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念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理論與入門



第一節 禪淨互通



末法時期,常有佛弟子因為修行法門之不同而相互評論高下,尤其是淨土與禪的修行者。

某些修禪的人認為念佛人大多心向外求,求佛、求菩薩,只知唸佛,不知內攝,不知開發自己本具的佛性。某些念佛人則認為修禪人狂妄自大,不知念佛法門可以三根普被、利鈍兼收。凡此皆因末曾深入禪與淨土的各種法門,而生誤會。以致教內互動干戈,或者言語批評,或者寫文章,打筆仗,讓教外人士看笑話,也使某些即將學佛的人,因而退心,轉入外教去了。這便是斷人慧命,罪過極大。弘一大師說得好:「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末學以為:在未深入了解對方所修法門之前,不應隨意以自己的主觀來批評教界人士。深入了解並實際修持一段時間,證得一些境界之後,才可基於善意而於私下向對方提出自己的見解。

近代常有高僧大德倡言「禪淨修學」,說禪與淨土可以互通。便有某些人因此心生疑惑。認為念佛須執持聖號,口唸心念;若修觀者則有佛之形像。而禪門以無門為門,掃除一切相,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何能互通?又如何能修學呢?

這樣的疑惑,存在某些初入佛門者心中。若能一門深入,將發覺門門相通,最後都無差別。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切修行法門匯歸禪定,一切修行結果匯歸淨土」。佛法雖然廣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每一法門到最後都匯歸於定,因定而依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四念處、第一義諦等發禪,親見佛性或斷除煩惱。

念佛人於此世界,修念佛法門而悟入佛性者是如此,帶業往生至極樂世界者,於花開見佛後,聞法而入無生忍(註二),亦復如此。是故一切修行法門皆當匯歸於禪定。

因此,廣義的說,八萬四千法門,包括淨土的各種法門在內,都屬於禪定的範圍,而八萬四千法門之修持,只要是有修有證者,多少證得唯心淨土。若到無學(註三)之階位,則安住涅槃,真是淨土。若到此地位,隨意得生諸佛三種淨土,即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若入佛位,自住常寂光淨土,是唯心淨土,真正的、究竟的淨土,非如前三種淨土是諸佛化現的化土。是故,禪定是方法,淨土是結果。明乎此,即無需為禪與淨土而互相爭執。

三寶弟子在此世界修學禪定,是難行道,也是速成道。往生極樂世界是易行道,若具此無相念佛工夫者,欲往生極樂淨土,一生即可成辦;若以證得究竟解脫境界而言,則往生極樂淨土者所需時間超過在此世界之修行者十百千萬倍。此非本書所欲敘述之範圍,不擬詳細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