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念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理論與入門



註 釋



註一、依《觀無量壽佛經》所示:下品三生係攝受不謗大乘而造眾惡之下劣凡夫,以佛之方便力,使入大乘菩薩位。往生後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下,以凡夫賢聖雜處故,名凡聖同居土,此是下輩生想。中品三生係 阿彌陀佛以方便力,攝受聲聞種性之眾生。往生彼國後所得皆是聲聞果,是有餘涅槃;又因此土是佛之方便所化而成,故名方便有餘土,此是中輩生想。上品三生是專攝大乘菩薩根性之人,上自見性,下至發無上道心,皆可得生。以此輩人或見第一義(見自性空、法性空)、或解第一義而不懼、或發成佛之心,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上,並皆分證法身故,名實報莊嚴,此是上輩生想。非可謂極樂世界之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各具九品往生也。

註二、無生忍:分證解脫乃至究竟解脫皆是無生忍。

註三、無學:有修有證謂之有學,或稱學人。究竟解脫者於解脫道已經親證並究竟了知,已無可學謂之無學。

註四、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種類繁多,欲知其詳,可參閱《大正藏經》第十三卷大集部《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三〈念佛三昧品〉。或《菩薩念佛三昧經》《大方等大集菩薩念佛三昧分》。一般所說念佛三昧大多是指:念化身佛、念報身佛、念法身佛之三昧。無相念佛即是念佛三昧,屬於念法身佛諸種三昧之一種。因此種無相念佛工夫而入之三摩地亦是念佛三昧。

註五、一般持名唸佛者,若聞修定,往往退避三舍。殊不知持名唸佛亦是修定法門之一。如《觀經四帖疏》卷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修定極為重要,歷來祖師們已多所說明。茲再舉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典故為例,以證淨土行者修定之重要。據〈慧遠法師文鈔排印流通序〉載:【……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慧遠)與緇素一百二十三人結社念佛,求生西方。此諸人等、於臨終時皆有瑞應,皆得往生。良由諸人……蒙遠公開導、及諸友切磋琢磨之力,故獲此益。此係最初結社之人,若終公之世三十餘年之內,蒙其法化而修淨業、得三昧而登蓮邦者,何可勝數。】

又〈慧遠法師文鈔附編〉載:【……師居山三十年,迹不入俗,唯以淨土克勤於念。初十一年,澄心繫想,三覩聖相,沈厚不言。後十九年七月晦夕,於般若臺之東龕,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之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

觀乎右載,可知蓮宗初祖結蓮社之一百二十三人,其所以能全部往生極樂世界,乃由慧遠大師之教導及互相切磋,努力勤習所致。而慧遠大師念佛之法是專思寂想,乃能三覩 聖相,並於往生前七天復蒙彌陀示現預知。當時也是在定中憶佛之後,從定而起所見。由此可知持名固然亦可生西,主要則是藉此排遣妄想攀緣。末學以為淨土行者可藉持名為前方便,修持一段時間後,轉學遠公之專思寂想。欲學專思寂想,可藉無相念佛法門之助益,迅速得入。將來必定往生,並可蓮品高昇,莫以下品中品往生為足。

又如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載:「……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此等境界,若非定力何能成辦?又道:「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行也。」凡此種種,莫非與定相應。是故行者若欲往生極樂,並求蓮品高昇者,切宜增強定力,以助淨土之修持。

註六、欲界天:世間分為三類、或稱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包括物質世間及四天王天以上至他化自在天等六天,以此界中眾生尚有男女相及淫欲故稱欲界。色界共有十八天,是修得初禪至四禪的眾生及三果聖人所居住之處,僅有形像而無男女之別,亦無淫行。無色界是修得四空定的眾生所住之處,共有四天,純為精神狀態,已無形像。

註七、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謂參禪人,心生疑情,努力參究,住於疑團之中而渾然不知周遭一切事物,猶如睜眼瞎子一般、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譬如回家時、在路上參禪,走過家門而不知。又如坐中參禪,眼前人來人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直至離此境界始知眨眼,始聞音聲;方知剛才進入見山不是山的境界之中。此境界亦名「黑漆桶」,亦名「疑團」。

註八、諸佛別願:四宏誓願是諸佛通願。別願者謂過去現在諸佛隨其因地時之因緣互不相同,而為眾生所發之不同於通願之願。諸佛別願互有出入不同,故稱別願。

註九、行者:此法係專對初心學佛之在家居士而說,故稱行者。

註十、《法滅盡經》載:【……男子壽短,女人壽長,七八九十、或至百歲……時有菩薩、辟支、羅漢,( 被) 眾魔驅逐,不預眾會。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泊自守以為欣快,壽命延長。諸天衛護月光(菩薩)出世,得相遭值,共興吾道五十二歲。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吾法滅時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明更盛,於是便滅。自此之後難可數說。如是之後數千萬歲,彌勒當下世間作佛,天下泰平,毒氣消除,雨潤和適,五穀滋茂……。】

又:《彌勒下生經》共有五譯:計竺法護譯一部、鳩摩羅什譯二部、義淨譯一部均未載明彌勒菩薩當於何時下生成佛。僅第五譯載明「彌勒佛卻後六十億殘六十歲當來下。」但此譯本較前四譯短缺甚多,而且不知何人所譯,似宜存疑。故採《法滅盡經》所載為準。

註十一、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註十二、思惟觀:參禪者住於疑情中全心思惟疑情。思惟時離卻一切語言、文字、聲音、符號、形像而思惟。

註十三、內攝外緣之均等:

1、無相念佛人,若無內攝而緣眼前人所說話語,則憶佛之念全失。若無外緣,全心內攝憶佛之念,則眼前人說話時、我不知其意。若內攝外緣均等,則眼前人說話之意能會,心中憶佛之念亦清晰分明。

2、見性人,見自性遍一切處,乃至聲香味觸法亦復如是。若常外緣,欲見自性,定心則散,一段時日之後,漸漸不見自性。若完全內攝,則住定境,不見自性。若見性人於見聞覺知之中、保持內攝外緣之均等,則悟境不退,自性時時在前。此即禪宗六祖所謂「念念不離自性」,即是保住、任運。此需具備無相念佛工夫或修得動中看話頭的工夫始得保任。否則便需遠離塵器,於水邊林下長養聖胎。

3、證得禪定者(退分除外)若於日常生活中亦如無相念佛者保持內攝外緣均等,則可常在初禪定心中,過平常人之正常生活而不退於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