道六師:富蘭那迦葉、末伽梨拘賒梨子、刪闍夜毗羅胝子、阿耆多趐舍欽婆羅、迦羅鳩馱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取食。」

此師註解云︰《凡法皆相對也,與絕對本體無關。絕對本體中,並無所謂正法、邪法,若尚存邪正之見,則未明心見性,維摩以此勘驗須菩提。》(9-62)

正解︰如果須菩提開悟明心,見到不可見的真如,便知真如無形無相,是真正的佛——法身佛。真如不可見,所以見到這個不可見的真如,名為不見佛。真如法身佛不說法,自己的真如法身亦不聞法。開悟明心時知道了這個道理,則六師外道,也就是心外求法——向六根覺受之中執著追尋的能知能覺的心,乃是你須菩提的師父。藉這六師外道參禪尋覓真如,有朝一日這六根六識悟得真如法身時,方知他們是你出三界之家的善知識。這六根六識既已出家,你須菩提也隨著這六識所悟的智慧而進入真正出家的境界,然後你須菩提才可以拿起缽中的食物受施而食。應當如此解釋才對。

二、經典原文:「若須菩提入諸邪見,不到彼岸,住於八難,不得無難,同於煩惱,離清淨法。汝得無諍三昧,一切眾生亦得是定。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於一切眾生而有怨心。謗諸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

此師註解云︰《意謂汝與眾生,同為具足凡夫,倘你自以為得無諍三昧,則眾生亦皆已得此三昧矣。因汝未見性,故施汝者無福田之可言。供養汝不但無益,反且招損。因為汝與眾魔無異之故,怨心未除,謗佛毀法,故不能入於四眾之數,終不能成道。》(9-62、9-63)

如此解釋是在毀謗大阿羅漢。我們再來講正確的解釋。

正解︰須菩提!你如果開悟明心,就能入諸邪見。所謂入諸邪見是說沒有世間,沒有天地,沒有君臣,沒有父母師長子女,無恩無義,無善無惡,無眾生學佛行善,無眾生毀佛謗法,一切眾生造一切業皆不受報。所以者何?真如之中完全沒有這些事情,這些事情全部都是五蘊所為,將來還是五蘊受報,這樣叫做入諸邪見。

須菩提!你若入此邪見,就永遠不到彼岸。我們如果有解脫的彼岸可以到,那就是沒有解脫;沒有彼岸可到才是真正的解脫,因為真如本來解脫,沒有解脫的彼岸可到。如此解脫,無彼岸可到的話,才能夠住於八難中而不入涅槃。能夠受八難之苦,每天處於八苦煩惱之中,不離煩惱,不住於清淨寂滅的境界,遠離清淨寂滅境界。

須菩提,你得到無諍三昧,其實一切眾生從本以來常住涅槃,也都已經得到無諍三昧,因為一切眾生從本以來,他的真如不怒不瞋,無有爭執。

如果有眾生布施飲食給你的話,都不能稱為種福田,因為你的真如一向無所受的緣故。如果你認為自己是福田,而以此心受供養的話,如果眾生執著你是福田,而產生求福之心來供養你,這些人和你都不能解脫。因為這種不明真如非福田的心,而起福德的貪著,將來出生於人間、天道、修羅道之中,而受各種人天有為福報,就不能遠離生死。在人天有為福報之中生活,不離色聲香味觸諸法,和眾魔一樣不離五欲。

而其實你和眾魔及一切勞碌眾生沒有差別,同樣對一切眾生都有怨心,都是為了求離苦得樂,而抱怨五陰為我們帶來生老病死等八苦,都希望遠離五陰這個眾生。

須菩提,你如果真能明心——悟得真如法身,證知真如不是佛,佛是施設的名詞。了知十方諸佛乃是報化身佛,法佛才是真佛;但是法佛非佛,無佛可成,這樣叫做謗佛。法佛真如既不說法,一切佛法都是報化身佛假名言說,諸佛實際本然空寂,無有佛法可得,證入這個境界,就是毀壞佛法。能如此謗佛毀法的人,是真正悟得真如法身的人,這樣的人不在眾僧數中。眾僧乃五陰出世俗之家,依佛而住,住於寺院之中修學佛法的眾出家人。但是真出家的人其實不是五陰,而是真如。悟得這個真如法身的人,就知道真如法身不是僧寶,不在眾僧的數目之中。

這個真如法身永遠不壞滅,從來無生死,所以說永遠不得滅度。你須菩提如果能夠悟得這些道理,你才可以拿起缽中的食物受施而食。應當如此解釋。

三、經典原文:《維摩詰經》云︰「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

此師註解云;《十二因緣已變為佛性,故無須觀,亦無可觀。》(9-85)

正解︰從這一句解釋也可以證實他沒有明心,因為十二因緣是法相,不是心體,不可能變為佛性。而且佛性是本來圓滿具足,不是變來的。菩提乃是真覺、大覺之心。這個菩提心不觀察一切人,不觀察一切世間,也不觀察一切法,因為他無所見的緣故,離見聞覺知的緣故,離一切外緣的緣故。於因緣法有所知、有所覺、有所觀的心是妄心不是菩提心。應該如此解釋,不可學此師將佛性「變來變去」。

四、經典原文︰《維摩詰經》云︰「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此師註解云︰《明心見性者,能知眾生種種心性,內外六入皆變為佛性故不會。》(9-87)

正解︰「知是菩提」這個「知」是菩提的知,不是見聞覺「知」的知。《維摩詰經不思議品》第六云:「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見阿閦佛品》第十二云:「非見非聞,非覺非知。」前面經文明明說真如非見聞覺知,在這裡為什麼又說知是菩提呢?所以這裡講的知,不是他所說「能知眾生種種心性」的知。所謂「知是菩提」是說真如能完全了知一切有情眾生的心行欲念,而起極為微妙之運作,這種運作不是一般眾生尚未悟得真如者之所能知,所以借用一句道家的話,說「百姓日用而不知。」

真如非知非不知,非覺非不覺。真如若是真的不知不覺,一切眾生就會形同死人。為了還沒有開悟的眾生而方便施設,所以說真如不知不覺,以免眾生錯將能知能聽或定中常寂常照之心誤為真如。

真如不是能知能覺的心,而能夠了知眾生能知能覺之心的一切心行而配合運作無間,所以說「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維摩詰大士說這一句話以後,恐怕眾生錯以能知能覺的心為真如,所以緊接著說「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真如雖然能了知眾生的心行,但是祂不見色、不聞聲、不嗅香、不嚐味、不受觸,乃至不知六入諸法,祂對六入六塵不能體會,這個不會六入的心才是菩提心,不是「將內外六入變為佛性故不會」。因為佛性從來不是變來的。此師常常將佛性變來變去,理教俱違,有智佛子閱後思惟,即知此師既不通宗,亦不通教,愚癡佛子才會修學他的禪法,智者必定敬而遠之。

五、維摩詰經云:「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

此師註解云︰《以參禪而明心見性。》(9-102)

正解︰參禪明心見性後,就知道菩提真心的法相,進入理一心的狀態而消除煩惱,以理一心除煩惱的功德,而漸漸發起禪定境界功夫。禪波羅蜜是第五度禪定功夫,不是指禪宗的禪,禪宗的禪是明心見性,是般若波羅蜜。此師「禪」與「禪定」不分,可見一斑。

六、維摩詰經云:《又問︰「云何菩薩行於非道?」答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至於地獄,無諸垢穢。」》(9-177)

此師註解云︰《無間者,犯五逆罪入地獄,受無間斷之苦也。明心見性者雖行五無間而心無惱恚,不為所轉也。黃蘗傳心法要云︰「能轉五逆為佛性,則罪福不二矣。」》(9-177)

正解︰一般人說五無間,是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維摩詰經》講的這五無間罪,是說菩薩也同樣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菩薩做這五種無間的地獄重罪而心沒有煩惱瞋恚。

殺父是什麼?無明為父,殺無明父是第一無間之罪。殺母是什麼?貪愛渴想為母,殺貪愛母是第二無間之罪。殺阿羅漢是什麼?究竟無所著,遠離阿羅漢的寂靜空執,遠離凡聖之想,沒有凡夫想,也沒有阿羅漢想,名為殺阿羅漢,是第三無間罪。出佛身血是說善惡諸法全部除去,世間法乃至佛法都是假名,我們只要修證就好,修證以後不要執著法相,修證以後說「無佛法可得」,這就是毀謗佛法,毀謗佛法就是出佛身血,是第四無間罪。破和合僧︰凡聖的一切出家人都是假藉五陰而有,證得真如以後,我們說真如不是僧人,一切證悟者乃至末悟的出家人也都同樣是這一個真如,真如不需要和合。你的真如與我的真如不須要和合,真如不是僧,因此名為破和合僧,這是第五無間罪。(楞伽經則以唯識之觀點而作另一種解釋,大同小異,佛子請自行檢閱)

如果菩薩行這五無間罪而沒有煩惱瞋恚的話,他雖然處於六塵地獄,每天看六塵六入猶如萬箭穿心的眾苦,而不毀壞世間的善法,以及 佛所制定的淨戒,而沒有任何污垢雜穢。應如是解,而不是此師所說菩薩真的犯五逆罪以後下地獄,心無惱恚。

此外,此師引述《黃蘗傳心法要》云:「能轉五逆為佛性,則罪福不二矣。」我們查過《黃蘗傳心法要》以及《黃蘗禪師宛陵錄》,都沒有這句話,是他自己捏造的,佛子們可自行查證。

第十則某師云;《其實經所說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者,謂佛性中無此四相也。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者,謂佛性中不住不生也。 》(1-195)

又云:《如大寶積經等講二乘,不講大乘。阿含經等講小乘不講二乘大乘。》(8-17)

又云:《佛性要義:楞嚴經云:「二者無始菩提涅槃,本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6-382)

辨正︰此師因為沒有真正的悟入,所以錯解經文者比比皆是。《金剛經、維摩詰經、楞伽經》始終是講真如本體,不是說佛性,如果以佛性來解釋,就違背 佛的意旨。聽他開示的人和讀他的註解的人,將會被誤導。

尤其是《楞伽經》專講真如和真如所生的七轉識,合為八識心王,專為悟得本心的人和初地以上菩薩而講,想要使已經證悟的人,能更深入斷除本心之中的現業流識,並指示悟後起修之道和次第。

此師沒有悟得本心,完全不懂其中的道理,所以就妄說一悟即至佛地,如果一悟就到佛地,達摩大師又何須交付《楞伽經》與二祖慧可呢?因為慧可大師既然悟了,就是佛,佛何須再讀經呢?一切諸佛不須讀一切經典,過恆河沙數一切惑已斷盡故,過恆河沙數一切法已經親證的緣故,是一切智者,具足一切種智、一切智智以及道種智的緣故。

佛子學經應先知道悟前悟後的不同。《金剛經、維摩詰經》是為還沒有悟的人說,《楞伽經、華嚴經》是為已悟的人說。

《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說聲聞乘也說緣覺乘,《增一阿含及雜阿含》中,不但說聲聞乘、緣覺乘,也說大乘、菩薩乘,不是此師所說的「不說菩薩乘。」譬如《雜阿含:佛說鴦掘摩羅經》,完全在講大乘真如佛性之意,不可以說《阿含經》不講大乘。而《大寶積經》十有八、九是講大乘法,只有一小部分說二乘法;是二乘法說得少,大乘法說得多,不是此師所說的「不講大乘」,可見此師未曾讀過《四阿含、大寶積經》。

至於前面此師所舉《楞嚴經》的開示,其實是說真如,不是說佛性。因為此師對於真如的體與用不能覺了,說一切了義經的時候全部都用佛性來解釋,所以就會造成大錯誤,因此他解說《金剛經、楞伽經、維摩詰經、勝鬘經、心經》等都變成錯解,佛子們讀他的經典註疏和論著,弊多於利,不如不讀,以免吸收了他的錯誤知見而自誤誤他。(以上由林○○ 居士整理)

第十一則某師云︰《用一念無明破無始無明,出大般涅槃經。經云︰「婆伽婆,婆伽名破,婆名無明。」即用一念無明破無始無明的意思。》(7-29)

又云:《涅槃經︰「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即圓覺經中未入地菩薩。》(6-383)

辨正:第一《大般涅槃經》有四十卷、三十六卷、六卷等三種譯本。這三種譯本都沒有說過用一念無明破無始無明的話。此師誤解經文,變造經文。四十卷的《大般涅槃經》,在卷十八裡面 佛說︰「菩薩摩訶薩能覺一切無量煩惱,既覺了已,令諸煩惱無所能為,是故名佛。以是覺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是故名佛。婆伽婆者,婆伽名破,婆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婆伽婆。」由以上經典原文,便知所謂「用一念無明破無始無明的意思」是錯誤的解釋。此外,遍查三藏十二部經, 佛不曾說過「用一念無明破無始無明」的話,諸大菩薩亦不曾說過,乃是此師自己創造,誤導眾生。

第二、《大般涅槃經》卷 27云:「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經中雖實有此一句,然此師斷章取義,頗不恰當。這一句經文的原文, 世尊是這麼講的:「善男子!見有二種︰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如於掌中觀阿摩勒果,十住菩薩聞見佛性故不了了。十住菩薩唯能自知,定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能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善男子!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這一段經文 佛開示說:十住菩薩有的是聞見佛性,有的是眼見佛性。如果有的菩薩他修到第九地,還不能眼見佛性的話,這是定多慧少的菩薩,屬於聲聞種性的菩薩;若是慧多定無的菩薩,只能聞見佛性;若是慧多定少的菩薩,十住便眼見佛性;定多慧無之人,乃至九地不見佛性。譬如第一章第三則的辨正裡面,我們已經列舉 世尊的開示甚多,在在處處說明十住菩薩眼見佛性。此師誤解見性即是究竟佛,便斷章取義以附和自己的說法,所以故意一再忽略 佛說「十住菩薩眼見佛性」的開示。變造經典、錯解經典、斷章取義,以附和自己說法的人,不是三業誠實者。他既不肯按照經典如實修行,又常變造經典,錯解經典,斷章取義,誤導眾生,我諸佛子當何以待之?請自行斟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