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眼藏——護法集



第六節斷盡一念無明不能出三界嗎?



某師云︰《這樣看來,人生是由一念無明開始的。思想感覺的世界亦是由一念無明造成的。那末,要超出生死輪迴苦海,要否定這思想感覺的世界,非把一念無明斷滅不可。若一念無明滅,則十二支無由緣起,一切皆空,豈非很徹底?但法執雖破而落於空執,翻不過身子來尤其不妥。此之謂「空」乃表面上之「空」,其實仍有極微細之無始無明種子潛伏於識心深處而未發覺,故仍未脫離生死。以上方法乃由欲界諸天,上至於色界無色界諸天,但未能越過三界二十八天範圍,仍在相對界之內。》(6-344)

這是他的「大乘絕對論」裡面講的。我們分為三點來辨正。

第一點、此師的許多著作裡面以及他所列出來一念無明的表解,都說一念無明是無始無終的,是不可能斷的,也是不可以斷的,是不必斷的。如今在「大乘絕對論」書裡面又說一念無明必須斷滅,自相矛盾。到底那一種說法才對呢?佛子們應加以辨別。

第二點、依此師所說︰斷一念無明是破法執而落於空執,但是 世尊所說的正好相反。阿羅漢辟支佛斷盡一念無明是落於空執,認為一切皆空,五蘊身心及世界皆空,而不知有真如佛性,不信有真如佛性。執著生空的緣故,不能迴小向大、不修菩薩法。阿羅漢辟支佛斷盡一念無明的緣故,捨報以後必定取證涅槃,成佛的機會非常少。

破法執的人,他是阿羅漢辟支佛迥小向大捨離空執而修菩薩法,直至成佛的時候才破盡法執;一切菩薩乃至等覺,未成佛前都未破盡法執,何況阿羅漢辟支佛尚且不知道「法執」的名字,不知道「法執」的內容,如何能破法執?所以他的說法與 世尊的開示顛倒。佛子應當信受佛語,不可信他。

第三點、此師之說法認為斷盡一念無明仍然未離生死,仍然在三界二十八天範圍,仍在相對界內,意即阿羅漢辟支佛斷盡一念無明之人仍未出三界,事實不然。我們由他這個說法,就可以知道此師尚且未到阿羅漢辟支佛境界,怎可自比為佛?由這一則開示,便知他不懂佛法,讀一切經典時總是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大小乘諸經裡面,世尊常常說:「阿羅漢、辟支佛,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解脫,解脫知見知如真。」明明已經離開三界,已經超過二十八天境界;此師竟然說斷盡一念無明之聖者沒有超過三界二十八天範圍,違背 世尊的開示。

譬如他曾註解《勝鬘經》,《勝鬘經》裡面也說阿羅漢辟支佛斷四住地一念無明而得解脫。《勝鬘經》裡面說︰「阿羅漢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脫樂,作是念︰『我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世尊,阿羅漢辟支佛觀察時,得不受後有,觀第一蘇息處涅槃地。」從《勝鬘經》這段經文,也證明斷盡一念無明的阿羅漢辟支佛已經超越三界的境界,不受生死。他曾註解《勝鬘經》,竟然還說阿羅漢辟支佛沒有超越生死。從大小乘諸經的記載,我們知道斷盡一念無明的人,雖然尚未成佛,其實已經出離三界。所以此師認為斷盡一念無明的人仍在三界之中,未離生死,乃是妄說,不如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