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眼藏——護法集



第一章真如與佛性之辨



我們講護法集,是因為已故某法師及信受其知見諸師,有許多的知見不但誤導學佛眾生,甚至用他們所說的「佛法」把 世尊的正法否定。有鑒於此,我們不得不再一次入草和泥,不怕渾身沾滿了腥羶臭味,專門指說他們的謬誤。

因為如果他們講的法對,那麼經律論三藏十二部就講錯了;如果他們說的法對,則歷代祖師真悟之人就變成未悟了,乃至西天二十八祖、護法菩薩、世親菩薩、 彌勒菩薩以及 世尊都被否定了。

為護正法,以免被錯誤知見之師以「佛法」破壞佛法,所以不得不提起極大的勇氣講這本護法集。他們的嚴重錯誤很多,而以已故某法師為代表。此師之錯誤極多,一時間無法全部整理出來,只好一面講,一面整理資料。現在先講第一章——真如與佛性之辨:

第一則某師云︰《佛性究竟是什麼樣子?佛性叫做本來面目,又叫做法身,又叫真如。》(1-8、3-83)( 引述出處詳見附錄)

又云:《 佛性與靈性的分別,佛性就是本來面目。 》(1-11、2-7)

又云:《法界體性智便是佛性,禪宗所謂本來面目。》(1-92、5-135、10-131)

又云:《絕對的佛性究竟是什麼樣子?佛性又叫做本來面目,又叫法身,又叫真如。》(3-83)

又云:《本體即最究極之實在,又叫實相,又名真如,又名佛性。》(5-44、5-62、10-7、10-58)

辨正︰真如是本體,佛性是作用。譬如燈與光—真如是燈,佛性是光。光從燈而生,但光不是燈;如果說「光就是燈」,那就錯了。燈能產生光,但燈不是光,如果講「燈是光」,那也錯了。

同理,真如具備佛性作用,但真如不是佛性;佛性雖從真如來,但佛性不等於真如,佛性與真如非一非異。真如是本體,佛性是本體的作用,學禪的人和學佛的人必須弄清楚這一點。

此師將真如與佛性混為一談,他說真如就是佛性,佛性就是法界體性智,就是真如。他不明白真如與佛性的體用關係,所以就講︰「佛性本自清淨,如華嚴經所舉九十九種譬如,已將佛性講得清清楚楚,無可再為解說了。」(3-82) 接著便引述《華嚴經》十迴向品云「譬如真如……」這是引喻失當。後文當再解說,此處暫置不論。

因為《華嚴經》十迴向品裡面講的「譬如真如恒守本性」等九十九種譬喻,是講真如,不是講佛性。佛性本自清淨沒錯,但佛性不即是真如,不可將經典中講真如的經文拿來比喻佛性。而且,法界體性智不是佛性,此點留到後面再解釋。

第二則某師云︰《楞嚴經「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是說我們未明心見性,一切都是見聞覺知作主,一切知見建立皆是無明根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是明心見性後佛性作主,則將見聞覺知一切皆變為佛性。》(5-142、10-138)

又云:《我們未見性以前乃見聞覺知作主。見性以後乃佛性作主。佛性與見聞覺知中間有無始無明隔閡。》(7-30)

又云:《悟後之人佛性作主,一切皆由佛性發揮。》(9-175)

辨正:第一、「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不是他講的這個意思;而是說——我們尋覓真如的時候,如果是在能知能覺的這個心上面,去把能知的心找出來,當作是真如的話,這就錯了。因為這個能知的心是無明的根本,是輪迴生死的根本。所以能知能聽能見的一念心不是真如,是這個意思,而不是「我們未見性前,由見聞覺知作主。」見聞覺知從來不作主,而是我們能知能識的六、七二識在作主,不可錯解經文。

第二、「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還沒有悟的人請注意:這意思是說,我們如果很清楚的知道,而且看見了那個看不見的,那就是涅槃本心,而不是說「見性以後由佛性作主」。佛性一向不作主,會作主的,在悟前是染汙末那以及染汙意識。見性以後轉依——是清淨末那及清淨意識。也就是下品轉識成智的平等性智的本體——清淨末那在作主,清淨意識配合祂,佛性是從來不作主的。

也不可說「見性以後,把見聞覺知一切知見都變為佛性」,佛性是本來具足,不是變來的;只是功夫不夠的人看不見,慧力不夠的人看不見而已;佛性一向都在,不是從見聞覺知變來的。

《大般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許多經典都這麼講。既然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就可見佛性不是因為學禪、修禪、參禪而把見聞覺知變為佛性,所以佛性不是變來的,它是本來就具足的。

我們見性以後就會看到——佛性與見聞覺知並存,佛性不離見聞覺知。見性後見聞覺知依舊是見聞覺知,沒有變成佛性;佛性依舊是原來的佛性,沒有和見聞覺知合併或把它消滅。所以佛性不是變來的,不是從見聞覺知轉變而來,是本來就具足的,因此「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絕非他解釋的那種意思,他錯解經文了。

第三、上面所講的那兩句經文,講的是真如,不是佛性。如果把這兩句經文當作是在講佛性,如此一直參下去,無量無數劫之後還是不能悟。因為這兩句是講真如,是說五陰之中有真——真妄和合,不即不離。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是說我們能知能見的一念心,是無明的根本。我們知道這是無明的根本,知道祂是虛妄以後,我們才會以「知見立知」的這個妄心去尋找真如。真如不在能聽能知能看的心中,若人想要從能聽能知能看的心裡面去找真如,他永遠找不到。

當我們有一天知道了、悟了,也看見了這個不見不知的心,那我們就找到真如了。但是我們找到了真如真心之後,這個能知能見的妄心還是繼續存在,並不因此消失掉。這能知的六七二識因此產生了妙觀察智和平等性智,但這只是下品的轉識成智而已。所以說,只有體用不分的人,才會說「這兩句經文是在講佛性」,真悟的人不會體用不分。

此外,我們明心見性以後也不是佛性作主,佛性向來都不作主。我們悟前由染汙末那作主,透過第六識去分別,時時刻刻在決定要做什麼或不做什麼,不明白真如的人就以為自己是主人,認為這個能思惟、能知、能作主的心就是主人。

悟了以後由清淨末那作主,運用第六意識的下品妙觀察智作分別。他自己雖然是真正作主運作的人,但他不認為自己是主人,而把他所找到的真如前身——阿賴耶識做為主人。雖然悟了,他卻繼續以下品妙觀察智和下品平等性智來主宰五陰,繼續修道和過生活。

我們開悟時找到的真如,這時候還不叫真如,叫做阿賴耶識,因為還有異熟性及識種流注,不能成佛,所以不能稱為真如。而這個阿賴耶識恆而不審,所以祂一向自己不作主。因為一向不作主,才能「本來解脫」。

話說回來,佛性是真如之用——真如為體,佛性為用。在見性以後,佛性不論做什麼,都是由清淨末那透過阿賴耶識的識種來運作,佛性向來不作主。佛子萬勿因為體用不分,猶如此師產生這種嚴重的錯誤。

第三則 某師云︰《良以佛性是絕對,不可以心觀,可觀者非佛性也。觀假作空,觀空作假,或於空假中取中道,皆是腦筋作用。自己作怪,不能見佛性也。》(8-81)

又云:《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佛性絕對,故超越三界。無所不在,故無去來。非肉眼所能見,故見同無見。》(9-111)

又云:《若有人說:「我見佛性」,斯則未見佛性。因為佛性乃無所見,無所行,非言語所可及者。》(11-40)

辨正︰佛性不是絕對,因為他相對於境界而運作,真如方是絕對。佛性可以用肉眼看見,怎麼可以說「不能以心觀」呢?因此不可以說「可觀者非佛性也」。《大般涅槃經》卷8、 25、 26、 27、 28、 29、 30中,世尊都為我們開示佛性可以眼見,怎麼可說「佛性非肉眼所能見」呢?

《大般涅槃經》卷25云:「不見佛性而斷煩惱,是名涅槃,非大般涅槃。若見佛性能斷煩惱,是則名為大般涅槃。」所以佛性是可見的。

卷 26云:「若有菩薩具足智慧、福德二莊嚴者,則知佛性,亦復解知名為佛性。乃至能知十住菩薩以何眼見,諸佛世尊以何眼見。」所以佛性是看得見的。

卷 27云:「佛性亦爾,一切眾生雖不能見,十住菩薩見少分故,如來全見。」所以佛性是可見的。世尊又云:「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又云︰「善男子、見有二種,一者眼見,二者聞見。諸佛世尊眼見佛性。」又云:「復有眼見,諸佛如來十住菩薩眼見佛性。」

卷 28云:「眼見者謂十住菩薩、諸佛如來眼見眾生所有佛性。」

卷 29云:「嘴者喻於十住菩薩得見佛性。」

卷 30云:「善男子!眾生佛性非有非無。所以者何?佛性雖有,非如虛空。何以故?世間虛空雖以無量善巧方便,不可得見;佛性可見,是故雖有,非如虛空。」

卷8云:「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細難知,云何肉眼而能得見?』佛言︰『迦葉善男子,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乘所能得知,隨順契經,以信故知。』」所以佛性雖然無形無相,卻真實可以用肉眼看見。

佛子讀經前應先辨明所讀了義經是說真如?抑或是說佛性?或者是二者俱說?《金剛經、楞伽經、維摩詰經》是說真如,不是說佛性。《楞嚴經》中的「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也是說真如,不是說佛性。真如不可見,故云見無所見。佛性是真如之用,雖然無形無相,但可以見,也必須眼見為憑。欲眼見佛性,必須具備定力與慧力,二者兼具方可眼見。若向人道「佛性不可見」者,此人乃是聞見佛性,不是眼見佛性。

所以佛性是可以用肉眼看見的,肉眼沒有看見佛性而說他見性了,那是「聞見佛性」。何謂「聞見佛性」?《大般涅槃經》卷 27世尊云:「復有聞見:一切眾生乃至九地聞見佛性。菩薩若聞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心不生信,不名聞見。」

卷 28云:「聞見者,一切眾生,九住菩薩,聞有佛性、如來之身。」

聞見佛性的人,不知用何方法可以眼見佛性?亦不知須具備福德莊嚴與定慧莊嚴,方能以肉眼看見佛性。此師看不見的緣故,便說「佛性非肉眼所能見,故見同無見。」請諸佛子詳查《大般涅槃經》,細加印證,即可明了。吾等當以 佛之開示及經典原旨為依循,莫學此師違背經典而說「佛性不能眼見。」( 以上由駱○○ 居士整理)

第四則 某師云︰《經云:「佛性離見聞覺知」,若認見聞覺知是佛性,是大錯的,是見聞覺知的腦筋,不是佛性,佛性離見聞覺知。》(7-14)

又云:《見聞覺知出維摩詰經。經云︰「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讀此可知見聞覺知全是腦根作用,與佛性相離甚遠。》(4-34)

辨正︰《維摩詰經》云:「法離見聞覺知」,不是「佛性離見聞覺知」,也沒有經典說過「佛性離見聞覺知」。《維摩詰經》所說的「法離見聞覺知」是說真如離見聞覺知,因為《維摩詰經》全經都是說真如,不是說佛性。

佛性雖非一般人的見聞覺知,但不離見聞覺知,若離見聞覺知則不見佛性。真如離見聞覺知,佛性不離見聞覺知;若有人說︰「佛性離見聞覺知」,或說「見聞覺知與佛性相離甚遠」,此人是沒有眼見佛性的人,眼見佛性者,必知「佛性與見聞覺知非一非異」之道理故。

《大般涅槃經》卷32,世尊云:「說佛性者亦如復是,非即六法,不離六法。善男子!是故我說眾生佛性非色不離色,乃至非我不離我。」(註:六法即六入諸法。)

卷 35,世尊云:「眾生佛性非內六入,非外六入,內外合故名為中道。」故知佛性不離六入見聞覺知,佛性在一切見聞覺知中見故。

卷7云︰「佛告迦葉:實有殺生,何以故?善男子!眾生佛性住五陰中,若壞五陰,名曰殺生。」若離五陰則不見佛性。若入涅槃或入無心定,亦不能眼見佛性,故佛性不離見聞覺知。

從眼見佛性的體驗來講,佛性是不離見聞覺知的。古來禪宗一切眼見佛性的祖師也都不說佛性離見聞覺知,只有說「真如離見聞覺知」或「法離見聞覺知」,請佛子細加體察上述諸經典之意旨,當以佛說之大乘經典之見地為是。

第五則 某師云︰《要破無始無明必定要用一念無明,一念無明一起就分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若用六根中無論哪一根來破無明,無始無明一破,見了佛性,我們一念無明、六根,通通要變為佛性。》(7-11、7-20)

又云:《無始無明一經打破,六根變為佛性。》(4-41)

又云:《明心見性者,四大變為佛性,則無四大。一旦見性,則四大即是佛性。》(9-115)

又云:《 五蘊即一念無明化身,明心見性後五蘊變為佛性。 》(9-136)

辨正︰破無始無明是用六七二識去參禪而破,不是用一念無明來破無始無明。一念無明是指煩惱,也就是四種住地煩惱——見一處住地煩惱、欲界愛住地煩惱、色界愛住地煩惱、有愛住地煩惱。四種住地煩惱是煩惱障,所以一念無明是煩惱的名稱,它不是工具,沒有作用,不能用它來破無始無明。

六根不是從一念無明而生,六根是由阿賴耶識中六根種子會同父精母血而生。所以六根不從一念無明而生出來。五根無知,意根別境慧極劣,不能破無始無明,因此不能說用六根之中的那一根來破無始無明。

前五識不恒不審,也不能破無始無明,必須用六七二識同時運作才能破無始無明。又第六識審而不恒,故單獨用第六識也不能破無始無明。第七識恒審思量,但它沒有思惟分析的作用,所以必須會同第六識運作才能破無始無明。

佛性是本來就有的,不是因為破無始無明而變來的,不能說「破了無始無明而將六根六塵或者六識變成佛性」,更不是將四大、六根變為佛性,四大及六根從來無知,六識才能知。如果見性以後四大、五蘊、六根都變為佛性的話,那一切已經眼見佛性的人應當永遠都不會死亡;因為佛性不生不滅的緣故。既然六根已變為佛性而不生不滅,所以見性的人不應該會死亡,因此世界壞時見性的人也不會死。但事實上,見性人是證知真心不死,色身依舊會死。見性後,六根依舊是原來的六根,沒有變為佛性。

由此可知,見性之後四大、五蘊、六根並未變為佛性,而是佛性一向不離四大所成之五蘊六根以及見聞覺知,是本來就有,不是開悟後從五蘊六根變來。

明心見性以後一念無明仍然還存在,一念無明永遠不會變為佛性。因一念無明是煩惱,見性以後斷除了一念無明的見一處住地煩惱,但其餘三種煩惱是修所斷煩惱,不是見所斷煩惱。既然一念無明中其他三種煩惱是修所斷煩惱,就應該在悟後歷緣對境之中去修除;短的話一生修除,長則七次人天往返才能除盡,所以見性以後一念無明也沒有變為佛性,說見性之後一念無明變為佛性是錯誤的,佛子務必詳審。

此外,一念無明是煩惱,不是真心本體,它是真心本體——阿賴耶識裡面所蘊含的七識相應之煩惱,所以見性後必須經由修道來修除,而不是真心之中的一念無明變為佛性。

第六則 某師云:《佛有三身四智,一、法身:就是佛性。二、報身︰就是見聞覺知。三、應身︰即化身,就是六根。明心見性後阿賴耶識變為大圓鏡智,末那識變為平等性智,意識變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變為成所作智。只要能明心見性,則三身四智就具備。》(1-28)

辨正:第一、佛有四種身︰一、法身即真如。二、報身即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身量廣大莊嚴,唯有初地以上菩薩才能見到,未入地菩薩及聲聞緣覺皆不得見。三、應身︰是應世間眾生得度因緣成熟而示現於人間,有色身,有生老病死及成道轉法輪而後入涅槃種種諸相。四、化身︰是佛以成所作智及神通之力,於十方世界變化示現,利樂有情,忽現忽滅。

第二、佛的一心三身和一切明心見性者的一心三身一樣︰一、法身,即真如(或阿賴耶識),不是佛性。二、報身,即佛性,不是見聞覺知。三、應身,即見聞覺知。不是六根,因為六根無知。所以一心三身不是此師所說的這三種身。

第三、明心見性只是六七二識轉識成智,而且只是下品轉而已,悟後起修到第七地滿足,進入第八地時是中品轉,最後身菩薩明心見性成佛時是上品轉,才算滿足。

成佛的時候第八識才轉生大圓鏡智,前五識才轉生成所作智,所以三身四智須要佛地方才滿足,並不是第一次明心見性的時候就具足了。大圓鏡智及成所作智要到佛地見性之後才轉,所以經中講「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轉。」就是這個意思。

最後身菩薩已經在過去生明心見性過,也沒有隔陰之迷,為何他成佛之前卻要重新再來參究,然後明心見性?有人可能會產生疑問。因為大菩薩入胎、住胎、出胎都是分明正知,為什麼佛反而會比菩薩差呢?彌勒菩薩說有四種入住出胎的不同︰《瑜伽師地論》卷二︰「云何四種入胎︰一、正知而入,不正知住出。二、正知入住,不正知而出。三、俱能正知。四、俱不正知。初謂輪王,二謂獨覺,三謂菩薩,四謂所餘有情。」

這就是說有一種人他是正知入胎,但住胎與出胎不正知,這是轉輪聖王——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第二種人正知入胎住胎,但不正知出胎,這是獨覺,也就是辟支佛,或者最後身菩薩即將成佛,為示現給眾生看——一個人精進修行可以成佛。所以正知入胎、正知住胎,乃至於在母胎中廣作佛事,但是出胎時不正知。所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行走七步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之後就什麼都不知道了。要示現與眾生相同,這樣眾生才會效法學習,所以最後身菩薩示現出來反而不如八地以上菩薩。一切八地以上菩薩都可以正知入住出胎,而凡夫則完全不知道,入住出胎完全迷迷糊糊。尚未遠離隔陰之迷的已悟菩薩,只能正知入胎,住胎出胎則不正知。

因此,最後身菩薩示現和凡夫一樣,經過勤苦修行,才能在一生之中學得四禪八定、滅盡定、以及明心見性,具足三身四智。所以四種智慧是在佛地滿足才圓滿成就,而不是此師所說第一次見性便成就圓滿了。請佛子參考相關經典,細加分辨,以免錯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