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修学次第



第七節 觀想念佛︰花座想



要觀佛之前先觀蓮座。這蓮座上的蓮花有八萬四千瓣,先想其中一瓣,具足一百種珍寶的光彩顏色,每一片蓮花有八萬四千脈。所謂花脈譬如葉脈。樹葉的葉片是平的,可是有一些部分成條狀分歧,高於葉面,就好像人手上有筋脈一樣。這些花瓣因為很大,一定要有花脈支持,不然軟綿綿的就倒了。每一片花瓣有八萬四千脈,看起來就好像天畫一樣。再想每一花瓣的八萬四千脈的每一個脈都有八萬四千種光,必需要觀想到清楚分明。接著說明這朵非常高廣的蓮花,每一片花瓣有大有小,最大的在最外面。最小的在最裡面,其長與寬各有二百五十由旬。一片花瓣觀想完成之後,觀想這一朵蓮花有八萬四千片的花瓣,再觀想這八萬四千瓣的每一片花瓣與花瓣中間,都有百億摩尼珠王來做裝飾。每一顆摩尼珠王都有千種光明。每一顆寶珠王放出的千種光明,會形成寶蓋,這些寶蓋也是七寶合成,遍佈於極樂世界琉璃地上。這朵八萬四千瓣的巨大莊嚴的蓮花中央有個花臺。這個花臺是用釋迦毘楞伽摩尼寶做成。這個蓮花臺又用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及妙珍珠網莊嚴起來。在這蓮花臺上,有四柱寶幢、每一個寶幢是覆蓋在蓮花臺的四根柱子上,每一個寶幢有如百千萬億須彌山。每一寶幢上面都有寶縵,寶縵有如夜摩天宮一樣。(夜摩天宮在欲界第三天)。都有五百億的微妙寶珠,來做為莊嚴和照明之用,每一顆寶珠又放射出八萬四千種光,每一種光又形成八萬四千種不同的金色。每一種金色都照射到極樂世界的每一處國土,在每一處國土做出許多變化不同的相貌,有時候變成金剛臺,有的時候變成珍珠網、有的時候變成雜花之雲、在十方隨意變現而做佛事,這個叫做花座想,包括蓮臺寶座寶幢光明的觀想,這是第七觀。

然後世尊說:這個妙花臺,是法藏比丘—— 彌陀世尊未成佛之前發了大願而成就的。想要念 彌陀世尊的話,(這裡所謂的念「阿彌陀佛」,是觀想的念佛,不是持名號的念佛)先要做這個第七觀,觀這個妙花座,不可以做其他觀想。每一片花瓣,每一顆寶珠,每一顆寶珠的光幾種、如何變現,以及臺幢,都要觀想得非常清楚;好像在鏡子裡看見自己的面相很清楚一樣。如果能夠觀想成就的話,可以減除五百億劫生死之罪,一定可以生極樂世界,這個是在相上講。

然後接著話鋒一轉,講到理上來,世尊說法,有事有理,初善、中善、後善。有時說法為適應眾生根器而偏於事,但也會講一些理。有的時候偏於理持,也會講一些事修。現在就說這個花座想觀察完成之後,接下來要想佛。想佛的時候,先要懂得一些知見,便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諸佛正徧 知海,從心想生」。

這就是說,十方無量如來都是法界身,法界身無身可見,既然無身可見,又為什麼叫我們觀這個相?因為眾生心愛攀緣,叫他觀個無相,觀不真切,定也不容易增強,所以叫他觀相。但是也跟我們開示:因為諸佛如來他是法界身,法界之身非形非色非相,所以能入眾生心想之中。如果如來的身有色,有固定的相,他就不能進入眾生的心裡面去,只有非形非物的法界身,才能夠進入眾生的心想之中。既然是這樣,便可以無限制的,完全的出現在眾生心中。若有五百億眾生觀想他,他就能入五百億眾生心想之中。世尊又進一步開示說:如果有人心裡觀想佛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的時候,其實這個觀想成就的人,他本身的自心就是三十二相,就是八十種隨形好。當他觀想彌陀世尊成就的時候,這個觀想的心就是報身佛,因為這個觀想不可能離開真心,獨自完成觀想,而觀想成就也不可能離開佛心。所以成佛作佛就是這個心,這個心的本身也就是佛(報身佛)。因為諸佛一切的正知正覺,一切的智慧都從這個心想之中而產生。

我們剛開始講觀想的時候,就提到:要觀想就要像作白日夢一樣的心,才想得起來,要以意根的作用來想,以意識來返觀。做白日夢的時候,把白日夢裡面的夢境妄想除掉,那個能想的心就是報身佛。夢境、妄想、能觀之心則是化身佛。但是說起來容易,作起來難。所以當我們能夠這樣觀想的時候,那個觀想的心就是報身佛;將來成為報身佛也是那個心,所以應當要一心繫念的觀想彼佛— 彌陀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