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修学次第



第二節:觀像念佛法門之修證



修學佛法,如果能修觀像念佛的話,「經於日月,成就一切佛法」。但是欲修這個佛法之前應當先修定力,尤其是要先修憶佛的功夫。這個法門也和一行三昧一樣,需要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才能觀像念佛,這是一個大前提。我們修學任何一種念佛法門,都要先知道有什麼前提,然後能夠成就某一個境界、某一個法門。絕對不能夠斷章取義。斷章取義而想要成就一切佛法,遙不可得。

據《大寶積經》這一段話說:在那個時候,有一位出家人,他很會畫像,所以在白疊(白疊就是用很細的羊毛所織成的一張大的布料,它漂白成為白色,叫做白疊)上面很精細的工筆描畫如來的畫像,畫好之後並且用很多種的彩色顏料去加以莊嚴。他是依照經裡面講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之中,能夠畫得出來的部分畫出來。畫好之後,拿到大精進菩薩那裡去。大精進菩薩就是 釋迦牟尼佛的過去生。當他看到那一張畫像的時候,心裡面歡喜得不得了。心裡面歡喜,嘴巴就講話了,他說:「如來的形像,他的微妙、相好,竟然好到這個地步,何況是如來真實的法身以及報身,應當更殊勝,稱為正偏知身。」

正偏知是一切智,無所不知稱為正偏知,正偏知的本體更不可思議。因此又發了個大願:「願我來世可以成就這樣的妙色之身。」所以他就去跟父母說:「我現在想要在如來的正法裡面出家、學道。我希望父親、母親能夠隨喜。」隨喜就是跟著歡喜讚歎,不反對而且幫助他。可是這二位老人家因為只有這個獨子,而且他們年紀也大了,所以告訴他:「你不要這樣講,我們現在年紀都很大了,而且只有你這麼一個兒子,你如果出家後,我們一定會死的。」好說歹說,總歸一句話是要把他留住,如果留不住,日夜想念的結果只有一死。當時,大精進菩薩就講了:「你們不讓我出家,說會死,那我要設個方便,讓你們二位老人家可以繼續存活,而我也可以出家。」所以他是有智慧的。

要如何讓他們不死而自己可以出家,自然有智慧方便。他說:「我從現在開始,不吃一切的東西;不管你們煮什麼山珍海味,一概不吃。而且我只在我地上的草墊上打坐,不坐一切的床座。」換句話說,連睡覺都免了。不欲、不食還加上不睡覺。「如果有人拿了酥油來(酥油是大補之物)我也不吃,端了水來,我也不喝,端了果汁、果漿來了,我也統統不喝。乃至不管人家講什麼好的、壤的,一切善事、惡事,我通通不答話。這樣,一直到我能夠出家為止。因我一出家,父母您就死了;所以我不出家,但是不吃、不喝、不睡、不欲、不食也不說話,一直到我出家為止,您們就不會死了。」

第一天,父母弄了好多的鮮美飲食,他不吃、不喝。第二天,弄了好多的金銀財寶在庭院中堆積成山,大精進菩薩連看都不看,連動都不動。第三天起,找了好多知識來,親朋好友也來勸他:「為了年老父母,你不應當出家。」打車輪戰,一個個來,來了又走了,川流不息。大精進菩薩就是不講話。第五天,看看沒辦法了,挑選了八萬四千綵女來,(所謂綵女就是塗粉擦脂,裝扮得很漂亮的女人。)大精進菩薩連眼睛都懶得張開一下。這樣一天過一天,使盡了辦法,就是希望他打消出家的念頭。但是大精進菩薩不理不睬,不欲、不食也不睡覺。在這六天之中他「斷諸憶想」。請注意這四個字,這六天之中,他很用心的在憶佛,這六天中憶佛憶到全部的攀緣妄想全都斷掉,只有想佛的一個念存在。在這六天之中既不起來飲食,也不起身走動,他念的是什麼?是「如來正偏知身」。正偏知身不是那個形像。要注意:形像不是正偏知身,所以修學這個法門的前提也是先要知解般若波羅蜜。

在這六天之中他的色身沒有損壞,沒有虛弱不堪。這個時候,他家的宅神(我們稱之為天神,因為他的父母非常富有,宅院非常大,所以要當這樣宅院的宅神,也是很有福報的神,必須要祂的境界能夠相配。所以祂的神通也是大得不得了。)宅神為了讓這些眾生信服於他,所以現大神力,在天空中做很多的變化。當大家看得目瞪口呆時,祂講話了。祂責備這些知識,不應阻礙大精進菩薩出家,也責備這八萬四千綵女(這八萬四千綵女,一個個來給大精進菩薩看,一天也看不完,因為大精進菩薩沒張眼,所以一天之中來來去去,起不了什麼作用)。罵了八萬四千綵女,又責備他的父母,應當讓大精進菩薩修行才對。

宅神責備他們無知,跟他們講了一些佛法道理之後,父母、知識和八萬四千綵女終於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同意他出家,便告訴大精進菩薩說:「現在你可以出家,我們也不會死了。但是你總要起來吃點東西,不要讓你的生命壞掉。」可是大精進菩薩照樣沒有吃喝,沒有起座,繼續憶佛,接著延續到第七天,光明暉悅。這是什麼境界?這表示他的禪定非常好,所以光明一直放射出來,以禪悅為樂。不但顏色不變而且大放光明,他心裡只有一個憶佛的念——憶念正偏知身。因為大放光明的緣故,所以一切諸天散花供養。

雖然這樣,他仍然不起於座,一直到過了七天之後,他拿了這一張畫像,拜別了父母,到森林去了。他去找一個很寂靜的地方,沒有人能到,只有禽獸在那兒生活。然後他把畫像展開,找到一棵樹掛起來。掛好之後,他就在樹前舖了草,坐在草上去觀那張畫像。結跏趺座就是盤坐,端正色身,以正念來觀這張如來的畫像。

他很仔細的從頭髻到腳的千輻輪相,全部觀察完畢。他就想:「我到底要怎樣來觀佛才對?」詳細觀過之後,知道這樣的觀法不正確,到底應該如何觀佛呢?這時候,樹林有林神,就來跟他講了,祂說:「善男子,你如果想要觀佛的話,應當觀這一張畫像;觀這一張畫像跟佛如來沒有差別,那叫做觀佛。」這時候大精進菩薩這樣想:「我現在究竟應該要怎麼樣來觀這一張畫像跟如來是相等呢?」然後他又起一個念頭,一直思惟下去:如來的像不是覺,也不是知。因為這個像是人畫的,人畫的像不能覺不能知,一切諸法本身也是一樣,不能覺不能知。這是一開始就一面不離有相,一面不離無相。如來的像不能覺不能知,如來的像他不是覺也不是知;然後思惟到一切的法。

我們說,在世間有許多法。法是什麼?因為有我們的心,所以有一切的法,這個「法」、「若佛出世,佛不出世,法住法位,法爾如是」,它始終是這樣的。法的現象是因為我們眾生的心能覺,所以能夠知道法。感覺到有法怎麼樣生起、怎麼樣演變、然後過去了。但是法的本身卻沒有生起、演變、過去。法的相、有生起、演變、過去,法的本際卻始終是如如不動,不曾生起、演變、過去。一邊是講實質上的有,一邊是講現象上的空,沒有實體。一切的法既然從來就沒有起、沒有滅,法的本際也是非覺、非知,而法的本身也從不說我是什麼法,如來法身也是如此非覺非知。

譬如涅槃之法,它不說我是涅槃之法,念佛之法從來不說我是念佛之法,善法從來不說我是善法。一切的法、本然空寂,本然無覺、本然無知;而是因為眾生有識心在感覺這個法,在用這個法,所以說法有生、住、異、滅,他的體性本身從來沒有生、住、異、滅。所以接下來就說:「觀察這一張畫像,這是如來的畫像,畫像也只是個名字;一切的法也是一樣,只有名字。」如來的畫像,我們講他是如來的像,說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像」,可是「釋迦牟尼佛的像」是什麼?是名字,不是 釋迦如來。一切的法也是一樣:或叫人天法或叫聲聞法、緣覺法、菩薩法、善法、惡法……等等,這些名字乃至這些法,他們的自性本身是空、寂滅、無所有。

二千五百年前,人們看見有 釋迦牟尼佛應化出世;可是,釋迦如來真實的身相是什麼?是無生、無滅。二千五百年前所示現的只是一個應化之身,但是真實的如來 ——空寂、無所有,是一個空性。本然的存在而不可見,不可觸、不可摸、不可嗅、不能知道他是什麼。面對這樣的一張佛像,大精進菩薩繼續思惟下去:「這一張佛的畫像,它不能覺知,不能做任何一切身、口、意的行為。」「非覺非作」,它本身不能生起一個作意——我要走路、我要涼快、我要溫暖、我要飲食。譬如這個畫像本身不能生起作意,一切的諸法也是這樣。一切的法,譬如說:涅槃法,它並沒有升起一個念:「眾生想要解脫,我要幫助眾生解脫。」一切的惡法也並沒有起念:「我要害人,我要叫眾生害人。」法的本身也是這樣,非覺非作,它本身不起這個作意,不起這個覺照。而如來真實的身相也是這樣。以上是從畫像思惟如來的真實體性 —祂的真如,同時思惟法的本際。

接下來又思惟:「就像這一張畫像,它不能見,雖然畫了一尊如來坐在那裡,十分莊嚴;可是畫像裡的這尊如來,它不能見,也不能聽聞,也不能辨別香臭,也不能用口舌去嚐一切味道。身體也沒有觸覺,它也不會思惟,它也沒有呼吸出入。」一切諸法也是這樣:一切的諸法,並沒有「知」存在,一切的法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法。涅槃之法並沒有說:「我是涅槃之法。」它不知道;善法並沒有說:「我是善法」。「法」是眾生能知法,法不自知。法法如是,皆不自知。

接下來又思惟:「就像這一張畫像;我們眾生是在三界之中,所謂欲界。色界、無色界;可是這一張畫像不是欲界所含攝,也不是色界所含攝,更不是無色界所含攝。如果是欲界所含攝的話,這張畫像本身就會有欲的需求,可是它沒有!如果是色界所含攝的話,它就有色界天的福報和禪悅,而它沒有!如果是無色界所含攝的話,它應當有無色界心的活動,它也沒有!所以,不是三界所攝。」一切諸法也是這樣,並沒有一個法自己說:「我是欲界之法,我是色界之法,我是無色界之法。」如果懂得修行,法法皆到涅槃城。色界之法乃至無色界之法,只要會修,照樣得涅槃,照樣可以親證真如體性。所以不能說:「這是欲界之法,在這個法裡面一定不能證得真如體性。」沒有這回事情,也沒有這個限制。因為一切法,在事上雖有種種分別,在理上都不離真如。既不離真如,就不能說他是那一界所含攝。

接下來又思惟說:「就像這一張如來畫像一樣,它無取也無捨。」你說它有取嗎?它不能取。你說它不取就有捨嗎?也不是。「它不是實也不是虛」:因為,你說它實在,它卻無常,會毀壞;你說它虛幻不實在,它分明就在眼前,可以觸摸到,可以看得到。「它不是生死、也不是涅槃」:因為它不是「有情」,只有「有情」能夠有生死,能夠取涅槃。一切諸法跟這張畫像一樣,非取非捨、非實非虛、非生死非涅槃。

大精進菩薩這樣觀如來之身的時候,如實的了知如來的真實之身 ——真如的體性,如來的法身。因此經由這樣觀像念佛的結果,僅僅一晝夜之間,他便具足了五種神通,所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還有宿命通。並且具足了四無量心,可見他觀像念佛時功夫已過四禪,所以此時能得到四無量心。並且獲得無礙辯才,說法無礙,能夠接受一切人的質疑辯難,並且得到普光三昧,具有大光明。普光三昧就是《楞伽經》裡面所講的初地菩薩的大乘照明三昧,這時候他已經成為初地菩薩。因為這個緣故,他成就的天眼不像一般鬼神和天主的天眼,他可以看見東方無量數佛。他的天耳清淨到諸佛世尊所說的法,全部都能聽到,能夠接受。當天眼同時看到東方無量數佛,天耳同時聽到東方無量數佛所說的法時,我們凡夫會認為那豈不是像菜市場一樣吵鬧混雜,怎麼聽得清楚?可是大精進菩薩就是聽得清楚,看得分明,所以這種天耳叫淨天耳。那不是鬼神、諸天天主所能得。所以如果有人說:「我開悟了,我是初地菩薩。」那就請他看看這一段,看他能不能自稱初地菩薩。

因為天耳清淨的緣故,所以東方阿僧祇佛的每一尊佛所說的法,都能夠聽聞受持,不相障礙。此時,大精進菩薩這樣繼續精進勤行,滿足七天。這七天之中,以智慧為食,不吃世間所供養的食物。因為不吃世間所供養的食物,所以諸天才用散花來供養,有天眼的人就能看見。此時「大精進菩薩不被袈裟,亦不見佛,不受禁戒……如是觀已成大智慧。」這一段請大家注意:為什麼不披袈裟、不見佛、不受禁戒、如此觀已,反而成就大智慧?

披袈裟是什麼意思?就是出家。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大精進菩薩不出家。為什麼不出家?本來辛辛苦苦求出家,而且也已經出家了;現在又說不出家,豈有此理!當一個人悟到真如時,才會真實的明白出家的意旨。出家是什麼?出家有身出家、心也出家。有身出家、心不出家。有身不出家、心出家。有身不出家、心也不出家。總共有四種。

上週講到「大精進菩薩,不披袈裟,亦不見佛,不受禁戒,如是觀已,成大智慧。」

大精進菩薩出家而不披袈裟,所謂不披袈裟,是離了相。我們一般人說出家,是出世俗的家,住到如來的家,也是一個家。因為換到如來之家,就把頭髮剃掉;衣服也換成出家人的衣服,這種出家人是換一個家住,出世俗之家。

大精進菩薩的出家,是真出家 —— 出三界的家。真如佛性了了現前,名為出家。已經了悟的人,就知道在實際理地,真實的理是無形無相。真如不是會思惟、有喜惡的心,也不是神識,更不是物質的色身。既然如此,那袈裟要披到何處?

披袈裟是因為有五陰;有色身才能披袈裟,但色身不是我。如果有一個色身,而沒有一個會思惟的意識心,以及意識心的根源 ——真如,這個色身是沒有生命的,它不能動,當然不會去披袈裟。既然沒有五陰,那大精進菩薩何能披袈裟呢?因為真如不是物質,不可見,不可觸摸,因此不披袈裟。

亦不見佛:是因為佛不可見;真正的佛就是真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說的就是真如。無形無相,不是物質,這個真如才是真的佛。一般人以為二千多年前,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的釋迦牟尼佛才是真的佛。以為他入滅了,現在沒有佛了,錯了。入滅,是色身入滅,法身常住,那裏有入滅呢?應身入滅之後還有報身;報身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每一種隨形好有八萬四千種光,每一種光又有八萬四千種好,無法想像。天界裏面的天主、天人便以為報身就是佛,但這個報身也不是真正的佛。真正的佛是真如,可是真如不可見,這不可見的真如才是真正的佛。真的佛既不可見,那麼要大精進菩薩如何見佛呢?所以說他「亦不見佛」。

不受禁戒:禁戒是因為五陰才有之。所謂禁戒是因事制戒、因事漸制。釋迦牟尼佛初成立僧團時並未有禁戒,他將所有弟子都當成完美的人,假定每個弟子都不會犯錯。剛開始,僧團都沒有問題,從五比丘開始,佛陀一轉法輪,他們立刻成為阿羅漢,所以不必制戒。後來,弟子愈來愈多,根器不同,有人作出不如法的事情,所以有人報告 世尊,世尊因弟子的報告而制定禁戒。因不如法的事情愈來愈多,所制定的禁戒也愈來愈多。

禁戒,是因為人在世間有五陰。因五陰而有人與人的接觸;因有接觸,才會有事情變化。某些事情的變化,對僧團有不好的影晌,故漸漸制定禁戒。真如,既不是五陰,要如何守戒法呢?所謂戒法,是我們不可以去做不好的事。做不好的事情,是五陰才能做,色身才能做;如殺人、竊盜、妄語、邪淫,要有色身、嘴巴等才能做。如果沒有色身了,要如何做呢?心裡想著邪惡不正的事情,那也得要有身體,若沒有腦筋裡的意識,若沒有這個意根,又如何去想這些不正當的事情。

所以,設立禁戒,是因為有五陰而設。現在,大精進菩薩親證了真如的境界,真如無形無相、沒有嘴巴、色身形象,故不受禁戒。這樣觀察完成之後,大精進菩薩成就大智慧,以這智慧,他可以清楚地看見十方無量數佛,能夠聽聞十方無量數佛在說法。因為他有很深的禪定功夫,再加上大悟徹底,能夠成就如此大解脫、大智慧的境界。

以上所說的就是觀像念佛,修此法門之前必先修習定力,尤其是憶佛念佛的定力最重要。功夫有了之後,要深入地了解第一義。第一義深入了解並深入思惟過後,才會知道法身是一種空性。雖然是空性,但是它是真實存在,不是像虛空、頑空一般地一無所有。然後再對著莊嚴的佛的畫像、或是塑像去思惟。知道法身性空,一切相不是法身,一切相都是幻化,暫時而有。一切法界的實際只有一相—— 無相。因為無相的意旨已經如實了知,所以稱為見諦。見諦之後,從無相的空,再來觀察世間一切的有,才知道原來世間一切有一直都在顯示無相的空性。如此觀察深入之後,住於中道。從此,對身心世界的執著自然消除了,攀緣和散亂消失了,便可進入很深的三昧裏面。因此之故,成就了深妙的五通,能夠度無量的眾生。總而言之:學觀像念佛之前的二個要件,一是定力;二是深入地了解第一義的聖諦。