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佛性——駁慧廣法師「眼見佛性的含義」文中謬說



附錄三:《現代禪對正覺同修會蕭平實老師的基本看法》



附錄三:《現代禪對正覺同修會蕭平實老師的基本看法》(轉載自成佛之道網站之內容,網址為:http://www.a202.idv.tw) 。

正光案:此文之原來刊載單位為現代禪網站,是現代禪副宗長張志成老師代表現代禪,於1999 年12 月14 日覆網友呂居士之文章,後來被轉貼於成佛之道網站:

呂居士:

非常抱歉!你的問題竟沒能來得及在討論區上做回應,本討論區便已下臺一鞠躬,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你的誠意是非常明顯的,無庸置疑。你的問題也非常寶貴,是值得認真探討的。如果沒有看錯,你所質疑的問題其來源應是蕭老師的思想。現代禪對蕭老師的看法,請你可以先略加參考底下的一段文字:

「善財,從來函可知你應是蕭平實老師的忠實讀者或信徒,現代禪向你賀喜,因為蕭老師的著作平素現代禪執事也有參閱,大體上他應是正派人物——在這個佛非佛十分混淆的當今教界,已是相當不易碰到的善知識。

不過,現代禪對蕭老師的評論,除了上述之外,大致還有底下兩項:

1.他的如來藏思想太過於專斷,唯我獨尊。雖然現代禪並不認為歷史上的禪宗都傾向如來藏思想,同時如來藏的學佛者也不必然如其表面理論存有破綻,修行便一定無法契應甚深般若( 如,李老師於〈橫看成嶺側成峰〉一文所說) 。但,他的思想完全崇尚如來藏,並且貶斥阿含、中觀,則註定難登大雅之堂。

2.他的寫作風格則又是一種獨特的另類。他的國學造詣很高,文章體裁大致接近文言,可是,十分冗長繁瑣,語意也充滿高度的抽象性,一個簡單的佛法問題,經過他足足用了二十頁的篇幅解釋之後,問題更模糊了。尤其,他在論述佛教各宗各派思想的時候,幾乎完全捨棄現代佛教學術的歷史觀點和史料文獻,這使得他無法和當代學術界任何一位學者對話,同時他人對他的思想也無從評論起。因為那將會是一場彼此都認為是『雞同鴨講』的辯論。」

以上首先是現代禪的基本看法。

平心的說,要跟蕭老師對談是很困難的事,蕭老師的主觀思想很顯著,這不太符合「無見、無諍、無我」的風格;一個修行人( 無論大小) 儘管對自己有信心,可是一旦與人切磋辯論之前是應懷有「別人可能對,自己可能錯」的心理準備才是,否則切磋辯論將只是形式,「辯護與宣傳」才是真正的實質。在這樣的情況,並無法對談。

另外,俗話說:「畫鬼容易畫狗難」,抽象的哲理容易推衍,但具體的生活經驗,由於旁人都容易檢證,反而不容易說了。除非蕭老師減少搬弄佛學名相,就人人生活中所易遭遇的矛盾與困境( 如婚姻事業、子女教育、社會風氣、宗教文化,乃至心理困惑、人格成長、生命意義之省思) 多加詳談,那麼才容易在對談中發現彼此需要再加以修正改進的地方,則辯論是有意義的。

最後,蕭老師還有一個可能的破綻,即他每每充滿自信地評論經論上的菩薩和祖師大德,這在於任何嚴謹的修行人身上都很少見!由於你所問的三個問題,基本上都屬於蕭老師的獨特觀點,並非筆者不想回答,而是沒有能力回答—— 理由如上所略述。或許吧?筆者的上師( 李老師) 他不曉得會不會有能力回答呂先生你的問題。也許哪一天,我們另請教李老師,有更詳細的答覆,筆者再給你去函補充。未知尊意如何?

對於沒能及時在現代禪網站「無諍之辯討論區」回應你的寶貴意見,謹在此向你致歉!希望以後仍有相互切磋的機會。餘祝

萬事如意

後記:為求如實,你的問題,從沒有跟你刪除過,仍保留在原討論區上的次頁,請查知。

正光案:本文是現代禪張志成老師於1999 年12 月14 日,代表現代禪教團答覆網友呂居士所提有關「禪門三關」、「無始生死根本」、「祖師密意」的短文。張志成老師在本文雖未直接回答這三個問題( 原因詳見內文) ,卻對於近三、五年極力著文批判月溪法師而引人注目的 平實導師提出整體性的觀感。由於張老師擔任現代禪教團副宗長,並且在現代禪網站上代表現代禪答覆呂居士而不實地評論了 平實導師,故筆者以此標題為名。

僅附錄 平實導師於其著作中對張志成老師的不實評論所作之回應文章如下︰

( 1) 轉載 平實導師著《楞伽經詳解》第四輯一七六頁~一七七頁文:

【……現代禪之張志成老師亦復如是,外於第八識如來藏而求般若,外於如來藏心而求涅槃,外於自心藏識而求佛法之修證,於我所述諸法不知不解( 詳見彼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四於網站答覆呂居士之文) ,乃是心外求法之凡夫,更不能知二乘無學所不知之涅槃也;不知不證如來藏者,乃是博地凡夫之位,而自謂已經證悟般若者,大妄語人也;如是之人尚難與我會中初悟者對話,何況能解余之道種智?而妄評余法,如初生小犢之不畏虎也,令人不禁哂之!

「涅槃非斷非常」:如印順法師欲以意識之細心而住涅槃,亦如現代禪張志成老師欲以無妄念之覺知心取涅槃,亦如中台山惟覺法師欲以清楚明白而能作主之心取涅槃,皆墮外道常見涅槃,聲聞初果之見地尚且未證,焉能證得菩薩初果之見地?故墮於「常見涅槃」邪見中。

亦如印順法師主張一切法空為般若,主張一切法緣起性空為真如,以緣滅後之「滅相不滅 」為真如,彼云:「滅相是不滅的,所以問:『那就真如那樣的住嗎?』是真如那樣的,卻不是常住的。這一段問答,不正是『非常、非滅』嗎?」正是斷滅論者。何以故?一切法既已斷滅,滅則是無,無法而可建立為「滅相不滅」之法,以之為非斷,無是理也。謂「滅相不滅」之法乃是因待法,因有諸法現行,互相因待,故施設其滅相;如諸愚人見牛有角,而於兔身生兔無角法,建立兔無角法為實有法,非智人也;如是印老主張「滅相不滅」之法為真如,為涅槃,則墮斷見戲論中。然而涅槃非以陰入界滅盡,墮於一切法空而得證成,涅槃之體即是恒不壞滅之第八識如來藏故,是故涅槃非斷;涅槃非依常見外道所說之見聞覺知心而建立,涅槃亦非依現代禪張志成老師所證無妄念之覺知心性而建立,亦非依惟覺法師所證「清楚明白而能作主」之覺知心而建立,此皆常見外道法也,皆墮於「常建立見」中;涅槃乃是依自心藏識之四種不同境界而施設其名,顯現藏識境界,是故涅槃非常見外道所說之常。】( 2) 轉載 平實導師著《楞伽經詳解》第四輯二○ 六頁~二○ 七頁之回應文:

【三乘佛法甚深微妙,非諸凡夫外道所能知之。即以最淺之聲聞涅槃、緣覺因緣法而言,當今佛學泰斗之印順法師,自年少出家已,畢生精研,今已九十餘歲(編案:此書出版時已屆百歲),尚不能知,何況餘人?何況能知大乘菩提般若種智?莫道二乘菩提,最粗淺之十八界法尚且錯解,遑論通達三乘菩提?而今余以淺顯文字,細膩敘說三乘菩提,仍有許多自稱證悟之人不解余意,何況 佛於諸經之提綱挈領而略說之?更不能解也。如是,遂有佛子因於余之細說、讀之不解而生煩惱,遂謂人曰: 「一個簡單的佛法問題,經過他足足用了二十頁的篇幅解釋之後,問題更模糊了。」( 現代禪教團副宗長張志成,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四日覆網友文) 】

( 3) 轉載 平實導師著《楞伽經詳解》第四輯二○ 七頁文:

【云何一個簡單的佛法問題——性淨涅槃——余以二十頁的篇幅解釋之後,張志成先生竟覺得更模糊了?問題實因張先生墮於常見外道法中,以意識之一念不生時為真如,墮於十八界生滅法中;復以死後一切斷滅,將意識覺知心入住定中一念不生以為涅槃境界。如是嚴重誤解涅槃寂滅、誤解涅槃無我;又復誤解十八界,不曉意識一念不生之際仍是意識,虛妄想像意識不生妄念時可變為真如;如是知見,於我法中無語話分,於我法中只是幼稚園之學生程度,而妄評於余:「這使得他無法和當代學術界任何一位學者對話,同時他人對他的思想也無從評論起」。】

( 4) 轉載 平實導師著《楞伽經詳解》第四輯二○ 八頁文:

【亦有人來函,責余著作諸書「理論太深奧,令人望而生畏,令多數欲學佛者裹足不前……。」實因大乘乃是唯一佛乘之法,函蓋三乘菩提——不唯具足二乘菩提之解脫道,亦且具足佛菩提之大菩提道一切種智——二乘無學之不迴心者尚不能少分知之,何況今之末法初機佛子,能解諸方大師所不能解之拙著密意?若不入我會中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破參明心而入七住位,終究難於拙著生起勝解;為愍末法佛子,故於正覺同修會中,開設禪淨班,以待有緣。

然而錯解第一義諦如張志成者,絕非末法獨有,佛世已極普遍,觀察三轉法輪諸經及本經所載,亦如《楞嚴經》中諸大聲聞羅漢初迴心時,於第一義之茫然不解,可知梗概。 大慧菩薩愍念當時後世佛子,是故承 佛神力,而作此問。】

( 5) 轉載 平實導師著《楞伽經詳解》第四輯二一○ 頁文:

【然有學佛已二三十年者,苦於不得入處,始終不能進入大乘真見道位者;亦有許多自謂已悟,而本質是常見外道法者;亦有許多密宗應成派中觀師自謂已經「全然開悟」、已經即身成佛,而本質為具足斷常二見者( 詳見宗門道眼、宗門血脈二書舉例) ;亦有大乘法中比丘,崇尚原始佛教阿含正理,而錯會阿含正理者;余諸著作乃為此等諸人而作,非為初機而作;是故張志成等人讀之不解,勢所必然;是故初機佛子莫以浮淺之義要我。】

( 6) 轉載 平實導師著《楞伽經詳解》第四輯二一四頁文:

【禪宗、密宗內之錯悟者亦復如是,執取見聞覺知心為常不壞之自心( 如惟覺法師),執取一念未起時之覺知心為常不壞之自心( 如現代禪副宗長張志成老師) ,執取不攀緣六塵諸法之覺知心為常恒心( 如聖嚴法師) ,執取無形色而能分別諸法之覺知心為常不壞心( 如密宗四大派一切法王活佛認取空明而無盡之覺知) ,如印順法師別立意識覺知之細心( 不可知之意識細心) 為常不壞心,悉墮「攝與所攝計著」之中。】

( 7) 轉載 平實導師著《楞伽經詳解》第四輯二二九頁文:

【然而亦有無智之人,因此而生煩惱,來函責余曰:「同是佛門中人,何需苦苦相逼?」為其師父請命。亦有人如現代禪副宗長張志成老師之不能明解余書所述正義,心生煩惱,於網際網路中責余曰:「佛法須說得那麼深奧、令人難懂嗎?」更有人責余曰:「你不是已經悟了嗎?怎麼看見別人誤導眾生,也會起煩惱?你的證悟有問題!」

若然,則 維摩詰大士尋諸大阿羅漢辨正法義,一一折服之,亦是有煩惱,亦非證悟之人,更非等覺大士;若然,則 世尊踵隨六師外道之後,遍至印度各大城破斥之,亦是有煩惱,亦非證悟者;若否,則餘一切悲心佛子效法 世尊、 維摩詰、 文殊師利、 央掘魔羅諸大士之辨正法義,救護佛子遠離邪見之種種諸行,則不應責之為有煩惱也。若否,則 世尊入滅前,預見末法時有魔穿如來衣、住如來家、吃如來食、說如來法破壞如來法,愍諸末世佛子而墮淚者,不應責 世尊有煩惱也,不應責 世尊之悟有何淆訛也。是故諸聖( 尤其是菩薩) 現有惑亂眾事,似同凡夫,似有執著煩惱,然非如眾生之墮顛倒想中起顛倒見;菩薩於一切惑亂中,現見猶如陽焰、夢幻,而度眾生;與諸眾生同事( 同現惑亂眾事) ,而度眾生遠離顛倒見。】

( 8) 轉載 平實導師著《宗通與說通—成佛之道》一頁~四頁文(自序):

【余自破參及出道弘法以來,未曾起念欲與諸方名師對話。一則諸方名師自視甚高,大多不屑與默默無聞之余對話。二則諸方墮處,余已悉知;欲以深妙之般若種智及解脫智,與諸方誤解般若及解脫智者晤談,必定扞格不入,故爾意興闌珊;非因自抬身價故推諉不見。今夏出版《楞伽經詳解》第三輯時,改絃易轍,於名師之誤導眾生及破壞正法者,悉皆稱名引述其文而辨正之;此舉亦引起部分患有「名師情執症、法師情執症」之學人煩惱,而於網際網路施余以人身攻擊,認定余為惡人,而不對余提出法義辨正;較著者為現代禪副宗長張志成先生,及化名為「木石」者。

復有初機學人,初學佛法甫三五年,自謂已知佛法,不能忍於余之評論諸方法師邪見,復未詳閱拙著諸書,便於網際網路攀誣余,謂余同於宋七力、妙天、青海、太極門、義雲高… 等外道,妄評余法,如小學生之評論大學教授。諸方大師不敢向余提出法義之辨正,而彼輕易為之;猶彼井蛙,難可為彼解說天之廣袤,如是類人亦復如是,難可與語,唯能一笑置之。

近年往往於定中觀見往昔世之弘法淨行,及無量世前之誤造謗法業而受報等等,為示因緣果報不虛,以警初學狂慢學人樂造謗法業者,有時披露一二。然終不說往世多生姓氏名號,學人亦莫探問,待余捨壽時自當明告。學余法者,要在余法之真實與勝妙,完全契合三乘經典,能申三乘經典密意,令人如說而證。往昔多世之虛名,無益學人;彼時所證般若,遠不及今世故,如是虛名,說之徒增慚恥,無可炫人者,諸方學人莫以此相要。

諸方所不願為之惡人,而余一肩挑之,護持「批判之佛教」,實因教內自我批判評論之舉,猶如各級政府設置政風處之自我監督,能令教中弊絕風清,是佛教中之防腐劑故,以此能令佛教正法垂之久遠故。期盼諸方耆宿新秀,跳出人身攻擊之窠臼,具真姓名提出法義辨正,令真理越辯越明,使得學人可以從中檢魔辨異,獲得法益。若不作法義辨正,而作法義辨正外之言語者,乃是俗人之所為者,非佛門學人之所應為。

本書多引《阿含經》者,乃因現代禪張志成先生妄誣余為否定《阿含經》者,故多引阿含佛語為證。後當別造《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詳述諸方耆宿所不知不證之阿含密意,令佛世阿含正義顯示照耀於此時之娑婆。

復次,余之判教,悉不遵從智光、月稱、宗喀巴、印順諸人之見,彼等諸人所判皆是見始非分故。余不隨諸錯悟祖師言語,完全依三乘經典及所證道種智,重新檢校,回歸 世尊三轉法輪原旨,亦符合玄奘大師之判教。完全不依現代佛教學術界研究所得之歷史觀點和立論文獻,此諸學術研究者之所依論據,多依日本學術界及密宗應成派中觀邪見先作定見而後立論故,此諸學術研究者皆未知解三乘菩提三轉法輪經旨故。譬如印順法師為佛門碩德耆宿,而其立論偏邪,違教悖理,不可信受,何況其餘非有佛法修證之研究「佛教學術」者?不可信也。

若余之判教,同於諸方未悟名師、同於印老,則以諸方著作繼續流通即足,不須余之辛苦別造諸書也!余既無意夤緣諸方而求名利,何須如是辛苦埋首造論判教耶?乃因古今諸方研究學術者誤判等事所在多有故,是故不應責余判教之異於現代研究「佛教學術」者。

本書中多舉名師之邪見而作辨正者,無意唐突名師;乃欲令義易了,故多舉證名師邪見而辨正之,令學人容易知其分際,遠離邪見,為學人後時之見道宗通乃至說通而作因緣。茲以出版時至,乃造此序略述私意,即以為序。

大乘末法孤子 蕭平實 謹誌

公元二千年立秋序於喧囂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