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念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理論與入門



第四節 從無相憶念拜佛到無相念佛之十種修學次第



一、每天早晨及晚上各用十至二十分鐘時間來拜佛,依本章第三節所解說的方法來練習無相憶念拜佛。拜時不唱唸聖號,亦不在心中出現聖號的聲音或文字,只要在心中憶念佛菩薩、想念佛菩薩,專注於一尊佛菩薩。雖然沒有語言、文字、形像、而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在憶念那一尊佛菩薩,明明白白地知道在拜那一尊佛菩薩。心中絕不可以出現佛菩薩的名號或形像,純粹是憶念。猶如別母數十年,心中想念、牽掛,而無名字及形像。禮拜時,清晰地知道自己所拜所憶念的是那一尊佛菩薩,而執持此一念頭,絕不捨棄。若不能體會「憶與念」,則可用心觀察,看住自己在禮拜佛菩薩的那一個念頭是否分明?看自己的心是否清楚地知道正在禮拜那一尊佛菩薩?

這種無相憶念拜佛的方法,是修習無相念佛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行者務必細心體會,反復閱讀思惟。若思惟多日乃至一月二月,仍不能體會,應當常在佛菩薩像前(尤其是釋迦世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像前)禮拜,懺悔罪過,請求加持。並發願受菩薩戒,行菩薩道,度無量眾生。然後靜坐細讀前段及第三節之說明,詳細思惟,勤加練習,即能通達。若無聖像,望空而拜亦可,但需至心懇切,萬勿輕忽。

一旦通達,即依此法無相憶念拜佛。去除名號及形像,清楚地憶念所拜之佛,而不使憶佛之念中斷。若覺憶佛之念不能清楚分明,亦可用「想」之法;如年青時,戀愛中的男女,各分東西不得見面時,朝思暮想一般;拜佛時便用此想,想佛的法身無形無像,遍滿虛空,無處不在。或想佛的法身無形無像,住於我心中(非心臟的心)或腦中,時刻不離地護念我,這樣想念,叫做念佛。所以念佛的「念」字,左邊無口。若是有口,使成唸佛,口唸心念亦可相應。若口唸心不念,與佛不相應,唸到驢年,才能往生極樂淨土。

若是有人反覆閱讀、思惟、練習,結果「憶」既不會,「想」也不會,「念」也不會。則可於拜佛時,用心「看」拜佛的這一念,是不是清晰地知道正在拜那一尊佛菩薩?就看住這一念,不讓它中斷,也不讓佛號在心中出現。每一拜時專心看住,看這一念在我心中安住而不消失。如果不會看,再換一個方法:

譬如行者平常持名唸佛的對象是 釋迦牟尼佛,則可先在安靜處坐下,不可受打擾;心中默唸一句「釋迦牟尼佛」(隨行者因緣,自擇所唸之佛號),同時想念他,所唸佛號雖已過去,但不使想佛的念中斷,想念的時間繼續下去,直到想念的念中斷為止。發覺想念的念中斷了,再從頭開始,在心中再默唸一句「釋迦牟尼佛」,同時想念他,不再唸佛號,直到想念中斷。如此週而復始地練習。

練習純熟後,在清晨清醒的時刻,於佛像前靜坐,或無人打擾的安靜處靜坐,坐定之後,心中默唸一句「釋迦牟尼佛」(或其他一佛),同時想念著他,心中開始觀察:佛號唸過之後,想念佛的這一念,究竟是什麼情形,觀察清楚之後重新開始。但是不從唸佛號開始,而是從「釋迦牟尼佛」這一句佛號過去之後的那一段開始。這就是憶佛、念佛、想佛,就是無相念佛,接下來便可以用這一念來拜佛,這就是無相憶念拜佛。

剛開始無相憶念拜佛時,必須非常用心。以極強的意志力努力控制,才能制止佛號及佛的形像在心中顯現,稍微不注意,佛號或佛像就在心中出現。雖然須很用心,但請放鬆身體,切莫緊張。如此每日不斷練習,努力不輟,經過一段時間,佛號漸漸地不再出現。但有時稍失注意,仍會出現佛號的第一個字。行者應當在每天早晚拜佛時全神貫注,才能去除它。至於攀緣心強而又固執的人,在拜佛時雖未出現佛號,卻常常會出現一個「佛」字。這是一種根深柢固的習氣,必須常常思惟「佛號不是佛」,「佛」字不是佛;乃至必須於靜坐中深入思惟,才能去除此種執著。

行者必須認識:此一念佛圓通法門之入門--─ 無相念佛之修持,得不得力,完全要看行者對於無相憶念拜佛之意旨,能不能完全體會及能不能如實而修。勿嫌末學反覆解說、婆婆媽媽。若欲修持無相念佛法門而不肯從無相憶念拜佛去深入體會,勤加練習者,難得成功。除非是利根人或已有工夫之人,一聞便解,隨解隨入而能安住。

行者若非上根之人,務請早晚各以十至二十分鐘練習「無相憶念拜佛」,一則消除業障,二則鍛鍊工夫。早晚各用十至二十分鐘修習無相憶念拜佛,對於現代人而言,可謂費時不多,輕而易辦。念佛一聲,尚且罪滅河沙,何況拜佛時一心不亂、定心憶佛、滅罪難量。

此種無相憶念拜佛法門是一種強而有力的習定方法。此種工夫由動中得,是故將來修成無相念佛時,身心能於聲色中來去自如,而不妨礙無相念佛之淨念相繼。

權巧加行:凡不具持名唸佛經驗又不瞭解如何無相憶佛念佛之人,應於日常生活中持名唸佛。隨時隨地在心中默唱佛號、心念心聽。藉以降低攀緣心,統攝散亂心。行者可將無相憶念拜佛時所拜的那一尊佛菩薩的聖號,編成一句自認為優美的旋律。猶如唱歌一般,在心中不停地反覆唱唸,同時憶佛想佛。此聖號之旋律不可輕快,而應穩重優美,默唱時之速度越慢越好。只可一句反覆唱唸,不可編成多句旋律來唱唸。亦不可在無相憶念拜佛時拜 藥師佛,平時卻唱唸 觀世音菩薩;所拜與所唱,必須是同一尊,才能心無二致,專一拜佛念佛。此外平時在心中默唱聖號時,不可貪求多唱幾聲,應該緩慢安祥,唱時注意心地有沒有急躁?有沒有打妄想?有沒有在憶佛?如已有持名唸佛經驗或已瞭解如何憶佛念佛者,則應專心學習無相憶佛念佛,不須再持唸聖號。

二、每日早晚無相憶念拜佛各十至二十分鐘,不可間斷。也不可今天拜二小時,明後天休息。猶如划船,必須繼續搖槳,停槳休息一段時間,船便漂離航道或隨水後退。每次拜佛的時間可以增加,不可減少。除了拜佛的時間以外,必須在心中不停地唱唸佛號。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散亂心漸漸獲得控制。但是仍會發現自己在拜佛時的雜念雖然日漸減少,佛號也不會在心中出現,卻很容易被外來的聲音所吸引。諸如電話鈴聲、門鈴聲、人聲、電視、音樂、狗叫等等,只要一有聲音,心即攀緣聯想,相續不斷。一直到這一拜的動作結束,下一拜即將開始時,才又想起正在無相憶念拜佛。然後又重新開始。行者不必為此苦惱;對於初學者,這是難免的過程,只要痛下決心,持之以恆,每天不間斷地無相憶念拜佛及默唱佛號,(原有持名基礎者應憶念念佛),一定會進步。

由於每天持續不斷練習無相憶念拜佛及憶念念佛或默唱佛號的緣故,攀緣心不停地降低,終於能夠不受外來聲音的影響而專注地無相憶念拜佛,這就顯示工夫已經增強,耳鼻舌身意等五根已獲控制;但是眼根眼識則很難控制,往往在無相憶念拜佛時,看到地上有一根頭髮或其他雜物,心又起攀緣。每次一彎腰拜下時,便不自主的看它一下。明知應該全心憶佛拜佛,看住憶佛之念頭,卻無法使自已不去看它。這種攀緣心,相對於其他攀緣而言,已經較細,卻是眾生從無始劫以來,隨眼根而有的習氣,極難對治。以目前的工夫而言,尚不足以克制。唯一的方法便是暫時把眼睛閉起來,不讓它看。等到以後工夫更強時再開眼。行者到此地步可進入第三階段。

三、閉目無相憶念拜佛:閉目無相憶念拜佛,可對治眼根之攀緣。精神容易集中,工夫增強較為迅速。觀察拜佛時之心念也較為清晰。但某些人閉目拜佛時容易頭暈,即應找出頭暈的原因,加以克服。萬不可因為頭暈,就放棄此一階段最能增強工夫的方法。頭暈的原因大約如左:

甲、失卻方向感之頭暈:此類人應於閉目無相憶念拜佛之前,先提示自己:「佛無身根,佛無相貌,法身遍滿一切處所,佛在我心中。我所面對之佛像亦不是佛,只是一種象徵,一個道具而已。」所以不必固執地要求自己的身體一定要面對那一個方向拜。即使拜到後來,變成背對佛像而拜,也無關緊要。心裡能捨去方向的執著以後,閉目而拜時就不再頭暈了。

乙、拜佛姿勢不正確之頭暈:拜佛彎腰下蹲時,不可使頭低於身體(不暈者則無此限制),拜畢起身時,頭部應略高於身體。以免血液因彎腰低頭而流注於頭部,起身後又突然流回身體,便容易引起頭暈。另外一種頭暈是拜佛五輪投地時臀部太高所致,應將身體往後、往下坐低,避免血液大量充塞於頭部。若因長褲太緊或無伸縮性而不能往下坐低時,應換穿寬鬆之休閒服或運動服。褲帶應以鬆緊帶或吊帶為宜。頭觸地面時,鼻尖應同時貼觸地面,避免以頭頂觸地。

丙、身體肥胖:身體肥胖者,應安置拜墊,高約二十公分。拜佛時雙腳及膝輪皆在地面,頭部及手掌手肘貼伏於拜墊上。避免血液充塞頭部,便不再頭暈了。

克服閉目拜佛之頭暈後,即可繼續無相憶念拜佛。每日專注一心,持續練習,不再攀緣外境,進步較前迅速;在拜佛時,佛號已難得在心中出現了。

四、避免控制呼吸:上一階段的困難克服以後,有某些人會發現自己雖不再攀緣色聲香味觸法,但是卻會發覺自己有些呼吸困難,或者喉嚨似有草絲哽住,覺得不舒服。這是因為「心」最愛攀緣;如今眼耳鼻舌意等五根都被閉塞,無可攀緣,只好轉而攀緣身根之呼吸了。因此一面拜佛,一面於下意識中控制呼吸。初時不覺,待發覺喉嚨難過、呼吸困難時,已經是好幾週以後的事了。現在既已發覺有此現象,便於拜佛時注意它,不讓下意識去攀緣控制呼吸。若控制呼吸的現象很嚴重(極少數人),而導致喉嚨極為難過的話,可以暫時用口呼吸。過一段時間後再回復以鼻呼吸,仍應注意防範下意識去攀緣控制呼吸。會有這種現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默唱佛號時亦會同樣地控制呼吸,必須注意提防。待拜佛時不會再有任何攀緣,此一階段便告完成。若無控制呼吸現象者,可直接進入下一階段。

五、閉目無相憶念拜佛時能夠一念不生:行者於閉目無相憶念拜佛時,已能專一憶念於佛。此一憶佛之念、清晰分明,不再攀緣色聲香味觸法。雖然到此,切不可自滿,仍需精進熟習。猶如牧牛,時時鞭策注意;無相憶念拜佛及平常唱唸佛號的工夫亦需如此。每日精進練習,到後來、拜佛時之憶佛淨念,持續不斷,安祥自在。不需全神貫注,自然可以憶念。此念清晰分明;拜時輕鬆清涼而無熱惱。行者若曾修習禪定數息多年,便會感覺到此一無相憶念拜佛時之淨念相繼、比之於靜坐數息到「數而不數、一念相續」,簡直無所分別。此時心中已非常篤定,並在無相憶念拜佛時已能體會一念不生的境界了。也能瞭解末學為何要說:「對於已經進入此一境界的人,其實應該說是一念相續」的意思了。行者到此階段,仍應在平常行住坐臥之時,心中默唱佛號,不可中斷。若此時唱唸佛號已極緩慢者,不可心慌;此是正常現象,表示定力已開始顯現,心不掉舉。雖然有時不欲默唱佛號、心地輕安,但仍不可因此捨棄佛號;平常仍應默唱佛號,心中同時憶念。已有持名唸佛基礎者,應於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自己無相憶佛念佛,不可再持唸佛號。

六、張眼無相憶念拜佛:由於現在工夫已經增強了,有能力克服眼根的攀緣,所以改為張開眼睛的無相憶念拜佛。仍然在每天早晚各拜十至二十分鐘。拜時張開眼睛、仍然憶念於佛。初時稍不留意,又被色塵吸引;有時眼觀佛像、心中便有佛像。有時會瞟一下供桌物品或瞟視地面上的毛髮、棉絮、圖案。行者此時應即收攝心神,專心注意拜佛時之淨念有無中斷。眼睛之焦點應離開一切形像,眼雖有見,卻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像,一心向內收攝,想佛之法身、住在我心中,一心只在拜佛憶佛,觀此憶佛之念清晰分明。每日持之以恆地精勤專憶專念而拜,不讓心神分散。漸漸可以視如不見、聽如不聞地專憶於一佛而拜。拜佛時、六塵(註十一)與我不相妨礙。此時拜佛之速度自然會比以前快些,因為工夫即將成功了。

七、日常生活中開始無相念佛:上一階段之無相憶念拜佛時,可以不理會一切色聲香味觸法之影響而安祥輕鬆地專憶專拜,不會分心,即可開始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保持拜佛時憶佛之念,而不必再默唱佛號,即是無相念佛。此時無相念佛,心中所憶之佛必須與每天早晚無相憶念拜佛時所拜者為同一尊。不可在早晚無相憶念拜佛時拜 釋迦世尊,而平常無相念佛時卻念 觀世音菩薩;否則將使工夫減弱或不能增強。亦不可有時憶釋迦牟尼佛,有時憶 阿彌陀佛;更不可同時憶念二、三、四尊。必須專心憶念初學此法時即選定的那一尊佛菩薩,永不改變。如此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保持無相憶念拜佛時憶佛之念,而無名號形像聲音,心中清楚地了知自己是念那一尊佛菩薩。這就是無相念佛,是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初入門。當然,持名唸佛亦可能到達這種層次,但必須具備正確而具足的禪定知見和工夫始得,除了極少數有善根福德因緣的人,一般人幾乎可說是可望而不可及。

無相念佛的工夫,至此即將成就,應當珍惜,不可放逸自心,回到持名唸佛的方法。行者在日常生活中無相念佛,雖然常常會忘失此念,猶如一般持名唸佛者一樣。但是對於學佛十餘年而仍不得力者,當他練習到這一階段時,心中已知因緣之殊勝,瞭解此一法門對於自己之受用,而不退轉;因此若有忘失此念之現象時,即會時時警策自己,返照自心,提起憶佛之正念。在與人說話時,因為需要傾聽及思惟回話而會忘失此念;思惟公私事務時亦需暫時放下此念。若行者之職業、工作,具有高度危險性,則以專心工作,心無二致為宜。每晚欲睡眠時,可以安閒地臥於床上無相念佛,不必專心;自然的在無相念佛之中入睡。行者到此地步,仍需每天早晚專心一意無相憶念拜佛,不可中止。直到大部份時間可以無相念佛而不忘失,則此階段已經成功。此時已得強烈之法喜。若此階段修成時間超過二個月、法喜稍淡。時間超過越久,法喜越淡;乃至延遲到六個月才成就者,幾無法喜,而工夫具在。迅速修成者,其所得法喜亦將因為習慣於此覺受而逐漸轉淡,行者對此不需疑慮。

八、禮拜多尊佛菩薩:此階段初期仍應在每天早上專拜一尊佛菩薩,拜時專憶專念而無名號形像。日常生活中仍以同一尊佛菩薩而無相憶念。晚上拜佛時可改為禮拜多尊佛菩薩。拜前先選佛菩薩三至六尊,排定順序。佛在前,菩薩在後。第一尊必選本師 釋迦牟尼佛,以此世界眾生一切學佛者皆是 釋迦世尊之弟子,皆因 釋迦世尊而修習佛法;飲水思源,感戴恩德,當於拜佛時先拜 釋迦世尊,次拜他佛及餘菩薩。如是,行者隨自心喜悅,選擇自覺有緣之佛菩薩二至五尊,排於世尊之後。排定禮拜順序後,永不改變。每天晚上之無相憶念拜佛即以此諸尊,依序而拜。每尊各頂禮三拜,仍以十至二十分鐘為度。若時間已到而未拜完,仍應依順序緩緩拜完。選擇有緣之佛菩薩時,至少三尊、至多六尊。少於三尊,則作用不明顯;多於六尊,則心憶順序,容易分神,反致散亂。

此一階段之權巧方便,目的在訓練行者心地更細密、更分明;欲使行者能有分辨念頭(話頭)之能力外,將來參禪時亦能具有思惟觀(註十二)之能力。

行者於晚上拜佛時,仍然是摒除名號形像聲音,而於每一拜時能清楚分別:此念是禮拜 釋迦世尊、此念是禮拜 彌陀世尊、此念是禮拜 觀世音菩薩、此念是禮拜 大勢至菩薩。前念與後念之「念相」差別何在,均能清楚分明。

初入此一階段時,早上仍只專拜初修此法時選定之一尊佛菩薩;晚上才拜多尊佛菩薩。此乃因行者於第七階段初成功時,工夫仍不夠堅強;剛轉入此一階段,在日常生活中無相念佛時,仍需要依賴每晨無相拜佛所得工夫,所以每天早上仍以專拜一尊為宜。若於初入此一階段時就早晚都拜多尊佛菩薩,可能使行者之工夫停滯不進。故建議行者於初入此一階段時,在早上禮佛仍以一尊為宜,以便藉著專一禮拜憶念來增強動中的工夫,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無相念佛能集中心力,迅速修成。

此階段應持續二至四週的時間來練習,直到行者於行住坐臥之中的無相念佛之念,能達到越是在動態之中,憶念越清楚分明之時,再改為早晚都禮拜多尊佛菩薩。但早上與晚上所拜之佛菩薩及順序必須相同,不可更動。平常之無相念佛仍是原來選定的同一尊,切忌換來換去。

此一階段之無相憶念拜佛,必須每一尊三拜,不增不減。增、則分別念相之作用不明顯;減、則心易散亂,工夫難增強。剛進入此一階段時,常會忘記禮拜之次數。有時一拜以為二拜,有時三拜以為二拜。若拜時混淆、不能清楚了知,則以當時所認知之次數為準,不需責備自己忘失次數,以免因為悔恨而影響當時之修行。

此外,拜佛之次數,是因為有身體、有拜佛之動作而有,若離身體及動作、即無次數。我們利用身體和動作當作工具來鍊心,只要能制心一處,只要能專一、能細心分別便好。次數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否修成清楚分明的工夫。因此行者在無相憶念拜佛時若次數混淆,只需當機立斷、選擇當時自己所認知的一個次數,繼續禮拜。不可讓悔恨或責備之心來影響當下的修行。

拜佛時記憶次數,不可以有一、二、三……等文字或聲音在心中出現,而能清楚知道是第幾拜,並且心中清晰地憶念所拜之佛。於每尊佛菩薩三拜之後,亦不可在心中出現一個念頭:「下一拜是大勢至菩薩」。而是直接憶念下一尊佛菩薩並安住於第一拜之意思,而無名號與數目。「憶想佛菩薩之念頭」與「第一拜之意思」同時並存,清楚分明。練習既久,自能清晰地了別:現在所頂禮的是那一尊佛菩薩、是第幾拜。對於禮拜前一佛之念與禮拜後一佛之念,能清晰地分別。

九、佛在靈山莫遠求:行者完成第八階段的工夫時,自知不久即可完全修成無相念佛法門,心中喜悅篤定,但應提防自滿及愩高之心。若心自滿、則不拜佛,工夫即停滯不前。行者當知,此門工夫必須以無相憶念拜佛為方便,工夫始得增強。若心自滿而懈怠拜佛,工夫便不易增進。除非行者已曾多劫修定,是利根人、或工夫已超越此一層次,則另當別論;否則仍宜精勤地在每天早晚勤修無相憶念拜佛為是。

若心愩高、則起心分別:謂我能他不能。彼不如我,彼應學我。起心分別故,則慢心待人。慢心分別故,失諸法利。是故行者到此階段,務須除去自滿及愩高我慢之心,繼續精勤練習,日趨純熟,心更明淨。終於在每天早晚無相憶念拜佛時,不需極強之意志力而能照見憶佛之念、了了分明,禮拜前一佛之念與禮拜後一佛之念,極為清晰,善能分別。禮佛之時,安適自在。頂禮每一尊佛菩薩之次數皆不會忘失,也不會有次數之聲音或文字出現。同時亦已能在日常生活中輕鬆自如地無相念佛。雖然身在繁忙緊張的現代生活中奔忙,卻能無時無刻自在地無相念佛,乃至在與人說話時,處理公私事務時、思惟一切事時,均能不憶而憶,自動自發地無相念佛。

行者修習到此地步,心中清晰明淨,自知佛在心中,佛在身中。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本在我心中」。直下認定:此無相念佛之念,實向心中而念。行者若一向念 釋迦牟尼世尊,則自覺 釋迦牟尼世尊其實在我心中,不離方寸。若一向專憶 阿彌陀佛,或專憶諸佛菩薩之任何一尊,莫不如是。

行者此時若在路上行走,則見狗是佛、見人亦是佛。眼根所見莫非憶佛之念,而無佛號、聲音、形像。或於日常生活中,聞一切音聲,亦莫非憶佛之念,心中亦無佛號之音聲。《佛說阿彌陀經》所述「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聞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即是此也。吾人在此五濁堪忍世界,雖無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但因能依念佛圓通法門善巧修持,到此地步時,聞一切喧囂之音聲,自然起念佛之心,心中無非憶佛之念。行者修行至此地步,法喜之覺受達於頂點。若極精進之人,於六週內修習到此地步,則法喜極強烈,乃至踴躍不已。逢人普勸修習此一法門;慈悲心起,普願人人皆能由此法門得入唯心淨土或往生諸佛淨土。自知必能於臨命終時往生極樂,毫無猶疑。心中極為篤定踏實,不同一般學佛者之心中徬徨、不能得力。行者若原本參禪,此時已具備參話頭及思惟觀之能力,無門之門就在眼前;心大歡喜,便發善願:願一切佛子俱得由此無相念佛法門、親見無門之門。

一般人修習此一無相念佛法門至第九階段成功,多在三個月屆滿之前後,法喜略淡。若不精進,則四、五個月,乃至經年,不得成功。根器不利者若精勤修習,六個月滿亦得成就,唯法喜甚淡。行者修習此法,切忌躐等躁進,貪求法喜;否則欲速不達,反而耽延時光,後悔不及。又:法喜僅是修習成功之心理覺受,猶如中獎,初時喜樂,漸漸淡薄,亦是無常,非是常樂。行者不應以追求嘗試法喜之心而修此法,當以成就究竟解脫為目標而修此工夫,藉此作為助益。

十、動靜兼修:行者修習無相念佛成功後,仍不可自滿。細心觀察之下,仍可發覺在思惟事物及與人說話時之憶佛念頭較不清晰。故於說話及思惟事務時,需注意「內攝與外緣之均等」(註十三),若能平衡,則此憶佛之念即轉清晰。欲達此地步,除需每日早晚無相憶念拜佛及平常生活中之無相念佛以外,尚需參加一般念佛會共修。於共修時口唱佛號,心觀憶佛之念,使此念不受佛號影響,融合為一,清晰分明。(自己在家唱唸亦可)。此外仍應每日靜坐一小時。在靜坐之時無相念佛,不可昏沉,細觀此無相念佛之念由粗轉細。此是由動轉靜之工夫。凡我佛子欲成道業,應當動靜兼修,速得入道。

若行者欲入念佛三摩地,修唯心淨土者,亦當每日靜坐無相念佛,不可僅賴平常動態中之無相念佛。蓋三摩地有定相故,當於坐中求。若坐中無相念佛時,身不傾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能日日練習。有朝一日,性障消滅,即入三摩地;若不自滿,再勤修鍊,三摩地純熟,便漸漸獲得念佛諸種三昧功用。因此法門深入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境界,漸漸證得楞嚴大定。證楞嚴定之各種境界及悟見自性等相關境界,行者可自行請閱《楞嚴經》,此不敘述。

此一階段成功時,行者即能於動靜二相之中,隨時清晰照見無相念佛之念。猶如牧牛純熟,野性盡除,隨逐於人。便恍然得知經中所謂「介爾初心」原來如此。至此無相念佛完全成就。而此無相念佛法門之完全成就,其實僅是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入門而已。

行者修習至此,若欲往生諸佛淨土者,僅需每日一回於佛前或望空稱念佛名,憶念四宏誓願及欲生佛國之世尊所立別願(如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某願而與己相應者。亦如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十二大願之某願而與己相應者),並以每日修行之功德迴向發願於捨報之時往生彼國即可。餘時則專憶彼一佛。往生時至,必蒙預告。七天之後,所憶念佛、現前授手,安祥往生,無有掛礙。此乃一般念佛淨土行者夢寐所求者。

若行者自知一心不亂,將來往生無疑,而欲於此生更進一步修習佛法者,可延長打坐之時間,深入念佛圓通法門,隨行者是否精進及善根深淺不同,漸獲楞嚴大定之各種解脫境界及念佛各種三昧。此中境界則非末學所能揣摩敘述。蓋 大勢至菩薩所述之此種念佛圓通法門,層次由淺至深,自初信位菩薩至等覺妙覺菩薩等五十二階位之菩薩,均所通用。法門雖一,所證深淺各自不同。若如《楞嚴經》中所述,修至想陰滅盡、進入行陰區宇,乃至行陰滅盡者,此菩薩境界已超越聲聞四果羅漢;若過識陰區宇,而至識陰滅盡者,已經十地圓滿,成為等覺菩薩了。自最淺之無相念佛、至最深的識陰滅盡,其間所證,各各不同,境界非一。對於經中所說各種不同層次之解脫境界,吾人當以「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精神,戮力勤修。萬不可得少為足,便妄言已修成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以致獲咎。仍當虛心潛修,殷勤供養禮拜 釋迦牟尼世尊及所憶念之佛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